种田有“模式”,增产有“方案”,助农有“技术”,富农有“担当”

金丰公社:向“新”向“质”增产富农

2025-01-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丽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金丰公社,作为山东省农业服务领域的佼佼者,肩负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农业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成为山东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张亮丽名片。
  初心为笔,实干为墨,金丰公社坚守“多打200斤、多收200块”的服务理念,绘就出的种田有“模式”、增产有“方案”、助农有“技术”、富农有“担当”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开,丰收的种子已在神州大地向阳而生、拔节成长。
生产托管的“金点子”——
“双社联合”火了
“卢官庄模式”走向全国

  “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还有近150万元的欠债,年轻的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有些土地出现撂荒现象。”回忆起2021年以前村庄发展遇到的窘境,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记忆犹新。
  卢洪本介绍,2021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用时大半年整理出了1000多亩连片土地,考虑到自身种地不专业,就把目光投向了金丰公社样板县社——临沭金丰公社。源自临沂,服务全国,金丰公社靠着人才、技术、装备、订单、金融等资源优势,逐渐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一。
  一拍即合,双向奔赴。2022年2月,双方正式“联姻”——该村将1560多亩耕地托管给临沭金丰公社,在保障农民土地每亩每年800元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所有收益由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服组织按照3:2:2:3比例分红。
  “金丰公社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那可真是没的说,他们给麦地打药、浇水、施肥,特别仔细。他们还用了很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像无人机打药、节水灌溉,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卢官庄村74岁的村民王子运逢人就夸赞,多亏了金丰公社,自家的土地亩产净增200多斤,每年每亩地还能拿到200元左右的分红。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卢官庄模式”已实现多方共赢:临沭县已有68个村庄推广该模式,粮食产量连续3年实现单产、总产“双增”;卢官庄村通过新增种植面积和参与分红等方式增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参与入股农民每亩获得保底和分红收入,还能放心外出打工或到合作社务工。“卢官庄模式”走出了山东、走向全国。如今,金丰公社重点打造的“金融保险、农资套餐、生产托管、农产品销售”四大服务以及“全程托管、增产托管、订单托管”三大托管模式,已在山南海北遍地开花。
粮食增产的“金秘方”——
“两拌三喷”集百家之长
筑千亿斤粮食产能梦

  在2024年5月底的一天,河南正阳县孙竹村一片小麦田里,村民正在忙着收割。村民刘学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他说,自家小麦增产了,因为他有“金秘方”——金丰公社总结提出的“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
  “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到底有何魔法?据悉,该方案集德国施诺德增效技术、芸苔素技术、美国富朗生物能技术等于一体,所谓“两拌”,指的是拌种和拌肥,拌种方案让作物赢在起跑线,拌肥方案借助增效技术大幅改善肥料利用率和改良土壤。“三喷”指的是在作物关键生长期,应用科技含量满满的四大“遥遥领先”产品,对作物进行三次喷施,为增产赋能的同时提升品质。
  金丰公社负责人曹磊表示,“两拌三喷”技术结合无人机使用,既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很好地实现亩产提升。这一方案从田间验证到示范推广,已经布建了上千块示范田,可实现亩产提升15%以上,玉米、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每亩增产可达200斤左右。
  过去,“看天、看地、看庄稼”,耕种管收全凭农作经验;如今,农业稳增稳产靠的是“藏粮于技”,金丰公社深入挖掘粮食产能提升潜力,用科学种田为增产增收献出农服“粮”方。数据最有说服力——近年来,金丰公社服务的农田种植成本降低10%以上,目标产量增加10%,综合收益提升超过20%。
  梦虽远,追则能达。在增产逐梦之路上,金丰公社从不止步。2024年8月份,为积极响应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重磅推出百万亩两拌三喷示范、千万亩免费拌种服务、重量级种植技术赋能三大增产行动,惠及千家万户,“五谷丰登粮满仓”的丰收美景指日可待。
农业增收的“大专家”——
“小社长”成为“田秀才”
农民致富有了“好帮手”

