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优富美”谋发展 “六个无棣”谱新篇
2024-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卢学巍 杨景成 高士东
筑梦“强优富美”新篇章,绘出“六个无棣”新精彩。近年来,无棣县按照“1+1165”工作体系,锚定推动“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以“一体两翼、多点联动、港产城融合”为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六个无棣”。2023年以来,先后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高质量、勇争先良好态势。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实业无棣”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设“实业无棣”,无棣县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打好打赢“三大战役”,以实业强带动整体强。
园区载体“全方位”提档。实施“园区提升行动”,四大园区基础配套持续完善,“一体两翼、多点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无棣经济开发区北区“两纵一横”、南区“五纵三横”道路工程主体完工。鲁北高新区海洋经济产业园基础建设全面完成,马颊河南水系工程竣工投用,增量配电全覆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新海工业园智慧园区排水工程一期全面完工,总投资65亿元的9个重大项目落户园区。东风港园区临港产业优势凸显,《滨州内河港秦口河港区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东翼”乘势而起、加快腾飞。
招商引资“全链条”发力。建立重点产业链招商“1+1+N”工作机制,“一链一图”精准出击。今年新签约、新立项项目32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过30亿元2个、过10亿元4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各1个。“北鲲计划”总投资308亿元的18个项目顺利签约。1—9月份,市外到位资金115亿元,到位资金完成率列全市第一位。
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2023年、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均为全市最多。实施“三百工程”,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项目整体投产周期平均缩短2至3个月,智慧农博城项目全市率先实现“十证联发”。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等37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创源新材料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再次刷新重大项目建设“无棣速度”。
“新质无棣”
绿色低碳塑造新优势
建设“新质无棣”,无棣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含金量更高。鑫岳化工入选全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头雁”企业,鲁北企业集团上榜2024石油和化工企业销售收入前500家榜单,华盛纺织订单供不应求,高端化工、锂电新能源、精细化工、家纺服装、电力器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海忠软管制造的国内首条耐酸软管出口马来西亚,悦翔生物成为全市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现代海洋、海工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含绿量更足。依托丰富滩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成为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县。全县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92万千瓦,占比超50%,绿电发电量占比近30%。B3地块华润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示范项目开工建设,绿色低碳比较优势日益彰显。
含新量更强。设立3000万元人才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成功举办第五届人才节无棣专场活动。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6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2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5项,2人入选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企业技术改造,8个项目被纳入工信部首批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新增5家市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数字化车间,丰香园相关案例获评全市“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十大优秀案例”。5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兴亚生物数字化质量管控经验被认定为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1—9月份,新增发明专利181件,同比增长235.2%,增幅全市第一。
“活力无棣”
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建设“活力无棣”,无棣县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综合交通构筑开放大通道。围绕构建“七横九纵一环”县域干线布局,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双十”工程,加快打造“一高铁二铁路三高速四港口八国省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津潍高铁完成投资逾21亿元,G228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完成进度均超过70%;实施大济路拓宽改建工程,打通县城至鲁北“30分钟通勤线”;实施海丰十六路西延工程,打通城区东西“大动脉”。
营商环境激活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持续擦亮“滨周到·棣一流”营商品牌。优化完善“12345+营商环境”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诉求400余件。出台《成就企业家梦想全面打赢三大战役助推“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健全惠企资金直达和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兑现各级奖补资金5200余万元。1—11月份,全县新增市场主体5111家、新开办企业1925家,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三产提升集聚城市新活力。生活性服务业提品质,无棣古城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博物馆、非遗馆全面开放,打造5A级婚姻登记中心。全省数字化加油站建设试点任务圆满完成,为省市蹚出“无棣路径”。生产性服务业扩规模,棣泰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棣洲智汇物流园、达信智汇现代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镇街商贸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智慧农博城项目提速建设,打造全国一流智慧农批市场,填补全市空白。金融服务扩面增效,丰香园成功挂牌“新三板”。
