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黎以达成停火协议,地区能否和平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11月27日,在黎巴嫩提尔,人们驾车返回家园。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6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黎巴嫩总理米卡提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黎巴嫩真主党说接受停火协议。协议已于当地时间27日4时生效。
协议内容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1月26日晚发表声明,以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停火协议。协议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协议规定,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巴嫩武装团体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任何攻击,以军停止对黎境内目标的军事打击,黎以两国均保有自卫权。黎安全部队和军队将是被授权在黎南部携带武器或进行部署的实体。
  为监督协议执行,黎以双方将设立委员会,并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合作。以方将在60天内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并就边界问题展开间接谈判。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无意在黎巴嫩境内设立缓冲区,黎巴嫩平民被允许返回黎南部村镇。
  以色列安全内阁11月26日举行会议,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协议定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分析人士指出,停火协议此时出台,符合以色列、真主党、美国等各方利益。虽然协议能为黎以双方带来暂时和平,但如何落实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地区局势能否真正恢复稳定、加沙地区能否实现停火都充满挑战。
为何此时能达成协议?
  今年9月以来,黎以冲突骤然升级,双方交火愈演愈烈,造成大量人员、尤其是黎方人员伤亡。分析人士指出,此时黎以停火协议达成,是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结果。
  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面临日益增加的国内压力。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埃坦·沙米尔对新华社记者说,以色列在经过数周的北部战事后,逐渐意识到继续行动的收益已递减。尽管以军对黎巴嫩真主党进行了打击,但全面摧毁真主党并非其目标,停火被视为最佳选择。
  对黎巴嫩真主党来说,停火能够更好保持其自身实力。卡内基中东中心主任玛哈·叶海亚认为,黎巴嫩真主党在同以色列作战的过程中指挥体系、战斗人员和武器装备受到深重打击,将很难在未来几年内重建军事力量。另外,真主党与以色列作战持续时间越长,其面临的来自黎巴嫩国内选民的压力越大。
  对美国而言,拜登急于在明年1月离任前留下所谓政治遗产。《纽约时报》评论指出,此时达成停火协议对于拜登及其外交团队来说是“一次胜利”,但文章对停火能否持久画下问号,认为将是一个严峻考验。
多方欢迎协议,但和平依然脆弱
  美国总统拜登26日发表讲话表示,他已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黎巴嫩总理米卡提通电话,确认以黎两国政府已接受停火协议。米卡提表示,黎巴嫩军队将在南部地区加强存在。
  停火协议达成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多国领导人都表示欢迎,敦促各方全面遵守并履行承诺。
  分析人士指出,停火协议对缓解黎以紧张局势起到一定作用,但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黎以停火并不意味着能复制到加沙地区,本轮巴以冲突能否平息、中东地区能否恢复和平稳定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告诉内塔尼亚胡,他拒绝停火提议,并称其为“一个严重错误”。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对于黎以和平的持久性表示怀疑。他说,根据2006年黎以冲突的经验,双方曾经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但并不意味着冲突彻底解决。
  黎以停火协议达成后,以反对派领导人亚伊尔·戈兰质疑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何没有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他说:“最重要的是结束加沙作战。”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文章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意图不明,似乎无意终止加沙民众遭受的灾难,战后计划也是未知数,这使人们对黎以停火协议能否最终结束加沙战事持怀疑态度。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26日在讲话中表示:“阻止我们在该地区目睹的危险升级,维护地区和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的唯一途径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协议内容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1月26日晚发表声明,以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停火协议。协议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协议规定,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巴嫩武装团体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任何攻击,以军停止对黎境内目标的军事打击,黎以两国均保有自卫权。黎安全部队和军队将是被授权在黎南部携带武器或进行部署的实体。
  为监督协议执行,黎以双方将设立委员会,并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合作。以方将在60天内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并就边界问题展开间接谈判。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无意在黎巴嫩境内设立缓冲区,黎巴嫩平民被允许返回黎南部村镇。
  以色列安全内阁11月26日举行会议,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协议定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分析人士指出,停火协议此时出台,符合以色列、真主党、美国等各方利益。虽然协议能为黎以双方带来暂时和平,但如何落实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地区局势能否真正恢复稳定、加沙地区能否实现停火都充满挑战。
为何此时能达成协议?
  今年9月以来,黎以冲突骤然升级,双方交火愈演愈烈,造成大量人员、尤其是黎方人员伤亡。分析人士指出,此时黎以停火协议达成,是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结果。
  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面临日益增加的国内压力。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埃坦·沙米尔对新华社记者说,以色列在经过数周的北部战事后,逐渐意识到继续行动的收益已递减。尽管以军对黎巴嫩真主党进行了打击,但全面摧毁真主党并非其目标,停火被视为最佳选择。
  对黎巴嫩真主党来说,停火能够更好保持其自身实力。卡内基中东中心主任玛哈·叶海亚认为,黎巴嫩真主党在同以色列作战的过程中指挥体系、战斗人员和武器装备受到深重打击,将很难在未来几年内重建军事力量。另外,真主党与以色列作战持续时间越长,其面临的来自黎巴嫩国内选民的压力越大。
  对美国而言,拜登急于在明年1月离任前留下所谓政治遗产。《纽约时报》评论指出,此时达成停火协议对于拜登及其外交团队来说是“一次胜利”,但文章对停火能否持久画下问号,认为将是一个严峻考验。
多方欢迎协议,但和平依然脆弱
  美国总统拜登26日发表讲话表示,他已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黎巴嫩总理米卡提通电话,确认以黎两国政府已接受停火协议。米卡提表示,黎巴嫩军队将在南部地区加强存在。
  停火协议达成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多国领导人都表示欢迎,敦促各方全面遵守并履行承诺。
  分析人士指出,停火协议对缓解黎以紧张局势起到一定作用,但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黎以停火并不意味着能复制到加沙地区,本轮巴以冲突能否平息、中东地区能否恢复和平稳定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告诉内塔尼亚胡,他拒绝停火提议,并称其为“一个严重错误”。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对于黎以和平的持久性表示怀疑。他说,根据2006年黎以冲突的经验,双方曾经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但并不意味着冲突彻底解决。
  黎以停火协议达成后,以反对派领导人亚伊尔·戈兰质疑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何没有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他说:“最重要的是结束加沙作战。”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文章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意图不明,似乎无意终止加沙民众遭受的灾难,战后计划也是未知数,这使人们对黎以停火协议能否最终结束加沙战事持怀疑态度。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26日在讲话中表示:“阻止我们在该地区目睹的危险升级,维护地区和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的唯一途径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