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锐意深化改革

奋力开创滨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普
  
  滨州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深化改革,探索推行“滨州人社群众工作法”,按照“3344”工作思路,即突出三个定位、推动三个转变、坚持四化同步、实现四个更加,全力以赴保民生、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开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突出“三个定位”锚定方向
确保与中心大局“同向发力”

  突出政治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定位,切实加强系统干部职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人社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习中把准政治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
  突出人民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工作为人民这一服务定位,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站稳群众立场,将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谋划好、开展好、落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三级联动”“双联共建”“党建联盟”,搭建“活力党建平台”,让“党旗插在工地上”“党旗树在仲裁庭”“党旗飘在服务点”,畅通联系基层渠道,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向系统拓展、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社保赶大集、建立维权站、政策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创新性定位。始终牢记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锐意进取、守正创新,高质量谋划改革创新项目,扎实做好改革创新工作的提升、加强、复制和推广,用新思维凝聚新动能,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模式创造新经验,推动人社事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集成改革,举办第五届滨州人才节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成立滨州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着力打造博士后优质生态圈。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推动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结合,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实施老龄服务集成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启动实施银发经济发展与银发人力资源开发助力行动,建立老年人就业引导和保障机制。实施支持创业就业集成改革,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积极争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社保卡各类资金“一卡发放”,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保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推动“三个转变”与时俱进 确保与社会关切“同心相应”
  推动部门从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人社工作政策性、专业性较强,必须带着“跳出人社看人社”的全新思维履职作为,推动部门工作和上级中心工作同步聚合。同时,注重增强人社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紧密结合发展大局,牢牢围绕民心民意,充分考虑产业需要,实现行政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出台《服务“三大战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等文件,印发《人社领域惠企利民政策汇编》,积极开展“人社政策大讲堂”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同时,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解难题”活动,走访调研全市100家重点企业,收集企业需求196项,办结率93.4%。目前,已实现人社领域涉企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线下一次办结”,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打好打赢全市“三大战役”、推进品质滨州建设贡献了人社力量。
  推动干部从政策型向复合型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众期盼逐步提高,人社干部必须拓宽思维和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按照“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温情行政”原则,增强工作效能。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创新打造“青年研习社·人社青年行”党建品牌,先后开展乡村行——走进派驻第一书记村看基层治理,企业行——走进“冠军企业”看第一、学第一。通过活动开展,开阔青年眼界,着力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
  推动信息从收集型向加工型转变。人社部门既要做好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忠实“执行者”,也要成为研究谋划社会发展的主动“探索者”,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人社工作层次和水平。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结合全市工作重点,立足人社工作实际,在党委信息选题上下功夫,多角度寻找信息选题,多形式挖掘工作亮点,不断提升信息质量和水平。截至目前,已报送各类信息300余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社思路”“人社方案”。
坚持“四化同步”综合施策 确保与政府转型“同路前行”
  以便民化为服务主线。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必须树立“好办、易办、快办”的服务意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体验。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按照“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规范和窗口单位“二十个禁止”纪律要求,深化行风建设,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异地事项“跨省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特殊情况“上门办”。
  以社会化为工作方向。人社工作面向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凝聚社会合力。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主动对接12345政务服务热线,畅通信访、“互联网+监管”等线上平台,在政务服务大厅等服务场所设置“意见箱”“吐槽找茬窗口”等,及时收集群众、企业的意见建议。共通过各类渠道收集群众诉求16.1万个,群众答复满意度达99.9%。
  以信息化为赋能手段。大力实施“智慧人社”行动,探索推进“AI社保”,积极建设社保数字化转型全国联系点和居民养老档案管理全国试点,开发“AI社保”数字柜员应用于32个社保经办场景,经办效率提升680%以上,承办全国社保数字化转型研讨观摩活动,4次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工作成效显著。
  以系统化为集成方式。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各级人社部门联动和业务板块协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系统化集成化工作体系,聚力打造特色工作品牌。通过将就业和劳动关系工作进行联动融合,滨州市在全省率先探索“仲裁维权与就业服务牵手行动”,并成为全省唯一典型。
实现“四个更加”便民惠民 确保与群众幸福“同频共振”
  推动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86万人,公益岗上岗人数计划完成率105.84%,在滨好就业、就好业成效凸显。作为全省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创业险。承办全省第四届马兰花创业讲师培训大赛,创业服务影响力显著提升。
  构建更加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聚焦兜底线改善民生,织密扎牢社保网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9.95万,计划完成率105.84%,待遇发放同比增长10.34%,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开展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扩容提质行动,134个村参保居民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实施更加精准的助企招才引智活动。聚焦产业需求,实施人才招引行动,大力推进“三进三创”工程,举办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智选滨州”“博选滨州”系列活动,完善《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管理办法》,吸引2.5万名青年人才来滨就业创业,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滨州渤海公共实训基地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打造更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治欠保支稳步推进,建立全市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源头治理综合管控工作机制,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调解仲裁不断强化,成立全省首家速裁式女职工劳动人事争议维权工作站,开辟女职工权益维护高效便捷渠道。滨州劳动仲裁工作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上作推广发言。
  专家和企业代表揭榜仪式
  2024年2月19日,举办滨州市“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启动仪式暨博兴县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
  2024年3月8日,举办“春风送岗·情暖三八”专场招聘活动
  大学生代表上台,发出“我们在滨州等你”的邀约
  2024年2月2日上午,“社保连着你我他 真情服务到万家”现场宣传活动走进南杨大集
  2024年11月15日上午,滨州市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场宣传活动现场
  □王普
  