“水韵无棣”
构建现代水网新气象
建设“水韵无棣”,无棣县以“苦海盐边”的薄弱基础创造了跻身国家水网先导区的奇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扩容增储,科学蓄水。近三年累计投资超46亿元,大力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清淤行洪河道125公里,主干河道均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改建马颊河拦河闸等7处水闸,河道蓄水能力提升到9000万立方米。实施月湖水库东库区、埕口水库、三角洼水库除险加固、芦家河子水库增容等项目,水库库容3年新增6000万立方米、达到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利用量由295立方米提升至350立方米。
引疏并举,高效调水。坚持“河湖库渠”全面贯通思路,打通水系连接“最后一公里”,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实施德惠新河至明湖水库引调水工程,缓解县工业园区用水压力。先后实施11项水系连通工程,连通水系206公里,实现县内及城区水系互联互通。
城乡协同,统筹供水。坚持城乡一体化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的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5万立方米。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新建水质检测中心1处。提升水质检测设备规范化水平,县水质检测中心通过省级C级评定,全县水厂均成为省级标准化水厂,供水水质达标率100%。
“共富无棣”
提速提效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共富无棣”,无棣县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共同富裕。
农业更强。“枣乡水湾”入选全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争取省级资金4000万元。全县小麦、玉米实现大丰收。小泊头镇玉米科技小院、西小王镇棉种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海丰街道绿洲有机葡萄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资助项目。畜牧业“接二连三”发展,全县生猪、肉牛产业总产值105.7亿元。天颐康入选“全国全产业链健康肉示范基地”,无棣县获评全国畜牧业统计市场监测县、全省畜禽种业振兴优秀县。“虾贝虫藻鱼”海洋产业持续壮大,友发水产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农村更美。聚焦群众需求,开展农民丰收节等集中性和“我们的节日”等分散性文明实践活动万余场次,引导群众践行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创造新生活,有力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扎实开展镇街通信管网改造工程,弱电下地消除天空“蜘蛛网”。推动乡村地名与寄递服务深度融合,获评全省“乡村著名、邮路畅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单位。西小王示范区入选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全县累计打造省、市、县三级乡村示范区11个,获评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
农民更富。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多渠道致富农民。实施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星火”工程,整合各类资金1.58亿元,建成微工厂79处、在建30处,总面积18万平方米,实现集体增收1263万元,为农村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2414个,增加群众收入3580万元。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增速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心安无棣”
共建共享打造幸福之城
建设“心安无棣”,无棣县关注群众“心态、心声、心理”,聚焦“安身、安业、安居”,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效能评价获全市优秀第一名。接续实施清波河水系连通综合治理,排水管道施工完成,配套改建步道10公里、骑行道8公里。投资1.48亿元,实施城区排涝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全民健身中心“两馆一场”投入使用,实施人民广场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口袋体育公园3处,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之城。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创新开展理论联学工程,县直单位与基层党组织结对联学75次,举办报告会主题联学6次,实施调研联学,完成“调研无棣”专项课题研究21项,评选社科优秀成果15项,推动社科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棠棣之声”宣讲品牌引领,开展“理响一刻钟”微视频宣讲、“安大爷”科普动画宣讲、惠民企政策巡回宣讲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创新开设《和善无棣人》先进典型访谈栏目,建成“好人主题街区”3个,大力弘扬“好人文化”,目前,全县累计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山东好人榜”86人,塑起“和善无棣”群像,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施“春风行动”,举办招聘活动17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394人。基层医保工作站点达到194家,常住人口参保率突破98%。连续5年动态提高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全县特困人员实现照护全覆盖,精神障碍群体纾困脱贫工作入选“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投资5.1亿元实施六大教育基础工程。车王镇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达标率全市第一;医防融合经验获首批“健康山东行动金奖”,基层卫生工作入选全省“十大创新案例”。
“一排底线”全面守牢。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水质指数持续位居全市前列。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4类高危工艺企业“三化”改造。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贷款余额全市最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13个“棣一时间”纠纷快速调处工作站常态化运行。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无棣篇章,没有捷径可走,惟有不懈奋斗。无棣县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加快建设“六个无棣”,奋力开创“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水韵无棣 魅力多姿
倡树文明新风 共建幸福之城
实施海水淡化 实现一水多用
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海忠软管走出国门
