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学学科
建树区域医疗“心”高峰
2025-01-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刘滟 孙彩华
近几年,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捷报频传——
相继斩获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实现省级学科建设领域“通关”,圆满取得山东省卫健委对学科评估认证的全部资质。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淄博市唯一,在全省也为数不多。三项荣誉的取得,标志着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稳居省级第一梯队,具备了向国家级学科高峰挺进的硬实力。
硬实力的背后,是淄博市中心医院以高品质医疗服务于民的理念坚守和高标布局,也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坚持传承创新,学科建设阔步迈向高质量的坚实步履。
有为才有位
在全国舞台上发出更多的“淄博声音”
将镜头拉回到十年前的2014年。淄博市中心医院成立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病区拓展为3个,当时的年手术量仅为280余例。
“从心脏中心成立开始,科室的手术量逐年翻番,科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学学科带头人李波说。也就在这一年,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入职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李波,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心血管内科的快速发展。
十年磨剑铸锋芒。从280例到560多例,再到1000多例、2000多例,直到如今的年均完成手术9000余例,其中急诊PCI手术每年完成800余例,近年来始终居全省前列;成功开展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等10余项创新技术,为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临床医疗的崛起,背后是科研、教学的强大支撑。
近年来,科室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20余项;获局级及以上科研奖励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科室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世界顶级医学刊物上均有论文发表,且单篇最高他引2200余次,其中一篇关于卵圆孔内原位血栓脱落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成果为全球首次证实,影响因子高达39.3分。要知道,在这样顶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10分就已是极高的荣誉。
在教学方面,科室带教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0余人,每年均有研究生获评国家奖学金或考取博士研究生。
临床、科研、教学的协同发展,助推心血管内科不断登高向远,学科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区域百姓生命健康送去源源不断的健康福祉。
而今,重点考量临床医学水平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侧重评估亚专业影响力的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主要考核科研教学成果的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三项省级荣誉学科被科室收入囊中;先后获评淄博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高峰学科、淄博市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钙化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转化淄博市公工程研究中心……
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彰显了心血管内科深厚的底蕴,揭开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随着在业界地位的提升,越来越有力的“淄博声音”响亮在全国舞台——
心源性卒中亚专业在全省独树一帜,作为地市级医院受邀参加全国指南共识的起草;
在CTO老伙计暨手术直播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论坛等地区或全国性活动论坛上,与全国知名医疗机构专家同台,进行手术直播,展示特色前沿技术、授课或担任主持……
从“请进来”跟先进一流学习,到“走出去”展示自己的新技术项目,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一次次机遇里成长,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有为才有位。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接续奋斗,我们终于实现了上一辈专家们的夙愿,不仅实现了省级荣誉零的突破,学科发展更是动能强劲。”李波说,有医院对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室传承老一辈心血管内科人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向着更高的学科高峰挺进。
勇攀技术高峰
以先进技术照亮百姓康复之路
“对疑难重症患者,不仅要有技术高度,更要有人文温度。”这是7月30日,从淄博市中心医院疑难危重症讨论会上传递出的声音,也是学科的宗旨。
在讨论会上,心血管内科以《进,或一线生机;退,必万丈深渊——一例瓣膜病心、肾衰竭患者诊疗心路历程》的经典救治案例,向与会者讲述了医者与死神的一次次巅峰对决。
登峰疑难重症诊疗征途,以仁术破局,为患者打开生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是淄博市中心医院抓质量、重内涵、求真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深度剖析疑难危重病例,该院全力促进医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承,激发创新思维与科研动力,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复杂疾病的能力与信心,也加强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持续优化,更好地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而在医院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下,心血管内科不断夯实学科根基,勇攀技术高峰,为患者不断筑牢生命防线。
经过40年的积淀,尤其是近几年的跨越发展,心血管内科学科团队在不断的临床探索、科研创新和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为百姓信赖的健康卫士。
这是心血管内科的人才高度——
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为代表的杰出团队,与省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团队,共同攻克就医难点。
学科建成“陈义汉院士工作站”“李凯国家重点人才工作站”和“长江学者张澄教授工作站”,聘任韩雅玲院士为医院特聘教授,为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再看学科布局的广度和深度——
向高生长,向广拓展。医院牵头助力心血管内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老年医学科、血管外科等交叉融合,学科覆盖冠心病、起搏与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心衰与心脏康复、高血压、心源性卒中及心脏重症等亚专业的学科布局,让各亚专业之间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纾解就医堵点。
如今的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已成为鲁中地区综合了内外医技科研的综合性龙头科室,学科大树枝繁叶茂,正蓄积着持续向深度突破与纵向飞跃的力量。
近年来,学科以一系列先进技术,不仅擦亮了品牌,更照亮了百姓的康复之路——