  滨州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深化改革,探索推行“滨州人社群众工作法”,按照“3344”工作思路,即突出三个定位、推动三个转变、坚持四化同步、实现四个更加,全力以赴保民生、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开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突出“三个定位”锚定方向
确保与中心大局“同向发力”

  突出政治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定位,切实加强系统干部职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人社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习中把准政治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
  突出人民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工作为人民这一服务定位,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站稳群众立场,将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谋划好、开展好、落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三级联动”“双联共建”“党建联盟”,搭建“活力党建平台”,让“党旗插在工地上”“党旗树在仲裁庭”“党旗飘在服务点”,畅通联系基层渠道,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向系统拓展、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社保赶大集、建立维权站、政策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创新性定位。始终牢记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锐意进取、守正创新,高质量谋划改革创新项目,扎实做好改革创新工作的提升、加强、复制和推广,用新思维凝聚新动能,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模式创造新经验,推动人社事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集成改革,举办第五届滨州人才节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成立滨州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着力打造博士后优质生态圈。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推动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结合,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实施老龄服务集成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启动实施银发经济发展与银发人力资源开发助力行动,建立老年人就业引导和保障机制。实施支持创业就业集成改革,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积极争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社保卡各类资金“一卡发放”,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保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推动“三个转变”与时俱进 确保与社会关切“同心相应”
  推动部门从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人社工作政策性、专业性较强,必须带着“跳出人社看人社”的全新思维履职作为,推动部门工作和上级中心工作同步聚合。同时,注重增强人社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紧密结合发展大局,牢牢围绕民心民意,充分考虑产业需要,实现行政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出台《服务“三大战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等文件,印发《人社领域惠企利民政策汇编》,积极开展“人社政策大讲堂”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同时,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解难题”活动,走访调研全市100家重点企业,收集企业需求196项,办结率93.4%。目前,已实现人社领域涉企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线下一次办结”,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打好打赢全市“三大战役”、推进品质滨州建设贡献了人社力量。
  推动干部从政策型向复合型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众期盼逐步提高,人社干部必须拓宽思维和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按照“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温情行政”原则,增强工作效能。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创新打造“青年研习社·人社青年行”党建品牌,先后开展乡村行——走进派驻第一书记村看基层治理,企业行——走进“冠军企业”看第一、学第一。通过活动开展,开阔青年眼界,着力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
  推动信息从收集型向加工型转变。人社部门既要做好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忠实“执行者”,也要成为研究谋划社会发展的主动“探索者”,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人社工作层次和水平。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结合全市工作重点,立足人社工作实际,在党委信息选题上下功夫,多角度寻找信息选题,多形式挖掘工作亮点,不断提升信息质量和水平。截至目前,已报送各类信息300余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社思路”“人社方案”。
坚持“四化同步”综合施策 确保与政府转型“同路前行”
  以便民化为服务主线。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必须树立“好办、易办、快办”的服务意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体验。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按照“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规范和窗口单位“二十个禁止”纪律要求,深化行风建设,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异地事项“跨省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特殊情况“上门办”。
  以社会化为工作方向。人社工作面向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凝聚社会合力。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社局主动对接12345政务服务热线,畅通信访、“互联网+监管”等线上平台,在政务服务大厅等服务场所设置“意见箱”“吐槽找茬窗口”等,及时收集群众、企业的意见建议。共通过各类渠道收集群众诉求16.1万个,群众答复满意度达99.9%。
  以信息化为赋能手段。大力实施“智慧人社”行动,探索推进“AI社保”,积极建设社保数字化转型全国联系点和居民养老档案管理全国试点,开发“AI社保”数字柜员应用于32个社保经办场景,经办效率提升680%以上,承办全国社保数字化转型研讨观摩活动,4次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工作成效显著。
  以系统化为集成方式。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各级人社部门联动和业务板块协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系统化集成化工作体系,聚力打造特色工作品牌。通过将就业和劳动关系工作进行联动融合,滨州市在全省率先探索“仲裁维权与就业服务牵手行动”,并成为全省唯一典型。
实现“四个更加”便民惠民 确保与群众幸福“同频共振”
  推动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86万人,公益岗上岗人数计划完成率105.84%,在滨好就业、就好业成效凸显。作为全省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创业险。承办全省第四届马兰花创业讲师培训大赛,创业服务影响力显著提升。
  构建更加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聚焦兜底线改善民生,织密扎牢社保网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9.95万,计划完成率105.84%,待遇发放同比增长10.34%,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开展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扩容提质行动,134个村参保居民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实施更加精准的助企招才引智活动。聚焦产业需求,实施人才招引行动,大力推进“三进三创”工程,举办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智选滨州”“博选滨州”系列活动,完善《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管理办法》,吸引2.5万名青年人才来滨就业创业,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滨州渤海公共实训基地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打造更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治欠保支稳步推进,建立全市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源头治理综合管控工作机制,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调解仲裁不断强化,成立全省首家速裁式女职工劳动人事争议维权工作站,开辟女职工权益维护高效便捷渠道。滨州劳动仲裁工作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上作推广发言。
  专家和企业代表揭榜仪式
  2024年2月19日,举办滨州市“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启动仪式暨博兴县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
  2024年3月8日,举办“春风送岗·情暖三八”专场招聘活动
  大学生代表上台,发出“我们在滨州等你”的邀约
  2024年2月2日上午,“社保连着你我他 真情服务到万家”现场宣传活动走进南杨大集
  2024年11月15日上午,滨州市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场宣传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