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警服的“程序员”:
让红绿灯变得“更聪明”
2025-0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1月9日上午接近11点,在省立医院东院附近的一个路口,东西向绿灯,但没车了,6秒后信号灯提前变红,自动把通行权让给南北向车辆。
“这是今天的第182次干预空放现象,提高了绿灯利用率。”在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智慧信控决策大屏,可以实时观察各个路口的运行情况。交通科学研究所信号控制研究室主任杨海波,带领一群穿警服的“程序员”,运用AI、大数据和互联网,给信号灯装上“眼睛”和“大脑”,实现从“车看灯”到“灯看车”。
以前,信号灯根据高峰、平峰、夜间等场景,来分配路口各个方向的通行时长,也就是“车看灯”。为了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济南在千佛山至奥体中心片区,试点“AI+感知+互联网”交通信控优化。在经十路、旅游路、龙鼎大道等干线的65个点位,加装了277套雷达视频设备,叠加原有的视频监控,并接入互联网交通大数据,让信号灯有了“火眼金睛”,实时观察每个方向的车流以及排队情况,每天采集超过14GB的数据,解析近3000万条消息,实时传输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在算力的加持下,运用大模型,云计算为每个信号灯算出“最优解”。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表示,旅游路开元隧道潮汐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下游环山路口,容易出现从路口到隧道内的长距离压车。针对这类问题,新系统一旦感知到车辆排长队,立即触发警报,下游多个路口的信号灯就会联动,同步放行,不再按照匹配的固定时长变换信号灯,以快速疏散车流、有效降低拥堵。导航软件通过大量采样和计算来推算信号灯倒计时,遇到随时动态调整的智能信号灯,就容易失效,济南交警向互联网导航平台共享信号灯数据,从而实现精准导航。
交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南表示,“AI+感知+互联网”交通信控优化试点项目区域整体交通拥堵指数下降5.6%,平均通行速度提升6.3%。目前,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升级,让信号灯更聪明,让市民出行更顺畅。
1月9日上午接近11点,在省立医院东院附近的一个路口,东西向绿灯,但没车了,6秒后信号灯提前变红,自动把通行权让给南北向车辆。
“这是今天的第182次干预空放现象,提高了绿灯利用率。”在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智慧信控决策大屏,可以实时观察各个路口的运行情况。交通科学研究所信号控制研究室主任杨海波,带领一群穿警服的“程序员”,运用AI、大数据和互联网,给信号灯装上“眼睛”和“大脑”,实现从“车看灯”到“灯看车”。
以前,信号灯根据高峰、平峰、夜间等场景,来分配路口各个方向的通行时长,也就是“车看灯”。为了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济南在千佛山至奥体中心片区,试点“AI+感知+互联网”交通信控优化。在经十路、旅游路、龙鼎大道等干线的65个点位,加装了277套雷达视频设备,叠加原有的视频监控,并接入互联网交通大数据,让信号灯有了“火眼金睛”,实时观察每个方向的车流以及排队情况,每天采集超过14GB的数据,解析近3000万条消息,实时传输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在算力的加持下,运用大模型,云计算为每个信号灯算出“最优解”。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表示,旅游路开元隧道潮汐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下游环山路口,容易出现从路口到隧道内的长距离压车。针对这类问题,新系统一旦感知到车辆排长队,立即触发警报,下游多个路口的信号灯就会联动,同步放行,不再按照匹配的固定时长变换信号灯,以快速疏散车流、有效降低拥堵。导航软件通过大量采样和计算来推算信号灯倒计时,遇到随时动态调整的智能信号灯,就容易失效,济南交警向互联网导航平台共享信号灯数据,从而实现精准导航。
交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南表示,“AI+感知+互联网”交通信控优化试点项目区域整体交通拥堵指数下降5.6%,平均通行速度提升6.3%。目前,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升级,让信号灯更聪明,让市民出行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