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东高庄:红色故事有了新讲法
2024-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郭玥辰 报道
本报沂南讯 几扇旧木窗与书籍嵌入墙壁,属于抗大一分校的旗子、煤油灯等物品也摆在旁边。昏黄的灯光亮起,从这些老物件上划过,最终打到桌面上,三位演员准备就绪,播放着故事的屏幕亮起,《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便开始演出。对以东高庄为核心的孙祖镇东高庄红色片区而言,如今用沉浸文献展演的方式再次讲起红色故事,不单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也是为了打造一个红色沂蒙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这个片区最大的优势就是红色资源丰富,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抗大一分校旧址、徐向前元帅故居,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跟着共产党走》著名革命歌曲诞生地,因此我们的提升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效应。我们聘请了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韩生团队,以抗大一分校在东高庄为题材,创作了沉浸式村庄展演,实现了‘村庄就是剧场、群众就是演员’的效果。”孙祖镇镇长刘长芝介绍。
东高庄红色文化开发项目依托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一首歌曲的诞生,两个百年的跨越”为主题,在故事现场讲述历史和当下故事,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新的历史命题。该项目包括沉浸文献剧场、专题展陈、文献数据库、主题研学基地、旅游目的地建设等综合功能和复合形态。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跟着共产党走陈列馆、红色教育中心、沂蒙长歌、红山学院等红色产业项目,开展安置区、村庄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期主要建设六工六坊、高端民宿等。该项目由原来的旧村拆除后建设,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其中,体验区由当地群众组建的文艺合作社与景区和表演团队合作,全面参与沉浸式村庄演出。研学、民宿、商业街等文旅融合产业也在快马加鞭推进中,这些产业可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也将成为片区的主导产业。
红色故事有了“新讲法”,村民的生活也有了新打算。“赶紧回家收拾家伙什,我那摊煎饼的手艺看来又能派上用场了,等村里开始规划,我得第一个报名,把红嫂小吃摊开起来。”62岁的村民吴玉芹有些激动,“你看,现在的东高庄还是东高庄吗?变化太大了,小破房子没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也没了,广场和楼房,咱东高庄一样不缺,关键是村里有了产业,俺们过日子都更有奔头了。”
本报沂南讯 几扇旧木窗与书籍嵌入墙壁,属于抗大一分校的旗子、煤油灯等物品也摆在旁边。昏黄的灯光亮起,从这些老物件上划过,最终打到桌面上,三位演员准备就绪,播放着故事的屏幕亮起,《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便开始演出。对以东高庄为核心的孙祖镇东高庄红色片区而言,如今用沉浸文献展演的方式再次讲起红色故事,不单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也是为了打造一个红色沂蒙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这个片区最大的优势就是红色资源丰富,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抗大一分校旧址、徐向前元帅故居,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跟着共产党走》著名革命歌曲诞生地,因此我们的提升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效应。我们聘请了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韩生团队,以抗大一分校在东高庄为题材,创作了沉浸式村庄展演,实现了‘村庄就是剧场、群众就是演员’的效果。”孙祖镇镇长刘长芝介绍。
东高庄红色文化开发项目依托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一首歌曲的诞生,两个百年的跨越”为主题,在故事现场讲述历史和当下故事,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新的历史命题。该项目包括沉浸文献剧场、专题展陈、文献数据库、主题研学基地、旅游目的地建设等综合功能和复合形态。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跟着共产党走陈列馆、红色教育中心、沂蒙长歌、红山学院等红色产业项目,开展安置区、村庄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期主要建设六工六坊、高端民宿等。该项目由原来的旧村拆除后建设,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其中,体验区由当地群众组建的文艺合作社与景区和表演团队合作,全面参与沉浸式村庄演出。研学、民宿、商业街等文旅融合产业也在快马加鞭推进中,这些产业可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也将成为片区的主导产业。
红色故事有了“新讲法”,村民的生活也有了新打算。“赶紧回家收拾家伙什,我那摊煎饼的手艺看来又能派上用场了,等村里开始规划,我得第一个报名,把红嫂小吃摊开起来。”62岁的村民吴玉芹有些激动,“你看,现在的东高庄还是东高庄吗?变化太大了,小破房子没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也没了,广场和楼房,咱东高庄一样不缺,关键是村里有了产业,俺们过日子都更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