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
2024-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郑树平 林传勇 徐国鹏 报道
本报沂南讯 天气渐冷,但到沂南县进行红色旅游和开展红色研学的游客及学生却络绎不绝,呈现淡季不淡的喜人场面。“小剧非常感人,演员演得很投入,看了以后很受教育。”近日,在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观看了红嫂故事情景小剧的游客张小桐说。沂南县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沂南县红色资源丰富,县域内红色革命遗迹151处,居临沂市第一、全省第二。该县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列入全县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坚守“多点融合、多措并举、多效合一”方式,出台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用制度调动资源融合,用机制推动事业发展,用人才补齐融合短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红色场馆“三权分置”改革,是沂南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亮点之一。沂南县实行“一馆一策、分类实施”的办法,对全县红色场馆探索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等,建立事权边界清单,厘清事权边界,用红色旅游融合“大格局”谋求红色旅游产业“大发展”。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红色动能得到充分释放。现在,红色场馆、革命纪念地利用率同比提高到85%以上,今年以来共接待各类人群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
该县融合全县红色资源要素,打破了全县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各自为战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对外宣传推介和市场运营中打出了“组合拳”。以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战邮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纪念地等红色文化线为脉络,结合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北寨汉墓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场馆,创新设计了“踏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沂蒙之旅”“探寻诸葛故里,品鉴典藏文化之旅”等五条精品主题线路,教育培训线路设计也更加精准,研学旅游市场定位日趋合理。通过扎实做好“红色文化+”文章,红色+情景演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出国内首个沉浸式红色文献史诗情景剧《沂蒙四季·红嫂》和《妇救会》《跟着共产党走》等10多个沉浸式小院演出。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现有红色教育研学机构8家,推出红色研学产品20余种,每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00余批次,学员20余万人次。此外,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内已拍摄《沂蒙》《沂蒙六姐妹》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红色+影视产业越来越有吸引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注重红色+文创产品,将红色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创作了《沂蒙红嫂》等系列红色文创产品;建设“红嫂体验馆”,实景展示烙支前煎饼、纳军鞋、唱红歌等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
通讯员 郑树平 林传勇 徐国鹏 报道
本报沂南讯 天气渐冷,但到沂南县进行红色旅游和开展红色研学的游客及学生却络绎不绝,呈现淡季不淡的喜人场面。“小剧非常感人,演员演得很投入,看了以后很受教育。”近日,在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观看了红嫂故事情景小剧的游客张小桐说。沂南县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沂南县红色资源丰富,县域内红色革命遗迹151处,居临沂市第一、全省第二。该县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列入全县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坚守“多点融合、多措并举、多效合一”方式,出台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用制度调动资源融合,用机制推动事业发展,用人才补齐融合短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红色场馆“三权分置”改革,是沂南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亮点之一。沂南县实行“一馆一策、分类实施”的办法,对全县红色场馆探索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等,建立事权边界清单,厘清事权边界,用红色旅游融合“大格局”谋求红色旅游产业“大发展”。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红色动能得到充分释放。现在,红色场馆、革命纪念地利用率同比提高到85%以上,今年以来共接待各类人群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
该县融合全县红色资源要素,打破了全县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各自为战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对外宣传推介和市场运营中打出了“组合拳”。以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战邮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纪念地等红色文化线为脉络,结合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北寨汉墓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场馆,创新设计了“踏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沂蒙之旅”“探寻诸葛故里,品鉴典藏文化之旅”等五条精品主题线路,教育培训线路设计也更加精准,研学旅游市场定位日趋合理。通过扎实做好“红色文化+”文章,红色+情景演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出国内首个沉浸式红色文献史诗情景剧《沂蒙四季·红嫂》和《妇救会》《跟着共产党走》等10多个沉浸式小院演出。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现有红色教育研学机构8家,推出红色研学产品20余种,每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00余批次,学员20余万人次。此外,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内已拍摄《沂蒙》《沂蒙六姐妹》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红色+影视产业越来越有吸引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注重红色+文创产品,将红色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创作了《沂蒙红嫂》等系列红色文创产品;建设“红嫂体验馆”,实景展示烙支前煎饼、纳军鞋、唱红歌等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