  “俺村这小伙儿行!把麦子交给他种,一亩打了一千三四百斤,比邻居高了两三百斤。这不,今年的玉米棒子,俺和邻居都交给他了。”在临沂市费县探沂镇立纪庄村,农民李明业说起“小社长”李秀合就赞不绝口。李秀合则以“小社长”为荣,满脸自豪:“院里停的都是先进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和收割机,服务方案是科学精准,这是咱帮大伙儿‘多打200斤’的底气。”
  “增收是最好的广告,社长是流动的口碑。”曹磊坦言,借助“总社—县社—村社”平台化服务网络,一村培养一社长、社长驻村做托管,立足“多打200斤、多收200块”和“种植成本下降10%”两个核心,将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切实落地。
  为了让“小社长”会种地、多打粮,金丰公社已形成一整套支撑体系。总社在前端通过大宗集中采购,降低农机、农资等购进成本;在后端对接收购、加工、养殖等企业,实现订单种粮,引导种植高强筋小麦、青贮玉米、高油酸花生,落地玉米大豆间作等技术方案。县社因地制宜制定增产服务方案,开展专业培训,统筹调配农机农资等资源,确保方案落地。
  在良种、良肥、良药、良机、良法、良策的加持下,“小社长”不仅在乡村有稳定体面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认可度,更让金丰公社“有模式、有方案、有技术、有担当”的好口碑更加稳固。
  一位金丰公社参观者的话令人印象深刻:“40多年前,小岗村是让农民有地种;今天,金丰公社是让农民的地有人种。”如今,金丰公社已在22个省区注册成立560家县级公社,拥有一支9.36万余名小社长组成的服务团队,全程托管服务土地面积1200余万亩、与上下游大约300家产业链企业达成合作,乡村振兴的“致富链”更加牢固可靠。
  金丰公社将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放在心里,2021年金丰公社入选全国农业企业500强第218位,被评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2022年,金丰公社入选“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20强”榜单,位列行业第14名。荣获“中国乡村振兴服务典范企业”“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等称号。
  “帮农户增收、带小社长致富、为国家多打粮!”步入2025年,金丰公社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以实干开局,以奋斗起笔,以增产为目标,不断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问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不懈奋斗。
  
  □张丽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金丰公社,作为山东省农业服务领域的佼佼者,肩负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农业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成为山东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张亮丽名片。
  初心为笔,实干为墨,金丰公社坚守“多打200斤、多收200块”的服务理念,绘就出的种田有“模式”、增产有“方案”、助农有“技术”、富农有“担当”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开,丰收的种子已在神州大地向阳而生、拔节成长。
生产托管的“金点子”——
“双社联合”火了
“卢官庄模式”走向全国

  “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还有近150万元的欠债,年轻的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有些土地出现撂荒现象。”回忆起2021年以前村庄发展遇到的窘境,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记忆犹新。
  卢洪本介绍,2021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用时大半年整理出了1000多亩连片土地,考虑到自身种地不专业,就把目光投向了金丰公社样板县社——临沭金丰公社。源自临沂,服务全国,金丰公社靠着人才、技术、装备、订单、金融等资源优势,逐渐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一。
  一拍即合,双向奔赴。2022年2月,双方正式“联姻”——该村将1560多亩耕地托管给临沭金丰公社,在保障农民土地每亩每年800元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所有收益由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服组织按照3:2:2:3比例分红。
  “金丰公社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那可真是没的说,他们给麦地打药、浇水、施肥,特别仔细。他们还用了很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像无人机打药、节水灌溉,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卢官庄村74岁的村民王子运逢人就夸赞,多亏了金丰公社,自家的土地亩产净增200多斤,每年每亩地还能拿到200元左右的分红。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卢官庄模式”已实现多方共赢:临沭县已有68个村庄推广该模式,粮食产量连续3年实现单产、总产“双增”;卢官庄村通过新增种植面积和参与分红等方式增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参与入股农民每亩获得保底和分红收入,还能放心外出打工或到合作社务工。“卢官庄模式”走出了山东、走向全国。如今,金丰公社重点打造的“金融保险、农资套餐、生产托管、农产品销售”四大服务以及“全程托管、增产托管、订单托管”三大托管模式,已在山南海北遍地开花。
粮食增产的“金秘方”——
“两拌三喷”集百家之长
筑千亿斤粮食产能梦

