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艺撬动大市场
2024-12-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轻纺烟草工会充分发挥“山东手造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手造工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显现。
入选首届“山东手造大工匠”的李程,是山东漆器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他先后举办50期大漆技艺传习班,培养学徒600余名,将大漆修复技艺创新成果推广到全国,帮助众多学徒开办手工艺工作室,累计辐射带动6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打造“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电商直播”“非遗+创业就业”“非遗+乡村振兴”等创新性孵化和推广方式,推动山东漆器非遗技艺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同为首届“山东手造大工匠”,程银贵采用以师带徒、举办培训班和桃木雕刻技艺大赛等方式,培养高端雕刻技能人才300余名,其中8人评为山东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48人被授予技师职称,200余人评聘为高级工。在程银贵等人的带动下,肥城桃木工艺品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创新能力最强的桃木工艺品生产销售集散地,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让“烧火棍”变成了“金疙瘩”。
下一步,山东省轻纺烟草工会将通过创建手造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工匠学院、开展山东手造工匠宣讲等方式,讲好手造工匠故事,传承工匠技艺,组织开展跨企业、跨地区名师带徒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工匠人才队伍。
入选首届“山东手造大工匠”的李程,是山东漆器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他先后举办50期大漆技艺传习班,培养学徒600余名,将大漆修复技艺创新成果推广到全国,帮助众多学徒开办手工艺工作室,累计辐射带动6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打造“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电商直播”“非遗+创业就业”“非遗+乡村振兴”等创新性孵化和推广方式,推动山东漆器非遗技艺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同为首届“山东手造大工匠”,程银贵采用以师带徒、举办培训班和桃木雕刻技艺大赛等方式,培养高端雕刻技能人才300余名,其中8人评为山东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48人被授予技师职称,200余人评聘为高级工。在程银贵等人的带动下,肥城桃木工艺品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创新能力最强的桃木工艺品生产销售集散地,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让“烧火棍”变成了“金疙瘩”。
下一步,山东省轻纺烟草工会将通过创建手造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工匠学院、开展山东手造工匠宣讲等方式,讲好手造工匠故事,传承工匠技艺,组织开展跨企业、跨地区名师带徒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工匠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