金色的“丰”景 希望的田野
无棣古城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筑梦“强优富美”新篇章,绘出“六个无棣”新精彩。近年来,无棣县按照“1+1165”工作体系,锚定推动“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以“一体两翼、多点联动、港产城融合”为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六个无棣”。2023年以来,先后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高质量、勇争先良好态势。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实业无棣”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设“实业无棣”,无棣县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打好打赢“三大战役”,以实业强带动整体强。
园区载体“全方位”提档。实施“园区提升行动”,四大园区基础配套持续完善,“一体两翼、多点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无棣经济开发区北区“两纵一横”、南区“五纵三横”道路工程主体完工。鲁北高新区海洋经济产业园基础建设全面完成,马颊河南水系工程竣工投用,增量配电全覆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新海工业园智慧园区排水工程一期全面完工,总投资65亿元的9个重大项目落户园区。东风港园区临港产业优势凸显,《滨州内河港秦口河港区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东翼”乘势而起、加快腾飞。
招商引资“全链条”发力。建立重点产业链招商“1+1+N”工作机制,“一链一图”精准出击。今年新签约、新立项项目32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过30亿元2个、过10亿元4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各1个。“北鲲计划”总投资308亿元的18个项目顺利签约。1—9月份,市外到位资金115亿元,到位资金完成率列全市第一位。
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2023年、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均为全市最多。实施“三百工程”,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项目整体投产周期平均缩短2至3个月,智慧农博城项目全市率先实现“十证联发”。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等37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创源新材料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再次刷新重大项目建设“无棣速度”。
“新质无棣”
绿色低碳塑造新优势
建设“新质无棣”,无棣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含金量更高。鑫岳化工入选全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头雁”企业,鲁北企业集团上榜2024石油和化工企业销售收入前500家榜单,华盛纺织订单供不应求,高端化工、锂电新能源、精细化工、家纺服装、电力器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海忠软管制造的国内首条耐酸软管出口马来西亚,悦翔生物成为全市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现代海洋、海工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含绿量更足。依托丰富滩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成为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县。全县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92万千瓦,占比超50%,绿电发电量占比近30%。B3地块华润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示范项目开工建设,绿色低碳比较优势日益彰显。
含新量更强。设立3000万元人才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成功举办第五届人才节无棣专场活动。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6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2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5项,2人入选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企业技术改造,8个项目被纳入工信部首批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新增5家市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数字化车间,丰香园相关案例获评全市“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十大优秀案例”。5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兴亚生物数字化质量管控经验被认定为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1—9月份,新增发明专利181件,同比增长235.2%,增幅全市第一。
“活力无棣”
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建设“活力无棣”,无棣县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综合交通构筑开放大通道。围绕构建“七横九纵一环”县域干线布局,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双十”工程,加快打造“一高铁二铁路三高速四港口八国省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津潍高铁完成投资逾21亿元,G228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完成进度均超过70%;实施大济路拓宽改建工程,打通县城至鲁北“30分钟通勤线”;实施海丰十六路西延工程,打通城区东西“大动脉”。
营商环境激活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持续擦亮“滨周到·棣一流”营商品牌。优化完善“12345+营商环境”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诉求400余件。出台《成就企业家梦想全面打赢三大战役助推“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健全惠企资金直达和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兑现各级奖补资金5200余万元。1—11月份,全县新增市场主体5111家、新开办企业1925家,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三产提升集聚城市新活力。生活性服务业提品质,无棣古城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博物馆、非遗馆全面开放,打造5A级婚姻登记中心。全省数字化加油站建设试点任务圆满完成,为省市蹚出“无棣路径”。生产性服务业扩规模,棣泰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棣洲智汇物流园、达信智汇现代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镇街商贸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智慧农博城项目提速建设,打造全国一流智慧农批市场,填补全市空白。金融服务扩面增效,丰香园成功挂牌“新三板”。