  在2024年5月底的一天,河南正阳县孙竹村一片小麦田里,村民正在忙着收割。村民刘学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他说,自家小麦增产了,因为他有“金秘方”——金丰公社总结提出的“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
  “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到底有何魔法?据悉,该方案集德国施诺德增效技术、芸苔素技术、美国富朗生物能技术等于一体,所谓“两拌”,指的是拌种和拌肥,拌种方案让作物赢在起跑线,拌肥方案借助增效技术大幅改善肥料利用率和改良土壤。“三喷”指的是在作物关键生长期,应用科技含量满满的四大“遥遥领先”产品,对作物进行三次喷施,为增产赋能的同时提升品质。
  金丰公社负责人曹磊表示,“两拌三喷”技术结合无人机使用,既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很好地实现亩产提升。这一方案从田间验证到示范推广,已经布建了上千块示范田,可实现亩产提升15%以上,玉米、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每亩增产可达200斤左右。
  过去,“看天、看地、看庄稼”,耕种管收全凭农作经验;如今,农业稳增稳产靠的是“藏粮于技”,金丰公社深入挖掘粮食产能提升潜力,用科学种田为增产增收献出农服“粮”方。数据最有说服力——近年来,金丰公社服务的农田种植成本降低10%以上,目标产量增加10%,综合收益提升超过20%。
  梦虽远,追则能达。在增产逐梦之路上,金丰公社从不止步。2024年8月份,为积极响应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重磅推出百万亩两拌三喷示范、千万亩免费拌种服务、重量级种植技术赋能三大增产行动,惠及千家万户,“五谷丰登粮满仓”的丰收美景指日可待。
农业增收的“大专家”——
“小社长”成为“田秀才”
农民致富有了“好帮手”

  “俺村这小伙儿行!把麦子交给他种,一亩打了一千三四百斤,比邻居高了两三百斤。这不,今年的玉米棒子,俺和邻居都交给他了。”在临沂市费县探沂镇立纪庄村,农民李明业说起“小社长”李秀合就赞不绝口。李秀合则以“小社长”为荣,满脸自豪:“院里停的都是先进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和收割机,服务方案是科学精准,这是咱帮大伙儿‘多打200斤’的底气。”
  “增收是最好的广告,社长是流动的口碑。”曹磊坦言,借助“总社—县社—村社”平台化服务网络,一村培养一社长、社长驻村做托管,立足“多打200斤、多收200块”和“种植成本下降10%”两个核心,将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切实落地。
  为了让“小社长”会种地、多打粮,金丰公社已形成一整套支撑体系。总社在前端通过大宗集中采购,降低农机、农资等购进成本;在后端对接收购、加工、养殖等企业,实现订单种粮,引导种植高强筋小麦、青贮玉米、高油酸花生,落地玉米大豆间作等技术方案。县社因地制宜制定增产服务方案,开展专业培训,统筹调配农机农资等资源,确保方案落地。
  在良种、良肥、良药、良机、良法、良策的加持下,“小社长”不仅在乡村有稳定体面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认可度,更让金丰公社“有模式、有方案、有技术、有担当”的好口碑更加稳固。
  一位金丰公社参观者的话令人印象深刻:“40多年前,小岗村是让农民有地种;今天,金丰公社是让农民的地有人种。”如今,金丰公社已在22个省区注册成立560家县级公社,拥有一支9.36万余名小社长组成的服务团队,全程托管服务土地面积1200余万亩、与上下游大约300家产业链企业达成合作,乡村振兴的“致富链”更加牢固可靠。
  金丰公社将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放在心里,2021年金丰公社入选全国农业企业500强第218位,被评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2022年,金丰公社入选“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20强”榜单,位列行业第14名。荣获“中国乡村振兴服务典范企业”“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等称号。
  “帮农户增收、带小社长致富、为国家多打粮!”步入2025年,金丰公社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以实干开局,以奋斗起笔,以增产为目标,不断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问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