先后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患者的急症经皮二尖瓣钳夹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肾上腺消融术、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二尖瓣球囊扩张+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等。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年均为250余位头疼、晕厥或脑梗患者解除困扰,避免了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与复发;左心耳封堵术的突破,为众多房颤患者筑起防卒中的坚固屏障;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只需通过一个针眼,就可完成过去只有开胸才能解决的瓣膜修复或置换;“生理性起搏”左束支起搏,为难治性晚期心衰患者送去希望;肺动脉高压治疗技术的突破,使被誉为“心血管癌症”的患者无需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即获得有效治疗。
为百姓治大病,治疑难病,让身处绝境中的患者看到生机,充满希望,淄博市中心医院将之视为区域医疗领航者的重要责任。作为其中一员,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追求卓越,大力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持续担当作为
更好地守护百姓心血管健康
2024年7月26日至27日,“淄博市第二届心脏病学会议暨2024CTO老伙计齐聚淄博”活动现场,院士领衔、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30余台高难度冠脉介入手术直播……
这样一场面向复杂心血管领域的学术论剑、业内盛会,由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导,不仅见证了医院人对技术的尖峰追求,也是一次技术上的向上联手。
在与会专家见证下,淄博市心脏瓣膜、泛血管管理两大中心正式成立,将淄博市心血管诊疗总体水平推向新高度。
而像这样的盛会,正成为科室近年来的常规操作。通过邀请国家级专家莅临指导,同时向区县开展基层学术巡讲与技术帮扶,科室在带动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上持续担当作为。
“学科建设的根本宗旨是造福民众。作为市级医疗领航者,构建协作平台,提升区域内整体救治水平,是我们必担的使命。”李波说。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学科团队积极顺应时代和百姓健康需求,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科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在院内,心血管内科立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病因多重、复杂的特点,广泛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如针对合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与内分泌科组建“内心共鸣”品牌;针对合并尿毒症的患者,与肾脏科组建“心肾对话”平台等。
特别是由急诊科、心内科、介入导管室、心脏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团队组建的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团队,凭借高效且全天候无缝衔接的救治流程,确保了高质量的预后效果,年救治患者数量在全国排名靠前。目前,该中心与20余家医院互联互通,胸痛单元建设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学科先后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认证,获批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愈发高远的平台作用,正建树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新高峰。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团队,进一步优化学科配置和亚专业分工,让更专业的人干更专业的事;更进一步拓展新技术业务,向更高端技术进发;向新而行,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参与更多的医疗器械的研发……”在这样的规划中,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踏上全新征程,建树区域医疗“心”高峰。
近几年,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捷报频传——
相继斩获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实现省级学科建设领域“通关”,圆满取得山东省卫健委对学科评估认证的全部资质。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淄博市唯一,在全省也为数不多。三项荣誉的取得,标志着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稳居省级第一梯队,具备了向国家级学科高峰挺进的硬实力。
硬实力的背后,是淄博市中心医院以高品质医疗服务于民的理念坚守和高标布局,也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坚持传承创新,学科建设阔步迈向高质量的坚实步履。
有为才有位
在全国舞台上发出更多的“淄博声音”
将镜头拉回到十年前的2014年。淄博市中心医院成立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病区拓展为3个,当时的年手术量仅为280余例。
“从心脏中心成立开始,科室的手术量逐年翻番,科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学学科带头人李波说。也就在这一年,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入职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李波,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心血管内科的快速发展。
十年磨剑铸锋芒。从280例到560多例,再到1000多例、2000多例,直到如今的年均完成手术9000余例,其中急诊PCI手术每年完成800余例,近年来始终居全省前列;成功开展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等10余项创新技术,为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临床医疗的崛起,背后是科研、教学的强大支撑。
近年来,科室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20余项;获局级及以上科研奖励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科室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世界顶级医学刊物上均有论文发表,且单篇最高他引2200余次,其中一篇关于卵圆孔内原位血栓脱落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成果为全球首次证实,影响因子高达39.3分。要知道,在这样顶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10分就已是极高的荣誉。
在教学方面,科室带教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0余人,每年均有研究生获评国家奖学金或考取博士研究生。
临床、科研、教学的协同发展,助推心血管内科不断登高向远,学科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区域百姓生命健康送去源源不断的健康福祉。
而今,重点考量临床医学水平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侧重评估亚专业影响力的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主要考核科研教学成果的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三项省级荣誉学科被科室收入囊中;先后获评淄博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高峰学科、淄博市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钙化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转化淄博市公工程研究中心……
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彰显了心血管内科深厚的底蕴,揭开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随着在业界地位的提升,越来越有力的“淄博声音”响亮在全国舞台——