“水韵无棣”
构建现代水网新气象
建设“水韵无棣”,无棣县以“苦海盐边”的薄弱基础创造了跻身国家水网先导区的奇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扩容增储,科学蓄水。近三年累计投资超46亿元,大力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清淤行洪河道125公里,主干河道均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改建马颊河拦河闸等7处水闸,河道蓄水能力提升到9000万立方米。实施月湖水库东库区、埕口水库、三角洼水库除险加固、芦家河子水库增容等项目,水库库容3年新增6000万立方米、达到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利用量由295立方米提升至350立方米。
引疏并举,高效调水。坚持“河湖库渠”全面贯通思路,打通水系连接“最后一公里”,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实施德惠新河至明湖水库引调水工程,缓解县工业园区用水压力。先后实施11项水系连通工程,连通水系206公里,实现县内及城区水系互联互通。
城乡协同,统筹供水。坚持城乡一体化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的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5万立方米。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新建水质检测中心1处。提升水质检测设备规范化水平,县水质检测中心通过省级C级评定,全县水厂均成为省级标准化水厂,供水水质达标率100%。
“共富无棣”
提速提效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共富无棣”,无棣县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共同富裕。
农业更强。“枣乡水湾”入选全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争取省级资金4000万元。全县小麦、玉米实现大丰收。小泊头镇玉米科技小院、西小王镇棉种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海丰街道绿洲有机葡萄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资助项目。畜牧业“接二连三”发展,全县生猪、肉牛产业总产值105.7亿元。天颐康入选“全国全产业链健康肉示范基地”,无棣县获评全国畜牧业统计市场监测县、全省畜禽种业振兴优秀县。“虾贝虫藻鱼”海洋产业持续壮大,友发水产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农村更美。聚焦群众需求,开展农民丰收节等集中性和“我们的节日”等分散性文明实践活动万余场次,引导群众践行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创造新生活,有力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扎实开展镇街通信管网改造工程,弱电下地消除天空“蜘蛛网”。推动乡村地名与寄递服务深度融合,获评全省“乡村著名、邮路畅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单位。西小王示范区入选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全县累计打造省、市、县三级乡村示范区11个,获评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
农民更富。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多渠道致富农民。实施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星火”工程,整合各类资金1.58亿元,建成微工厂79处、在建30处,总面积18万平方米,实现集体增收1263万元,为农村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2414个,增加群众收入3580万元。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增速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心安无棣”
共建共享打造幸福之城
建设“心安无棣”,无棣县关注群众“心态、心声、心理”,聚焦“安身、安业、安居”,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效能评价获全市优秀第一名。接续实施清波河水系连通综合治理,排水管道施工完成,配套改建步道10公里、骑行道8公里。投资1.48亿元,实施城区排涝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全民健身中心“两馆一场”投入使用,实施人民广场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口袋体育公园3处,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之城。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创新开展理论联学工程,县直单位与基层党组织结对联学75次,举办报告会主题联学6次,实施调研联学,完成“调研无棣”专项课题研究21项,评选社科优秀成果15项,推动社科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棠棣之声”宣讲品牌引领,开展“理响一刻钟”微视频宣讲、“安大爷”科普动画宣讲、惠民企政策巡回宣讲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创新开设《和善无棣人》先进典型访谈栏目,建成“好人主题街区”3个,大力弘扬“好人文化”,目前,全县累计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山东好人榜”86人,塑起“和善无棣”群像,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施“春风行动”,举办招聘活动17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394人。基层医保工作站点达到194家,常住人口参保率突破98%。连续5年动态提高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全县特困人员实现照护全覆盖,精神障碍群体纾困脱贫工作入选“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投资5.1亿元实施六大教育基础工程。车王镇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达标率全市第一;医防融合经验获首批“健康山东行动金奖”,基层卫生工作入选全省“十大创新案例”。
“一排底线”全面守牢。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水质指数持续位居全市前列。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4类高危工艺企业“三化”改造。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贷款余额全市最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13个“棣一时间”纠纷快速调处工作站常态化运行。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无棣篇章,没有捷径可走,惟有不懈奋斗。无棣县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加快建设“六个无棣”,奋力开创“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水韵无棣 魅力多姿
倡树文明新风 共建幸福之城
实施海水淡化 实现一水多用
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海忠软管走出国门
金色的“丰”景 希望的田野
无棣古城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