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推进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

产才融合先手棋激活发展满盘局

2024-12-12 作者: 段婷婷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20家科研院所、30余家科研平台,90余家企业,110余支科研团队、4000余名科研人员……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成为拉动济南市历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作为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区,历城区结合新时代的人才发展需求,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聚力打造精细化人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产引才 以才兴城”的产业人才发展之路。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7万,先后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山东省第六批科技副职工作先进单位。
  “人才工作要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虑。”历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霞表示,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历城区人才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展开。“我们重点建设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网络安全、应用数学七支人才队伍。”张霞表示,要让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就要坚持需求导向,在“选育引用”全链条上更有着力点。以空天信息产业为例,以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为依托,集聚空天信息领域人才600余人,填补了山东省空天信息产业空白。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离不开平台支撑。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和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园,历城区打造“工业北路创新带”。“除此以外,我们还打造了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和山东大学洪楼创新圈,形成‘两圈一带’产学研融合生态平台。”张霞介绍,这三大平台正在成为历城区产才融合的重要载体。
  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历城区围绕半导体打造产业链。2023年7月济南晶谷研究院正式落地。筑巢引凤,研究院引进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现刚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员工42人,硕博人员占比高达93%。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引进2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孵化2家科技创业企业,千亿级“晶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历城区大力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涵养“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调整过去普适性人才政策‘大水漫灌’的传统思路,坚持政策精准滴灌。”张霞介绍,历城区率先出台“1+433”全市首个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同时探索推动三类人才制度创新突破,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办法和随迁配偶安置办法,着力打造国际人才社区、青年人才社区、技能人才社区三个特色人才社区。
  前不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阿希波夫免费入住了稼轩国际人才社区超算研究院专属公寓。今年他刚刚入职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拎包入住的新居,让他在济南有了家。
  “做好人才工作,人才服务是关键。不过,过去人才服务来源较为单一、力量相对薄弱。”张霞介绍,历城区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激活用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激活人才工作的“一池春水”。比如,2020年,历城区就全市率先推出“稼轩人才卡”,招募房地产、金融科技服务、餐饮娱乐等各行业“合伙人”400余家,提供专属优惠折扣和优质服务。
  诸多创新举措,让历城区在人才工作中步步“先手棋”落子有声。张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县域人才精准培育新机制、创新县域人才有效集聚新模式、打造留住用好人才新生态、融入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以人才‘智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20家科研院所、30余家科研平台,90余家企业,110余支科研团队、4000余名科研人员……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成为拉动济南市历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作为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区,历城区结合新时代的人才发展需求,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聚力打造精细化人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产引才 以才兴城”的产业人才发展之路。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7万,先后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山东省第六批科技副职工作先进单位。
  “人才工作要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虑。”历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霞表示,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历城区人才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展开。“我们重点建设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网络安全、应用数学七支人才队伍。”张霞表示,要让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就要坚持需求导向,在“选育引用”全链条上更有着力点。以空天信息产业为例,以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为依托,集聚空天信息领域人才600余人,填补了山东省空天信息产业空白。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离不开平台支撑。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和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园,历城区打造“工业北路创新带”。“除此以外,我们还打造了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和山东大学洪楼创新圈,形成‘两圈一带’产学研融合生态平台。”张霞介绍,这三大平台正在成为历城区产才融合的重要载体。
  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历城区围绕半导体打造产业链。2023年7月济南晶谷研究院正式落地。筑巢引凤,研究院引进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现刚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员工42人,硕博人员占比高达93%。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引进2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孵化2家科技创业企业,千亿级“晶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历城区大力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涵养“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调整过去普适性人才政策‘大水漫灌’的传统思路,坚持政策精准滴灌。”张霞介绍,历城区率先出台“1+433”全市首个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同时探索推动三类人才制度创新突破,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办法和随迁配偶安置办法,着力打造国际人才社区、青年人才社区、技能人才社区三个特色人才社区。
  前不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阿希波夫免费入住了稼轩国际人才社区超算研究院专属公寓。今年他刚刚入职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拎包入住的新居,让他在济南有了家。
  “做好人才工作,人才服务是关键。不过,过去人才服务来源较为单一、力量相对薄弱。”张霞介绍,历城区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激活用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激活人才工作的“一池春水”。比如,2020年,历城区就全市率先推出“稼轩人才卡”,招募房地产、金融科技服务、餐饮娱乐等各行业“合伙人”400余家,提供专属优惠折扣和优质服务。
  诸多创新举措,让历城区在人才工作中步步“先手棋”落子有声。张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县域人才精准培育新机制、创新县域人才有效集聚新模式、打造留住用好人才新生态、融入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以人才‘智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