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国补扩围更贴近产业现状与消费者需求

2025-01-09 作者: 董婉婉 来源: 大众日报
  扫码查看 视频报道
  □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戴岳

  新年伊始,2025年“两新”政策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多位专家表示,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诸多举措,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提振内需,是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杨德龙表示。
  以汽车为例,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国内零售量达到1100万辆。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到,要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记者注意到,2024年置换补贴政策中各地补贴标准不尽相同,而本次统一规范了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补贴标准统一有助于实现各地补贴政策的平等化,使各地市场竞争更加均衡,也使得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从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在2025年“两新”政策中,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增至12类、手机等数码产品被纳入购新补贴范围等内容,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数码产品,更加贴近中国产业现状,将更好满足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数码产品作为高科技产品代表,其普及与升级有助于提升全社会数字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近几年,手机已成为我国的新优势产业,且手机更新频率高,以旧换新政策对手机产业会产生较好的拉动效果。”盘和林表示,“两新”政策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状态进行调整,能够更好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对手机企业而言,应在借助“国补”短期政策红利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锻造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根本上看,带动消费市场需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杨德龙建议,“在促消费方面,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方面着手,同时也可以通过提振资本市场表现带动消费增长。”
  □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戴岳

  新年伊始,2025年“两新”政策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多位专家表示,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诸多举措,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提振内需,是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杨德龙表示。
  以汽车为例,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国内零售量达到1100万辆。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到,要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记者注意到,2024年置换补贴政策中各地补贴标准不尽相同,而本次统一规范了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补贴标准统一有助于实现各地补贴政策的平等化,使各地市场竞争更加均衡,也使得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从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在2025年“两新”政策中,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增至12类、手机等数码产品被纳入购新补贴范围等内容,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数码产品,更加贴近中国产业现状,将更好满足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数码产品作为高科技产品代表,其普及与升级有助于提升全社会数字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近几年,手机已成为我国的新优势产业,且手机更新频率高,以旧换新政策对手机产业会产生较好的拉动效果。”盘和林表示,“两新”政策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状态进行调整,能够更好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对手机企业而言,应在借助“国补”短期政策红利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锻造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根本上看,带动消费市场需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杨德龙建议,“在促消费方面,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方面着手,同时也可以通过提振资本市场表现带动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