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活拥抱希望
2025-0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特写
“爷爷、阿妈、弟弟、妹妹,你们到底怎么样了?”
大地摇动,让在外的亲人们揪紧了心。
西藏农牧学院大二学生罗布顿珠焦急地从拉萨赶回老家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换搭了3次顺路车,1月7日深夜23时才赶回家。他用尽全身力气冲进村子,看到救援队已经搭好一顶顶帐篷。
很快,他就在开阔地带找到自己家分得的帐篷。这里海拔4300米,帐篷外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18摄氏度。帐篷里有政府送来的火炉,生起火,全家人紧紧靠在一起,很快就暖和起来。手机信号已经连夜抢通,在外的亲人陆续打来电话,向他们问候平安。
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挨个走进一顶顶帐篷,检查群众的被褥厚度、帐篷通风情况。“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就踏实一些。救援队都很忙,我尽量做好身边的这些小事。”次仁平措哽咽着说。在这场地震里,他失去了母亲,但自己还来不及悲伤。
长所乡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在森嘎村安置点,普桑顿珠正在调试新领的取暖器,一旁的父母把从家里抢出来的衣服折叠整齐。
“家里的房子塌了,很可惜!”看着父母,他又补充道,“一家人没事就是最好的。”
说话间,有当地干部跑过来,“首批中央救灾物资到了,有棉帐篷、棉衣被,搭把手。”伴着一声“来了!”,普桑顿珠披上外套小跑出了帐篷。
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寒冷的感觉十分强烈。但越来越多的灾区群众吃上了热饭,喝上了热茶,用上了取暖设施,感受到寒冬里的温暖。
在措果乡政府旁的一处帐篷内,炊烟蒸汽慢慢飘散。来自甘肃的马俊云和同伴们用大锅煮面,免费提供给过往的人们。
“我们在积石山地震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看到西藏地震新闻后立刻出发。”马俊云说,“都是一家人,到我帮助他人的时候了。”
9日上午9时,地震过去了48小时。
人们在奔忙之余传看着前一天早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降生的一个婴儿的照片,祈愿母子平安!(据新华社拉萨1月9日电)
“爷爷、阿妈、弟弟、妹妹,你们到底怎么样了?”
大地摇动,让在外的亲人们揪紧了心。
西藏农牧学院大二学生罗布顿珠焦急地从拉萨赶回老家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换搭了3次顺路车,1月7日深夜23时才赶回家。他用尽全身力气冲进村子,看到救援队已经搭好一顶顶帐篷。
很快,他就在开阔地带找到自己家分得的帐篷。这里海拔4300米,帐篷外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18摄氏度。帐篷里有政府送来的火炉,生起火,全家人紧紧靠在一起,很快就暖和起来。手机信号已经连夜抢通,在外的亲人陆续打来电话,向他们问候平安。
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挨个走进一顶顶帐篷,检查群众的被褥厚度、帐篷通风情况。“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就踏实一些。救援队都很忙,我尽量做好身边的这些小事。”次仁平措哽咽着说。在这场地震里,他失去了母亲,但自己还来不及悲伤。
长所乡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在森嘎村安置点,普桑顿珠正在调试新领的取暖器,一旁的父母把从家里抢出来的衣服折叠整齐。
“家里的房子塌了,很可惜!”看着父母,他又补充道,“一家人没事就是最好的。”
说话间,有当地干部跑过来,“首批中央救灾物资到了,有棉帐篷、棉衣被,搭把手。”伴着一声“来了!”,普桑顿珠披上外套小跑出了帐篷。
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寒冷的感觉十分强烈。但越来越多的灾区群众吃上了热饭,喝上了热茶,用上了取暖设施,感受到寒冬里的温暖。
在措果乡政府旁的一处帐篷内,炊烟蒸汽慢慢飘散。来自甘肃的马俊云和同伴们用大锅煮面,免费提供给过往的人们。
“我们在积石山地震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看到西藏地震新闻后立刻出发。”马俊云说,“都是一家人,到我帮助他人的时候了。”
9日上午9时,地震过去了48小时。
人们在奔忙之余传看着前一天早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降生的一个婴儿的照片,祈愿母子平安!(据新华社拉萨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