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子镇打好向海图强“三张牌”
2024-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韩凯 通讯员 郭明 报道
本报滨州讯 11月的第一个周末,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又来了不少买虾、露营的游客……这里正成为人们感受渔村文化、品尝美味海鲜、体验沙滩露营的好去处。
注重经略海洋,推动乡村振兴。客流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马山子镇以海洋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产业链党委+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强村公司+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发展模式,让科技、富民、文旅“三张牌”在这里打得风生水起。
打好科技牌,让“老产业”兴起来。为解决长期所面临的没有本土优质一代苗种这一难题,马山子镇全力支持辖区渤海水产有限公司引进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的全国唯一一处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实现了虾苗选育、测试、保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条生产。在品牌培育、宣传、监管上下功夫,精深加工20余种虾贝产品,打造出了“脊岭岛”“俏虾客”“滨州文蛤”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强一接二连三,集育苗、养殖、光伏渔业、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贸易物流和精细化工于一体。该镇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在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方面发展迅猛,先后斩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发明创新奖一等奖等,成功入选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打好富民牌,让“新农人”强起来。聚焦龙头带动,做大优势产业,让群众富“口袋”。围绕海产品销售,马山子镇依托渤海水产等骨干企业,建设海鲜交易市场4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5000余人次,人均增收2万元。1-9月渔业总产值4.8亿元。通过实施联村共富工程,马山子镇整合三个渔村资源成立联合强村公司,促进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全镇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80%。
全面实施“双新人才”工程,让群众富“脑袋”。依托辖区企业研发中心,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建设“鲲鹏新农人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93名,让真正懂技术、懂经营的本土专业人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打好文旅牌,让“新北海”活起来。马山子镇聚焦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文旅新业态,大胆破题,区镇村三级党组织凝聚合力,牵头举办渔港露营节、渔村文化旅游节等22场海洋文化节庆活动。今年国庆假期,吸引游客2.8万人次,同比增长70%。同时发挥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渔港经济等临海特色产业,做好文旅发展规划,布局实施海堡民宿、休闲渔业、海盐康养、农业采摘等7个旅游项目,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10月,《北海经济开发区构建区镇一体化全域(海上)旅游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入选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本报滨州讯 11月的第一个周末,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又来了不少买虾、露营的游客……这里正成为人们感受渔村文化、品尝美味海鲜、体验沙滩露营的好去处。
注重经略海洋,推动乡村振兴。客流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马山子镇以海洋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产业链党委+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强村公司+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发展模式,让科技、富民、文旅“三张牌”在这里打得风生水起。
打好科技牌,让“老产业”兴起来。为解决长期所面临的没有本土优质一代苗种这一难题,马山子镇全力支持辖区渤海水产有限公司引进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的全国唯一一处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实现了虾苗选育、测试、保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条生产。在品牌培育、宣传、监管上下功夫,精深加工20余种虾贝产品,打造出了“脊岭岛”“俏虾客”“滨州文蛤”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强一接二连三,集育苗、养殖、光伏渔业、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贸易物流和精细化工于一体。该镇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在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方面发展迅猛,先后斩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发明创新奖一等奖等,成功入选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打好富民牌,让“新农人”强起来。聚焦龙头带动,做大优势产业,让群众富“口袋”。围绕海产品销售,马山子镇依托渤海水产等骨干企业,建设海鲜交易市场4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5000余人次,人均增收2万元。1-9月渔业总产值4.8亿元。通过实施联村共富工程,马山子镇整合三个渔村资源成立联合强村公司,促进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全镇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80%。
全面实施“双新人才”工程,让群众富“脑袋”。依托辖区企业研发中心,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建设“鲲鹏新农人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93名,让真正懂技术、懂经营的本土专业人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打好文旅牌,让“新北海”活起来。马山子镇聚焦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文旅新业态,大胆破题,区镇村三级党组织凝聚合力,牵头举办渔港露营节、渔村文化旅游节等22场海洋文化节庆活动。今年国庆假期,吸引游客2.8万人次,同比增长70%。同时发挥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渔港经济等临海特色产业,做好文旅发展规划,布局实施海堡民宿、休闲渔业、海盐康养、农业采摘等7个旅游项目,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10月,《北海经济开发区构建区镇一体化全域(海上)旅游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入选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