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将利用五年时间实施“千社带万户”工程,带动1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千社带万户 同奔致富路
2024-11-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王贵 报道
本报烟台讯 11月18日,2024年烟台市“千社带万户”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各区市的100名合作社负责人趁着农闲时节,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来到这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技能。
何为“千社带万户”?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介绍,“千社带万户”工程正式实施于2025年,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建立起1000个专业农民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至少带动10户农民,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1万户家庭的收入水平。这一模式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更有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千社带万户’工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起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能从中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高言进表示,该工程将通过每年组织200家左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为农民提供新政策、新技术的学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
“这次培训形式丰富,有理论授课,有现场参观,还有经验交流,让从事不同领域的农民都能在这里取长补短、学有所获。回去后一定努力提高自己,带动更多农民一起致富。”招远市日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晓明表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烟台市始终将人才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要素供给和引育留用上下功夫,推动各类农民培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该市坚持以“建”为基,不断完善农民教育条件,遵循“主导产业一产多校,特色产业一产一校”原则,在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划建设实训基地,精选师资力量,提供培训指导服务。目前,市级层面已建成实训基地44处,并全部具备“五有”基本条件。
为打好教学服务组合拳,烟台市还聚焦全产业知识技能链条,全面优化课程设置,做到公共理论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紧跟时代变化,带领农民走出传统课堂,先后开展CEO能力提升、农村电商等专业化、模块式专题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万余人、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5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市还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发展有关措施》,鼓励促进农民群众考评职称,全市获得农民职称人数已达1277人,其中中级以上占比三成以上,数量居全省前列。
烟台市农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烟台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围绕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电商文旅等领域,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内容、拓展渠道,让培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真本领。同时,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培养各类涉农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带头人”的基础上,确保政策、技术、金融等方面供给,将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链条拉长,不断增加农民培训的吸引力,确保农民愿意学、学完能用上。
通讯员 王贵 报道
本报烟台讯 11月18日,2024年烟台市“千社带万户”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各区市的100名合作社负责人趁着农闲时节,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来到这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技能。
何为“千社带万户”?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介绍,“千社带万户”工程正式实施于2025年,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建立起1000个专业农民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至少带动10户农民,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1万户家庭的收入水平。这一模式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更有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千社带万户’工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起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能从中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高言进表示,该工程将通过每年组织200家左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为农民提供新政策、新技术的学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
“这次培训形式丰富,有理论授课,有现场参观,还有经验交流,让从事不同领域的农民都能在这里取长补短、学有所获。回去后一定努力提高自己,带动更多农民一起致富。”招远市日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晓明表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烟台市始终将人才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要素供给和引育留用上下功夫,推动各类农民培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该市坚持以“建”为基,不断完善农民教育条件,遵循“主导产业一产多校,特色产业一产一校”原则,在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划建设实训基地,精选师资力量,提供培训指导服务。目前,市级层面已建成实训基地44处,并全部具备“五有”基本条件。
为打好教学服务组合拳,烟台市还聚焦全产业知识技能链条,全面优化课程设置,做到公共理论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紧跟时代变化,带领农民走出传统课堂,先后开展CEO能力提升、农村电商等专业化、模块式专题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万余人、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5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市还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发展有关措施》,鼓励促进农民群众考评职称,全市获得农民职称人数已达1277人,其中中级以上占比三成以上,数量居全省前列。
烟台市农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烟台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围绕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电商文旅等领域,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内容、拓展渠道,让培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真本领。同时,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培养各类涉农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带头人”的基础上,确保政策、技术、金融等方面供给,将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链条拉长,不断增加农民培训的吸引力,确保农民愿意学、学完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