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李瑞德身残志坚替兄还债

2024-11-25 作者: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 洋
  
  他自幼双腿残疾,却拖着残弱之躯在乡村行医,不仅用心养育哥哥的一双儿女,还省吃俭用,替去世的哥哥偿还20余万元的债务,用自强、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诺千金的价值。2024年11月他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
  他叫李瑞德,济宁市梁山县黑虎庙镇西小吴村村民,今年54岁。李瑞德自幼便与命运抗争,十岁那年,双腿因血管瘤致残,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刻苦学习,他考上了济宁卫校,毕业后,又先后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回到村里成为一名村医,用医术回馈乡邻。
  李瑞德通过努力,有了工作,然而,生活的苦难却接踵而至:1998年,父亲心梗离世,母亲精神疾病加重;2011年,哥哥患癌离世,并留下2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哥哥去世后,嫂子改嫁,又撇下了6岁的侄子和7岁的侄女无人照顾……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低落之中。
  但一想到两个孤苦的孩子,李瑞德就心痛万分,努力振作起来。李瑞德说:“虽然我身体残疾,条件也差,但仍有能力照顾这两个孩子,支撑这个家。”
  经过短暂的低落后,李瑞德决心不再消沉下去,振作起来,照顾侄子侄女,替哥哥还债!“我哥治病那几年,很多亲戚朋友都帮过我们,这都是良心钱,一定得还给人家,咱不能赖账,要不对不起人家。”李瑞德说。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哥债弟还,宅心仁厚。李瑞德把哥哥借的钱都记到了一张纸上,这些年来,每还清一项,就在后面打上钩,欠款大到一万五千元,小到一两千元。虽然有的亲友看李瑞德实在偿还困难,表示不用再给,有的甚至送了几次才收下,但他还是一分不落地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在李瑞德最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政府为他家办理了低保,确保基本生活无忧。同时,西小吴村为他提供了公益岗位,靠着这些收入和农田的收入,李瑞德一边还债,一边照顾母亲和侄子侄女。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热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物资、资助孩子上学、提供心理辅导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侄女李可参加了高考,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并被录取。拿着录取通知书,李瑞德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终于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孩子们如他所愿,从这个穷苦的家庭走了出去,自己也对得起哥哥,将他的孩子培养成材了!
  除了照顾侄女、侄子以外,李瑞德的母亲年迈,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各种疾病逐渐缠身,加上患有精神疾病,经常一发病就不吃饭、不喝水,幸好有李瑞德守在身边,及时送到医院。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李瑞德用无微不至的守护践行着孝道,纵使自己两鬓斑白,一双黑布鞋裹满了泥土,也要把母亲拾掇得干干净净,把小院子打扫得井井有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有人问起还债的经历,李瑞德总是用这句话当开头。他的家庭或许不幸,经济困难,身体残疾,但面对哥哥病逝留下的欠款,他毫不犹豫选择担当,彰显了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和孝道,传递社会正能量,温暖人心。2022年他被评为“山东好人”,2023年获评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24年11月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 洋
  
  他自幼双腿残疾,却拖着残弱之躯在乡村行医,不仅用心养育哥哥的一双儿女,还省吃俭用,替去世的哥哥偿还20余万元的债务,用自强、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诺千金的价值。2024年11月他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
  他叫李瑞德,济宁市梁山县黑虎庙镇西小吴村村民,今年54岁。李瑞德自幼便与命运抗争,十岁那年,双腿因血管瘤致残,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刻苦学习,他考上了济宁卫校,毕业后,又先后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回到村里成为一名村医,用医术回馈乡邻。
  李瑞德通过努力,有了工作,然而,生活的苦难却接踵而至:1998年,父亲心梗离世,母亲精神疾病加重;2011年,哥哥患癌离世,并留下2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哥哥去世后,嫂子改嫁,又撇下了6岁的侄子和7岁的侄女无人照顾……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低落之中。
  但一想到两个孤苦的孩子,李瑞德就心痛万分,努力振作起来。李瑞德说:“虽然我身体残疾,条件也差,但仍有能力照顾这两个孩子,支撑这个家。”
  经过短暂的低落后,李瑞德决心不再消沉下去,振作起来,照顾侄子侄女,替哥哥还债!“我哥治病那几年,很多亲戚朋友都帮过我们,这都是良心钱,一定得还给人家,咱不能赖账,要不对不起人家。”李瑞德说。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哥债弟还,宅心仁厚。李瑞德把哥哥借的钱都记到了一张纸上,这些年来,每还清一项,就在后面打上钩,欠款大到一万五千元,小到一两千元。虽然有的亲友看李瑞德实在偿还困难,表示不用再给,有的甚至送了几次才收下,但他还是一分不落地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在李瑞德最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政府为他家办理了低保,确保基本生活无忧。同时,西小吴村为他提供了公益岗位,靠着这些收入和农田的收入,李瑞德一边还债,一边照顾母亲和侄子侄女。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热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物资、资助孩子上学、提供心理辅导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侄女李可参加了高考,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并被录取。拿着录取通知书,李瑞德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终于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孩子们如他所愿,从这个穷苦的家庭走了出去,自己也对得起哥哥,将他的孩子培养成材了!
  除了照顾侄女、侄子以外,李瑞德的母亲年迈,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各种疾病逐渐缠身,加上患有精神疾病,经常一发病就不吃饭、不喝水,幸好有李瑞德守在身边,及时送到医院。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李瑞德用无微不至的守护践行着孝道,纵使自己两鬓斑白,一双黑布鞋裹满了泥土,也要把母亲拾掇得干干净净,把小院子打扫得井井有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有人问起还债的经历,李瑞德总是用这句话当开头。他的家庭或许不幸,经济困难,身体残疾,但面对哥哥病逝留下的欠款,他毫不犹豫选择担当,彰显了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和孝道,传递社会正能量,温暖人心。2022年他被评为“山东好人”,2023年获评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24年11月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