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园区成立5个工业社区党委
党建引领人、产、城融合发展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王 刚 宋方亮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20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铸造车间内,机器低鸣,干净整洁的加工车间,大型数控机床正在有序忙碌,车间一隅,工人正在生产风机底座。
“别看现在一片忙碌,我们项目刚落地时却面临用工难、人员短缺等问题。”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综合部相关工作负责人刘凤伟告诉记者,在工业社区党委支持下,企业通过组织招聘会、向高校引进人才等方式,才解了困。原来,在金雷公司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后,广利临港工业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利用土地挂牌空档期,开发区提前开展规划方案审批、勘察报告审查等工作,采用并联审批、部门间相互容缺、告知承诺制审批相结合的方式,举全区之力共同踩下项目建设的“油门”,项目从落地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
广利临港工业社区党委按照产业聚集度划分6个网格,安排6名党建指导员包靠,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今年以来协调解决企业招聘、手续代办等企业需求40余件次。工业社区党委在华泰化工、金雷重装等重点企业的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20个,构建了“实体党支部+功能性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相结合的组织架构,“以党组织带项目攻坚、以党员带团队冲锋”,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目前,开发区各园区已成立5个工业社区党委,划分68个工业社区网格,正在推进5个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建设13个党群服务驿站和44家重点企业直接联系点,计划配备58名“红领书记”、打造共享HR、共享工匠、共享场地等十大共享场景,实行政策资源对接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六大服务提升工程,打造党建引领人、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业社区·幸福家园”。
新材料产业园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东营市委、市政府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战略,全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地,现有注册企业128家,职工1万余人。为解决园区企业需求,园区运营部党员先锋队主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成功促成了园区企业在包装纸箱和木托盘供需上合作,节省成本累计约200万元。工业社区党委推动园区企业组建起“HR朋友圈”和“安全互助圈”,开展人员招聘、人才政策申报、人才信息互通、共享安全员等服务300余次,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为企业引才留才赋能。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发挥工业社区党委牵引作用,构建“四链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架起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沟通协作的“红色桥梁”,让各种资源得以高效流动,发展合力不断凝聚。目前,开发区围绕海上风电、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产业链党委6个,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稀土催化、铜基新材料和海上风电等完整闭环产业链条。搭建“企业主体+平台载体”协同创新体系,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省级创新平台74家,组建重点项目党员先锋队37支,先后突破柴油机后处理脱硝催化剂、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等20余项新技术。
通讯员 王 刚 宋方亮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20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铸造车间内,机器低鸣,干净整洁的加工车间,大型数控机床正在有序忙碌,车间一隅,工人正在生产风机底座。
“别看现在一片忙碌,我们项目刚落地时却面临用工难、人员短缺等问题。”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综合部相关工作负责人刘凤伟告诉记者,在工业社区党委支持下,企业通过组织招聘会、向高校引进人才等方式,才解了困。原来,在金雷公司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后,广利临港工业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利用土地挂牌空档期,开发区提前开展规划方案审批、勘察报告审查等工作,采用并联审批、部门间相互容缺、告知承诺制审批相结合的方式,举全区之力共同踩下项目建设的“油门”,项目从落地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
广利临港工业社区党委按照产业聚集度划分6个网格,安排6名党建指导员包靠,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今年以来协调解决企业招聘、手续代办等企业需求40余件次。工业社区党委在华泰化工、金雷重装等重点企业的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20个,构建了“实体党支部+功能性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相结合的组织架构,“以党组织带项目攻坚、以党员带团队冲锋”,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目前,开发区各园区已成立5个工业社区党委,划分68个工业社区网格,正在推进5个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建设13个党群服务驿站和44家重点企业直接联系点,计划配备58名“红领书记”、打造共享HR、共享工匠、共享场地等十大共享场景,实行政策资源对接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六大服务提升工程,打造党建引领人、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业社区·幸福家园”。
新材料产业园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东营市委、市政府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战略,全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地,现有注册企业128家,职工1万余人。为解决园区企业需求,园区运营部党员先锋队主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成功促成了园区企业在包装纸箱和木托盘供需上合作,节省成本累计约200万元。工业社区党委推动园区企业组建起“HR朋友圈”和“安全互助圈”,开展人员招聘、人才政策申报、人才信息互通、共享安全员等服务300余次,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为企业引才留才赋能。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发挥工业社区党委牵引作用,构建“四链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架起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沟通协作的“红色桥梁”,让各种资源得以高效流动,发展合力不断凝聚。目前,开发区围绕海上风电、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产业链党委6个,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稀土催化、铜基新材料和海上风电等完整闭环产业链条。搭建“企业主体+平台载体”协同创新体系,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省级创新平台74家,组建重点项目党员先锋队37支,先后突破柴油机后处理脱硝催化剂、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等20余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