心源性卒中亚专业在全省独树一帜,作为地市级医院受邀参加全国指南共识的起草;
在CTO老伙计暨手术直播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论坛等地区或全国性活动论坛上,与全国知名医疗机构专家同台,进行手术直播,展示特色前沿技术、授课或担任主持……
从“请进来”跟先进一流学习,到“走出去”展示自己的新技术项目,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一次次机遇里成长,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有为才有位。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接续奋斗,我们终于实现了上一辈专家们的夙愿,不仅实现了省级荣誉零的突破,学科发展更是动能强劲。”李波说,有医院对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室传承老一辈心血管内科人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向着更高的学科高峰挺进。
勇攀技术高峰
以先进技术照亮百姓康复之路
“对疑难重症患者,不仅要有技术高度,更要有人文温度。”这是7月30日,从淄博市中心医院疑难危重症讨论会上传递出的声音,也是学科的宗旨。
在讨论会上,心血管内科以《进,或一线生机;退,必万丈深渊——一例瓣膜病心、肾衰竭患者诊疗心路历程》的经典救治案例,向与会者讲述了医者与死神的一次次巅峰对决。
登峰疑难重症诊疗征途,以仁术破局,为患者打开生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是淄博市中心医院抓质量、重内涵、求真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深度剖析疑难危重病例,该院全力促进医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承,激发创新思维与科研动力,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复杂疾病的能力与信心,也加强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持续优化,更好地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而在医院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下,心血管内科不断夯实学科根基,勇攀技术高峰,为患者不断筑牢生命防线。
经过40年的积淀,尤其是近几年的跨越发展,心血管内科学科团队在不断的临床探索、科研创新和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为百姓信赖的健康卫士。
这是心血管内科的人才高度——
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为代表的杰出团队,与省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团队,共同攻克就医难点。
学科建成“陈义汉院士工作站”“李凯国家重点人才工作站”和“长江学者张澄教授工作站”,聘任韩雅玲院士为医院特聘教授,为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再看学科布局的广度和深度——
向高生长,向广拓展。医院牵头助力心血管内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老年医学科、血管外科等交叉融合,学科覆盖冠心病、起搏与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心衰与心脏康复、高血压、心源性卒中及心脏重症等亚专业的学科布局,让各亚专业之间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纾解就医堵点。
如今的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已成为鲁中地区综合了内外医技科研的综合性龙头科室,学科大树枝繁叶茂,正蓄积着持续向深度突破与纵向飞跃的力量。
近年来,学科以一系列先进技术,不仅擦亮了品牌,更照亮了百姓的康复之路——
先后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患者的急症经皮二尖瓣钳夹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肾上腺消融术、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二尖瓣球囊扩张+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等。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年均为250余位头疼、晕厥或脑梗患者解除困扰,避免了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与复发;左心耳封堵术的突破,为众多房颤患者筑起防卒中的坚固屏障;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只需通过一个针眼,就可完成过去只有开胸才能解决的瓣膜修复或置换;“生理性起搏”左束支起搏,为难治性晚期心衰患者送去希望;肺动脉高压治疗技术的突破,使被誉为“心血管癌症”的患者无需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即获得有效治疗。
为百姓治大病,治疑难病,让身处绝境中的患者看到生机,充满希望,淄博市中心医院将之视为区域医疗领航者的重要责任。作为其中一员,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追求卓越,大力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持续担当作为
更好地守护百姓心血管健康
2024年7月26日至27日,“淄博市第二届心脏病学会议暨2024CTO老伙计齐聚淄博”活动现场,院士领衔、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30余台高难度冠脉介入手术直播……
这样一场面向复杂心血管领域的学术论剑、业内盛会,由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导,不仅见证了医院人对技术的尖峰追求,也是一次技术上的向上联手。
在与会专家见证下,淄博市心脏瓣膜、泛血管管理两大中心正式成立,将淄博市心血管诊疗总体水平推向新高度。
而像这样的盛会,正成为科室近年来的常规操作。通过邀请国家级专家莅临指导,同时向区县开展基层学术巡讲与技术帮扶,科室在带动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上持续担当作为。
“学科建设的根本宗旨是造福民众。作为市级医疗领航者,构建协作平台,提升区域内整体救治水平,是我们必担的使命。”李波说。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学科团队积极顺应时代和百姓健康需求,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科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在院内,心血管内科立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病因多重、复杂的特点,广泛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如针对合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与内分泌科组建“内心共鸣”品牌;针对合并尿毒症的患者,与肾脏科组建“心肾对话”平台等。
特别是由急诊科、心内科、介入导管室、心脏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团队组建的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团队,凭借高效且全天候无缝衔接的救治流程,确保了高质量的预后效果,年救治患者数量在全国排名靠前。目前,该中心与20余家医院互联互通,胸痛单元建设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学科先后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认证,获批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愈发高远的平台作用,正建树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新高峰。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团队,进一步优化学科配置和亚专业分工,让更专业的人干更专业的事;更进一步拓展新技术业务,向更高端技术进发;向新而行,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参与更多的医疗器械的研发……”在这样的规划中,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踏上全新征程,建树区域医疗“心”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