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中上游 跑好中长跑

2025-01-17 作者: 杜辉升 王思晴 来源: 大众日报
  (图为临沂现代物流城一期。刘笃龙 摄)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王思晴

  接续奋斗,干中求成。1月11日,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以来,临沂市统筹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达到6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655家、增加169家,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到153.2万户、全省第三。2025年,临沂市将锚定目标任务,精准靶向施策,着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持续提升商城开放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临沂市将以扩大有效需求为引领,聚焦投资效益强支撑,抓项目,扩投资,积极争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盯紧抓牢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抓实重点项目“一致性清单”,全力推动92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达产,完成投资1700亿元以上。此外,创新多元场景促消费,着眼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推动重点消费暖流、文旅消费引流、高端消费回流。用好“两新”政策,举办“乐购临沂”系列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促进汽车、家电、家居、数码产品等消费;激活夜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30个以上;发挥电商集聚效应,举办“网上年货节”等活动,打造直播电商消费新场景;发展首发经济,引进山姆会员店、米其林星级餐厅、盒马鲜生等品牌首店、旗舰店20家以上;争取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试点,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紧盯年轻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把更多人气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坚持“实好多快”抓招引,招大引强和本土企业培育并重,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集中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链型企业。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下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培育有话语权、有辨识度、有标志性的优势产业集群。激活科技创新源动力,深入实施发展“翅膀工程”,谋划建设沂蒙应用科创城,推动“学城、创城、产城”深度融合。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各10家;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围绕产业抓科技找人才、壮大产业强科技聚人才,以项目、平台、赛事引育产业人才,实施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200项,新认定市级“人才飞地”10个;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匹配产业,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坚定挺起“量质齐升、万亿工业”硬脊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稳住优势产业“四梁八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提速、标志性产业链打造、集群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临沂市将突出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锁定细分赛道,持续深耕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现代绿色家居产业集群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型产业;用好资源、场景优势,依托国华金泰、曜灵等企业,增粗拉长光储产业链条,打造光储氢一体化未来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临沂还将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800个以上,培育100家晨星工厂、智能工厂;做强园区主战场,全市“一盘棋”统筹谋划园区发展,认定一批市级特色园区,每个园区打造1—2个主导产业。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勇探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新蓝海”。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市场,“四个商城”全域发力,“商仓流园展”贯通提效,持续擦亮“中国物流之都”金字招牌。临沂将以商城国际化数字化为引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双循环,提速现代物流城建设,完善一期、推进二期、谋划三期,全面升级商城业态和功能;推动综合保税区争先进位,深化与商城、空港、国际陆港联动发展;创新办好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第四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组织“百团千企”抱团出海,在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家举办展会10场以上,全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0场以上。同时,加力打造大通道,“公铁海空”齐头并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陆海大通道。聚力推进一体化,深化与亚马逊、TikTok、希音等头部平台合作,新培育外贸龙头企业6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工贸企业200家,跨境电商主体2000家;扩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建设国际选品中心,新增海外仓、海外商城30处,达到70处。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提振改革落实精气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集成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顶格推动、顶格落实,以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打开发展新空间。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13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打造精干稳健的国资国企;打造更具活力的民营经济。
  此外,临沂市还将以持续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沂篇章。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王思晴

  接续奋斗,干中求成。1月11日,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以来,临沂市统筹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达到6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655家、增加169家,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到153.2万户、全省第三。2025年,临沂市将锚定目标任务,精准靶向施策,着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持续提升商城开放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临沂市将以扩大有效需求为引领,聚焦投资效益强支撑,抓项目,扩投资,积极争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盯紧抓牢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抓实重点项目“一致性清单”,全力推动92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达产,完成投资1700亿元以上。此外,创新多元场景促消费,着眼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推动重点消费暖流、文旅消费引流、高端消费回流。用好“两新”政策,举办“乐购临沂”系列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促进汽车、家电、家居、数码产品等消费;激活夜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30个以上;发挥电商集聚效应,举办“网上年货节”等活动,打造直播电商消费新场景;发展首发经济,引进山姆会员店、米其林星级餐厅、盒马鲜生等品牌首店、旗舰店20家以上;争取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试点,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紧盯年轻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把更多人气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坚持“实好多快”抓招引,招大引强和本土企业培育并重,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集中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链型企业。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下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培育有话语权、有辨识度、有标志性的优势产业集群。激活科技创新源动力,深入实施发展“翅膀工程”,谋划建设沂蒙应用科创城,推动“学城、创城、产城”深度融合。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各10家;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围绕产业抓科技找人才、壮大产业强科技聚人才,以项目、平台、赛事引育产业人才,实施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200项,新认定市级“人才飞地”10个;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匹配产业,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坚定挺起“量质齐升、万亿工业”硬脊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稳住优势产业“四梁八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提速、标志性产业链打造、集群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临沂市将突出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锁定细分赛道,持续深耕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现代绿色家居产业集群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型产业;用好资源、场景优势,依托国华金泰、曜灵等企业,增粗拉长光储产业链条,打造光储氢一体化未来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临沂还将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800个以上,培育100家晨星工厂、智能工厂;做强园区主战场,全市“一盘棋”统筹谋划园区发展,认定一批市级特色园区,每个园区打造1—2个主导产业。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勇探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新蓝海”。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市场,“四个商城”全域发力,“商仓流园展”贯通提效,持续擦亮“中国物流之都”金字招牌。临沂将以商城国际化数字化为引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双循环,提速现代物流城建设,完善一期、推进二期、谋划三期,全面升级商城业态和功能;推动综合保税区争先进位,深化与商城、空港、国际陆港联动发展;创新办好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第四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组织“百团千企”抱团出海,在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家举办展会10场以上,全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0场以上。同时,加力打造大通道,“公铁海空”齐头并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陆海大通道。聚力推进一体化,深化与亚马逊、TikTok、希音等头部平台合作,新培育外贸龙头企业6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工贸企业200家,跨境电商主体2000家;扩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建设国际选品中心,新增海外仓、海外商城30处,达到70处。
  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必须提振改革落实精气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集成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顶格推动、顶格落实,以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打开发展新空间。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13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打造精干稳健的国资国企;打造更具活力的民营经济。
  此外,临沂市还将以持续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