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让一个城市出圈
2024-11-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一角
|
□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天气渐冷,位于廊坊市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热度却飙升。这座由国内知名导演王潮歌倾心打造的戏剧幻城,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蓝本,通过创新和大写意的手法,重新诠释了这部经典作品,为游客呈现了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步入戏剧幻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6扇形态各异的“中国门”,它们仿佛是时空的通道,引领游客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红楼世界”。总占地面积228亩的幻城,设计108个凸显《红楼梦》元素的情景园林及室外剧场,4个大型室内剧场,8个小型室内剧场。最吸引观众的是不同剧场中21场不同风格、不同趣味的沉浸式演出,演出总时长超800分钟。每个剧场空间的演出都有独特的故事和视角,共同诠释着《红楼梦》的深刻内涵。有趣的是,这些剧场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方式,让游客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戏剧场景中选择自己的路径,每一步都可能是一个新发现,每一个转角都遇见不同的剧情和角色。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必看主剧场演出是《有还无》《真亦假》《读者剧场》。《有还无》还原太虚幻境,曹雪芹与“金陵十二钗”女子同台对话,诉说红楼故事、拆解红楼人物命运,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性。《真亦假》邀观众从后台进入,以独特的后台视角、现场视角,让观众与演员面对面了解“书中人”和背后的故事。《读者剧场》串联起贾宝玉一生、王熙凤一生、抄检大观园3条不同的故事线,“读”着贾府的衰落。好看的小剧场演出则有《第三十五中学》《书不尽》《上海路甲36号》《四合院》《红楼梦第三十三回》等。
戏剧幻城的剧场不同于剧院式舞台,做到了服化道、声光电的创新表达。比如,《四合院》就以实景四合院为舞台,观众坐在院子里看戏。《第三十五中学》演出中,观众沉浸式上课,沉浸式参加毕业典礼,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有还无》剧场更是将舞美做到极致,红楼36位女子在水深3厘米的舞台上表演,与曹雪芹穿越时空对话时,水帘、光影氤氲缭绕,美不胜收。
王潮歌说,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年龄、境遇下读到的《红楼梦》是不一样的,而读《红楼梦》本身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红楼梦”。“《红楼梦》的伟大,远不止原著,更在于270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无数阅读它的人,他们为红楼梦留下笔墨,产生了交集,发生了故事,甚至改变了人生,这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红楼梦》深入我们的骨髓,是我们文化与血脉的一部分。”
幻城总设计师王戈说,每一位走进来的读者,都将会在这里遇见自己心中、梦中的大观园。“我们希望读者在我们的创作、建筑、园林、戏剧、服饰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希望《红楼梦》通过‘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样一种方式,为现代的读者带来一种启发。”
以经典文学IP打造的文旅项目越来越多,如苏州园林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西安的《长恨歌》实景演出、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录》实景演出等。像“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种为一部文学经典打造一座城,且创作20多场演出的文旅场景并不多见。它对《红楼梦》IP的开发,在沉浸式戏剧体验、创意性的场景设计、跨时空的叙事手法以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等方面有诸多创新之处,为传统文化IP的现代转化提供了一种借鉴。
天气渐冷,位于廊坊市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热度却飙升。这座由国内知名导演王潮歌倾心打造的戏剧幻城,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蓝本,通过创新和大写意的手法,重新诠释了这部经典作品,为游客呈现了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步入戏剧幻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6扇形态各异的“中国门”,它们仿佛是时空的通道,引领游客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红楼世界”。总占地面积228亩的幻城,设计108个凸显《红楼梦》元素的情景园林及室外剧场,4个大型室内剧场,8个小型室内剧场。最吸引观众的是不同剧场中21场不同风格、不同趣味的沉浸式演出,演出总时长超800分钟。每个剧场空间的演出都有独特的故事和视角,共同诠释着《红楼梦》的深刻内涵。有趣的是,这些剧场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方式,让游客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戏剧场景中选择自己的路径,每一步都可能是一个新发现,每一个转角都遇见不同的剧情和角色。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必看主剧场演出是《有还无》《真亦假》《读者剧场》。《有还无》还原太虚幻境,曹雪芹与“金陵十二钗”女子同台对话,诉说红楼故事、拆解红楼人物命运,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性。《真亦假》邀观众从后台进入,以独特的后台视角、现场视角,让观众与演员面对面了解“书中人”和背后的故事。《读者剧场》串联起贾宝玉一生、王熙凤一生、抄检大观园3条不同的故事线,“读”着贾府的衰落。好看的小剧场演出则有《第三十五中学》《书不尽》《上海路甲36号》《四合院》《红楼梦第三十三回》等。
戏剧幻城的剧场不同于剧院式舞台,做到了服化道、声光电的创新表达。比如,《四合院》就以实景四合院为舞台,观众坐在院子里看戏。《第三十五中学》演出中,观众沉浸式上课,沉浸式参加毕业典礼,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有还无》剧场更是将舞美做到极致,红楼36位女子在水深3厘米的舞台上表演,与曹雪芹穿越时空对话时,水帘、光影氤氲缭绕,美不胜收。
王潮歌说,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年龄、境遇下读到的《红楼梦》是不一样的,而读《红楼梦》本身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红楼梦”。“《红楼梦》的伟大,远不止原著,更在于270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无数阅读它的人,他们为红楼梦留下笔墨,产生了交集,发生了故事,甚至改变了人生,这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红楼梦》深入我们的骨髓,是我们文化与血脉的一部分。”
幻城总设计师王戈说,每一位走进来的读者,都将会在这里遇见自己心中、梦中的大观园。“我们希望读者在我们的创作、建筑、园林、戏剧、服饰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希望《红楼梦》通过‘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样一种方式,为现代的读者带来一种启发。”
以经典文学IP打造的文旅项目越来越多,如苏州园林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西安的《长恨歌》实景演出、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录》实景演出等。像“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种为一部文学经典打造一座城,且创作20多场演出的文旅场景并不多见。它对《红楼梦》IP的开发,在沉浸式戏剧体验、创意性的场景设计、跨时空的叙事手法以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等方面有诸多创新之处,为传统文化IP的现代转化提供了一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