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一圈同城共建共享”
2024-12-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近日,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相继成立。这两个组织均由济南市教育局发起,以教育“软实力”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硬支撑”,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由济南市牵头,联合淄博、东营、泰安、滨州、德州、聊城等各市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区域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目前,该联合体已经筹建了第一批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技术攻关平台和中试基地,覆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粉末冶金新材料、高端化工、石油装备等重点产业,整合区域内的优质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精准服务行业需求、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努力探索“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济南市牵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平台,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济南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共9所院校与浪潮软件等13家企业共同参建。淄博市牵头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则由淄博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职业学院等15所高校以及中国重汽、济南二机床、山东豪迈等15家企业联手打造。联合体成员企业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绍祥表示,作为行业内的链主企业,浪潮软件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后与省内20余所院校合作,创新提出“以平台为机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方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覆盖软件工程、大数据、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专业方向,其中与济南大学联合培养的1534名学生,整体就业率在93%以上。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济南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其他六市的产业与教育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协同共建共享,实现“1+6>7”。联合体鼓励学校建立跨区域、跨企业的培训中心,依托联合体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转化中心,提高技术服务、项目孵化、专利转化能力和水平。同时,推进校企人员“互兼互聘”,联合建设一流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以产助教、提升教育水平。
产教联合体围绕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将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组教学团队、共享实训基地,有效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产业模式创新发展。
之前,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也应运而生。据悉,济南统筹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促进教与学模式变革,系统推进各级各类学科工具、学习应用、智慧服务等专业平台互通融合,探索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近两年,相继成立了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与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体系化建设、常态化使用和持续性更新,以大数据驱动课程实施、提升育人质量。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将通过教研先导,建立教育合作机制,探索以数据为引领的师生“减负提质”创新路径。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斌认为,成立该联盟既是“济南都市圈”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一圈同城共建共享”,加强区域教育科研协作,推进区域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将打破传统教研模式的时空壁垒,实现教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借助数字教研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洞察学情、教情,为各市的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教育实现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
近日,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相继成立。这两个组织均由济南市教育局发起,以教育“软实力”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硬支撑”,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由济南市牵头,联合淄博、东营、泰安、滨州、德州、聊城等各市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区域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目前,该联合体已经筹建了第一批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技术攻关平台和中试基地,覆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粉末冶金新材料、高端化工、石油装备等重点产业,整合区域内的优质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精准服务行业需求、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努力探索“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济南市牵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平台,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济南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共9所院校与浪潮软件等13家企业共同参建。淄博市牵头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则由淄博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职业学院等15所高校以及中国重汽、济南二机床、山东豪迈等15家企业联手打造。联合体成员企业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绍祥表示,作为行业内的链主企业,浪潮软件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后与省内20余所院校合作,创新提出“以平台为机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方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覆盖软件工程、大数据、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专业方向,其中与济南大学联合培养的1534名学生,整体就业率在93%以上。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济南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其他六市的产业与教育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协同共建共享,实现“1+6>7”。联合体鼓励学校建立跨区域、跨企业的培训中心,依托联合体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转化中心,提高技术服务、项目孵化、专利转化能力和水平。同时,推进校企人员“互兼互聘”,联合建设一流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以产助教、提升教育水平。
产教联合体围绕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将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组教学团队、共享实训基地,有效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产业模式创新发展。
之前,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也应运而生。据悉,济南统筹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促进教与学模式变革,系统推进各级各类学科工具、学习应用、智慧服务等专业平台互通融合,探索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近两年,相继成立了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与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体系化建设、常态化使用和持续性更新,以大数据驱动课程实施、提升育人质量。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将通过教研先导,建立教育合作机制,探索以数据为引领的师生“减负提质”创新路径。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斌认为,成立该联盟既是“济南都市圈”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一圈同城共建共享”,加强区域教育科研协作,推进区域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济南都市圈数字教研联盟将打破传统教研模式的时空壁垒,实现教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借助数字教研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洞察学情、教情,为各市的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教育实现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