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全力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
泰安“星”途
2025-0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在空天信息领域,泰安捷报频传——
2023年1月,成都国星宇航与泰山城建集团合作的泰安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落户泰山区,规划建设具备年产100颗以上能力的卫星研发及测试基地。不久,“泰安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由成都国星宇航研发的首个以地级市命名的商业卫星;
2023年6月,泰安市与英视睿达合作的另外一个项目——英视盛华卫星星座项目签约泰安,计划4年内完成3颗卫星发射任务,打造辐射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新产业;
2024年4月,泰山产业集团投资建设汶河空天经济产业园,招引北京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进驻,项目投产后10年内年产20发运载火箭……
近年来,泰安市一体推进卫星互联网、运载火箭、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逐步形成“箭、星、网、端”全链条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泰山卫星互联网之城。
在全球争相竞逐空天信息产业这个万亿级蓝海的比拼中,泰安从无到有,何以突出重围、占有一席之地?
泰安瞄准高端谋划产业,全产业链招商,从制造到应用,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等多个关键领域,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着力点,持续做好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为此,泰安市超前谋划,编制出台了《泰安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及商业航天、卫星产业行动计划。组建全市卫星产业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为卫星产业主战场的泰山区,建立卫星产业项目库,策划储备重点项目10余个。编制《卫星产业招商图谱》,推进实施“工作专班+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联合招商机制,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活动20余次,精准对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6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
“泰山区将卫星产业作为换道领跑、弯道超车的战略之举,锚定打造卫星互联网之城定位不动摇,大力实施引链主、强配套、补链条、优生态四大行动,奋力抢占‘星’赛道,振翅空天‘新’经济,在战略新兴产业赛道上跑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表示。
不仅如此,泰安还设立产业基金,吸引和培育前沿科技项目。“国有企业必须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我们与成都国星宇航共同出资成立泰安市国星东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泰安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今年开门红,已签署1.23亿元卫星数据服务合同,并完成首期数据高质量交付。”泰安市东岳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玉斌说。
企业招引来了,还要提供优渥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今年,泰安市将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推进工作纳入“绿色通道”,提供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保障,从前期接触到项目签约、公司注册,再到项目立项用时不到2个月。
泰安市高校云集,驻泰高校为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打磨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8年便开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农业发展中,遥感技术最早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随着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卫星遥感则更为广泛地应用到了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这几年培养了很多遥感专业的学生,希望更多的卫星互联网企业落户泰安,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郭鹏说。
如今,泰安空天信息产业正加速崛起。7个未来空间产业项目加快落地,8家企业正洽谈推进,着力打造集研发、测试、组装、应用于一体的全链条特色空间产业集群。
在空天信息领域,泰安捷报频传——
2023年1月,成都国星宇航与泰山城建集团合作的泰安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落户泰山区,规划建设具备年产100颗以上能力的卫星研发及测试基地。不久,“泰安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由成都国星宇航研发的首个以地级市命名的商业卫星;
2023年6月,泰安市与英视睿达合作的另外一个项目——英视盛华卫星星座项目签约泰安,计划4年内完成3颗卫星发射任务,打造辐射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新产业;
2024年4月,泰山产业集团投资建设汶河空天经济产业园,招引北京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进驻,项目投产后10年内年产20发运载火箭……
近年来,泰安市一体推进卫星互联网、运载火箭、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逐步形成“箭、星、网、端”全链条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泰山卫星互联网之城。
在全球争相竞逐空天信息产业这个万亿级蓝海的比拼中,泰安从无到有,何以突出重围、占有一席之地?
泰安瞄准高端谋划产业,全产业链招商,从制造到应用,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等多个关键领域,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着力点,持续做好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为此,泰安市超前谋划,编制出台了《泰安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及商业航天、卫星产业行动计划。组建全市卫星产业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为卫星产业主战场的泰山区,建立卫星产业项目库,策划储备重点项目10余个。编制《卫星产业招商图谱》,推进实施“工作专班+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联合招商机制,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活动20余次,精准对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6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
“泰山区将卫星产业作为换道领跑、弯道超车的战略之举,锚定打造卫星互联网之城定位不动摇,大力实施引链主、强配套、补链条、优生态四大行动,奋力抢占‘星’赛道,振翅空天‘新’经济,在战略新兴产业赛道上跑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表示。
不仅如此,泰安还设立产业基金,吸引和培育前沿科技项目。“国有企业必须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我们与成都国星宇航共同出资成立泰安市国星东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泰安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今年开门红,已签署1.23亿元卫星数据服务合同,并完成首期数据高质量交付。”泰安市东岳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玉斌说。
企业招引来了,还要提供优渥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今年,泰安市将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推进工作纳入“绿色通道”,提供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保障,从前期接触到项目签约、公司注册,再到项目立项用时不到2个月。
泰安市高校云集,驻泰高校为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打磨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8年便开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农业发展中,遥感技术最早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随着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卫星遥感则更为广泛地应用到了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这几年培养了很多遥感专业的学生,希望更多的卫星互联网企业落户泰安,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郭鹏说。
如今,泰安空天信息产业正加速崛起。7个未来空间产业项目加快落地,8家企业正洽谈推进,着力打造集研发、测试、组装、应用于一体的全链条特色空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