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锚定工业主阵地 质量效益保第一

2024-12-20 作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报道
  本报泰安讯 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聚焦都市工业,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工业发展实现逆势上扬、量质齐升。1—10月,工业税收在去年增长56%基础上,今年又延续22.5%的增速;规上工业营收增长4.3%、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5%、工业利税占营收的比重达到11.74%,均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以上。
  2025年,泰山区将锚定“都市工业主阵地、质量效益保第一”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年”为主题主线,做强优势产业、建强园区载体、培强经营主体。力争全年规上工业营收增长6%以上,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新策划包装项目360个,总投资1500亿元,力争抽水蓄能电站等60个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及省市项目盘子。
  突出产业引领,打造优势集群。发挥国星宇航、东方空间等“链主”企业牵引作用,明年底卫星产业项目达到15个以上。依托泰开电力电子等龙头企业,引导50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优化提升空天信息科技等13个特色园区,新引进16个项目。
  实施梯度培育,壮大企业能级。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明年要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优质企业20家以上,巩固全市第一优势。策划数转智改项目200个以上,培育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等标杆企业10家以上。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
  强化改革思维,激发工业活力。泰山区建立22家重点企业直通联系点,持续推进项目“建成即使用”“拎包进驻”集成化改革,落实“免证办”事项13项,手续办理周期再压减20天以上。
  加强资源要素供给力。泰山区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储备工业用地740亩以上。策划银企合作20余场次,帮助企业授信120亿元以上。持续深化校城融合,开展合作攻关项目60项。
  □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报道
  本报泰安讯 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聚焦都市工业,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工业发展实现逆势上扬、量质齐升。1—10月,工业税收在去年增长56%基础上,今年又延续22.5%的增速;规上工业营收增长4.3%、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5%、工业利税占营收的比重达到11.74%,均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以上。
  2025年,泰山区将锚定“都市工业主阵地、质量效益保第一”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年”为主题主线,做强优势产业、建强园区载体、培强经营主体。力争全年规上工业营收增长6%以上,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新策划包装项目360个,总投资1500亿元,力争抽水蓄能电站等60个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及省市项目盘子。
  突出产业引领,打造优势集群。发挥国星宇航、东方空间等“链主”企业牵引作用,明年底卫星产业项目达到15个以上。依托泰开电力电子等龙头企业,引导50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优化提升空天信息科技等13个特色园区,新引进16个项目。
  实施梯度培育,壮大企业能级。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明年要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优质企业20家以上,巩固全市第一优势。策划数转智改项目200个以上,培育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等标杆企业10家以上。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
  强化改革思维,激发工业活力。泰山区建立22家重点企业直通联系点,持续推进项目“建成即使用”“拎包进驻”集成化改革,落实“免证办”事项13项,手续办理周期再压减20天以上。
  加强资源要素供给力。泰山区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储备工业用地740亩以上。策划银企合作20余场次,帮助企业授信120亿元以上。持续深化校城融合,开展合作攻关项目6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