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低效土地以商招商引来“源头活水”
麻店:农业强镇加速补短板
2024-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韩凯 本报通讯员 王震
“从项目签约到本月底一期项目完工,我们只花了半年的时间。一期投产后,我们能达到年产2000台套充电桩的能力,明年3月二期就能投产,产能将翻一番,产值能达到1亿元。”近日,在中惠智能科技(滨州)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公司总经理刘恩全说,他们的充电桩产品主要给基础设施类项目供货,惠民县麻店镇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是促成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今年4月,麻店镇在到河北沧州、山东德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期间,与上述项目的投资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5月签订协议后,麻店镇一边为企业清理施工场地,一边帮企业代办各项手续。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该项目就在原来一处闲置物流园的地块上破土动工。为保障企业健康成长,麻店镇还组建了专项服务小组,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及时扫除障碍,助力企业“抓建设”“促生产”两不误。麻店镇迅速协调本地企业提供部分厂房,投资方实现了“厂房没盖好产品已上市”的意外惊喜。
“缓交土地租金,先把钱投入项目建设,这是我们能迅速投产的重要原因。”刘恩全说。签约半年来,项目完成了从公司设立到第一个车间完工、从第一批产品交付到企业升规纳统等一系列“大事”。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纳统,闲置多年的物流园地块也变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地块的亩均营收正向每年300万元的目标迈进。
作为山东省农业强镇,麻店镇拥有40多年瓜菜种植历史,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麻店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然而,特色农业带来的优势无法消弭长期缺乏投资项目的短板。为此,麻店镇认真梳理辖区的闲置、低效土地资源,建立台账,同时以招商引资部门为主力,发动机关工作人员、乡贤、企业家等广泛搜集招商引资线索,以“土地等项目”吸引优质投资。在麻店镇小吴村,一家纺织厂停产后10亩地闲置多年,该镇成功招引一家正在寻找场地扩大规模的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厂房,为附近村民提供了近40个就业岗位。
目前,麻店镇已盘活闲置、低效土地资源6块200余亩,先后引进了新能源、冷链物流、肉类加工等项目,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入、服务业营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技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提升至全县前列,提前8个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任务目标。
“从项目签约到本月底一期项目完工,我们只花了半年的时间。一期投产后,我们能达到年产2000台套充电桩的能力,明年3月二期就能投产,产能将翻一番,产值能达到1亿元。”近日,在中惠智能科技(滨州)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公司总经理刘恩全说,他们的充电桩产品主要给基础设施类项目供货,惠民县麻店镇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是促成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今年4月,麻店镇在到河北沧州、山东德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期间,与上述项目的投资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5月签订协议后,麻店镇一边为企业清理施工场地,一边帮企业代办各项手续。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该项目就在原来一处闲置物流园的地块上破土动工。为保障企业健康成长,麻店镇还组建了专项服务小组,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及时扫除障碍,助力企业“抓建设”“促生产”两不误。麻店镇迅速协调本地企业提供部分厂房,投资方实现了“厂房没盖好产品已上市”的意外惊喜。
“缓交土地租金,先把钱投入项目建设,这是我们能迅速投产的重要原因。”刘恩全说。签约半年来,项目完成了从公司设立到第一个车间完工、从第一批产品交付到企业升规纳统等一系列“大事”。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纳统,闲置多年的物流园地块也变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地块的亩均营收正向每年300万元的目标迈进。
作为山东省农业强镇,麻店镇拥有40多年瓜菜种植历史,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麻店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然而,特色农业带来的优势无法消弭长期缺乏投资项目的短板。为此,麻店镇认真梳理辖区的闲置、低效土地资源,建立台账,同时以招商引资部门为主力,发动机关工作人员、乡贤、企业家等广泛搜集招商引资线索,以“土地等项目”吸引优质投资。在麻店镇小吴村,一家纺织厂停产后10亩地闲置多年,该镇成功招引一家正在寻找场地扩大规模的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厂房,为附近村民提供了近40个就业岗位。
目前,麻店镇已盘活闲置、低效土地资源6块200余亩,先后引进了新能源、冷链物流、肉类加工等项目,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入、服务业营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技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提升至全县前列,提前8个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