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视觉

两个甲子看胶济

(二)潍坊——文化遗产在这里活化

2024-11-24 作者: 陆金星 孙京涛 来源: 大众日报
  在坊子站东侧,铁轨上的内燃机火车头正在作业。
  坊子炭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上游蒸汽机车头。
  潍坊市城市规划艺术馆内的坊茨小镇模型。
  岞山站的老水塔上清晰可见的弹孔。
  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内,潍坊本地企业家刘爱福在这里经营了一家葡萄酒文化公司。
  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内,来自山西的赵慧在这里经营户外用品。
  夜色下的潍坊北站。
  相关报道请扫二维码
□记者 陆金星 任小杰 孙京涛 报道
  在潍坊坊子站东道口,55岁的道口工李师傅坚守岗位已超30年。他每日放下禁行杆,目送列车通过,守护着这条串联起城市厚重历史的老胶济铁路。这条铁路线自南向北连起坊子炭矿、坊子坊茨、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潍柴老厂区、南大营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它们见证着潍坊在炭矿业、商埠文化、烟草文化、重工业及仓储物流业等领域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潍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优势。
  今年2月1日至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潍坊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展开现场评估。专家们深入胶济铁路沿线,对这五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细致踏勘,其丰富且极具原真性、代表性、典型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与浓厚兴趣。
  坊子炭矿历史文化街区,拥有117年开采史,横跨三个世纪,留存9处德日建筑群,坊子竖井及井下千米巷道保存完好如初,诉说着我国近现代工矿业的曲折历程。坊子坊茨历史文化街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轴,呈扇形分布166处百年德日建筑,涵盖各类建筑形式,见证此地昔日“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商埠繁华盛景。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已建成1532文化产业园,完整的历史街巷与站场格局,加之保留完整的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列强在华烟草加工建筑体系,见证了廿里堡从平凡乡镇崛起为山东烟叶集散中心的传奇过往,极具研究近现代工业与地方历史发展的价值。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自1946年威海建厂,1953年迁至潍坊后,始终保留着建国初期格局,厂房车间、机器管道等建筑遗存弥漫着浓郁工业气息,是潍坊工业文化核心所在,更是新中国重工业发展历程的有力见证者。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潍坊火车站东侧,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与11处历史建筑,此地从清朝中期兵营驻地到潍县战役旧址,再到现代物流发展见证地,其铁路场站与工业物资库房风貌依旧,彰显潍坊物流文化、铁路文化与军事文化的融合发展。
  坊子炭矿打造工业遗迹深度游线路,结合科普教育,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炭矿开采历史;坊茨小镇大力发展影视板块,截至10月底,小镇接待游客量超120万人次。“跟着影视来旅行”,让小镇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年轻人的聚集地,引入音乐、露营、摄影等活力产业……潍坊正积极活化这些文化遗产。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让每处街区迸发不同的活力。
  潍坊以胶济线文化遗产为基石,正精心雕琢历史文化名城的崭新形象,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潍坊有望成为展示近现代工业文明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让人们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魅力与文化活力,续写胶济铁路沿线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陆金星 任小杰 孙京涛 报道
  在潍坊坊子站东道口,55岁的道口工李师傅坚守岗位已超30年。他每日放下禁行杆,目送列车通过,守护着这条串联起城市厚重历史的老胶济铁路。这条铁路线自南向北连起坊子炭矿、坊子坊茨、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潍柴老厂区、南大营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它们见证着潍坊在炭矿业、商埠文化、烟草文化、重工业及仓储物流业等领域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潍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优势。
  今年2月1日至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潍坊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展开现场评估。专家们深入胶济铁路沿线,对这五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细致踏勘,其丰富且极具原真性、代表性、典型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与浓厚兴趣。
  坊子炭矿历史文化街区,拥有117年开采史,横跨三个世纪,留存9处德日建筑群,坊子竖井及井下千米巷道保存完好如初,诉说着我国近现代工矿业的曲折历程。坊子坊茨历史文化街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轴,呈扇形分布166处百年德日建筑,涵盖各类建筑形式,见证此地昔日“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商埠繁华盛景。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已建成1532文化产业园,完整的历史街巷与站场格局,加之保留完整的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列强在华烟草加工建筑体系,见证了廿里堡从平凡乡镇崛起为山东烟叶集散中心的传奇过往,极具研究近现代工业与地方历史发展的价值。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自1946年威海建厂,1953年迁至潍坊后,始终保留着建国初期格局,厂房车间、机器管道等建筑遗存弥漫着浓郁工业气息,是潍坊工业文化核心所在,更是新中国重工业发展历程的有力见证者。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潍坊火车站东侧,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与11处历史建筑,此地从清朝中期兵营驻地到潍县战役旧址,再到现代物流发展见证地,其铁路场站与工业物资库房风貌依旧,彰显潍坊物流文化、铁路文化与军事文化的融合发展。
  坊子炭矿打造工业遗迹深度游线路,结合科普教育,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炭矿开采历史;坊茨小镇大力发展影视板块,截至10月底,小镇接待游客量超120万人次。“跟着影视来旅行”,让小镇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年轻人的聚集地,引入音乐、露营、摄影等活力产业……潍坊正积极活化这些文化遗产。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让每处街区迸发不同的活力。
  潍坊以胶济线文化遗产为基石,正精心雕琢历史文化名城的崭新形象,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潍坊有望成为展示近现代工业文明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让人们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魅力与文化活力,续写胶济铁路沿线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