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办政策性普惠保险业务

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筑牢民生风险保障网

2024-11-13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银龄安康保险受益人宋大娘(中)对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实习生 龙女

  “病人卧床久了,我们要定期帮他翻动一下,以免发生褥疮。”在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长护险受益人王济生的家中,医护人员茅广超正为病人测量血压、按摩四肢和翻身。这样细致的护理,每周都会重复一次。
  八年前,王济生突发脑出血瘫痪,长期卧床。他的子女都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伴一人,如何长期照护病人,成为困扰这个家的难题。王济生的老伴说:“自从享受了长护险政策,医生和护士每个礼拜都来,照顾得很好。”
  这是临沂市长护险服务试点的一个缩影。2023年7月,临沭县启动居民长护保险省级试点,由中国人寿临沭县支公司负责具体承办,截至目前,累计申请2493人,评估公示通过1900人,资金支出合计854万元。
  保险起于民、兴于民,亦要造福于民。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坚持“保险为民”初心使命,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承办政策性普惠保险业务,大力推进系列利民惠民保险业务,围绕民之所盼,不断拓展普惠保险服务的深度广度。
护航失能人员
服务每个环节

  夜色里,临沭县长护险培训基地仍旧灯火通明。在长护专区走廊两侧,护士们正在夜间巡查护理病房情况。
  “长护专区可以给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细致的照护、专业的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疏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负担。”培训基地的马站长介绍。目前,入住该机构护理的失能人员共有20名,居民长护险护理费用统筹支付70%,极大地减轻了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
  走进理论培训教室,投影屏幕上正播放着学员们的学习日常,可容纳70人的教室里一到培训日就坐满了学生,这种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了10期。实操教室内,医护人员向记者演示失能人员翻身及压疮护理流程,目前基地已培训护理员130余名。这些护理员一部分在机构内从事护理工作,一部分输送到各个养老机构,有效缓解了临沭县养护机构人员不足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以积极主动的态势,把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经济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长护险落地以来,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参与东营、济宁、临沂等10余个市的长护险服务工作,覆盖全省710余万参保人,发挥机构网点、队伍及专业等方面优势,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爱银龄老人
坚持保险为民

  “多亏买了这个银龄安康保险。”蒙阴县保险受益人宋大娘说。今年8月份,宋大娘因为骨折而不得不住院治疗,现在已经可以正常行走。
  “我们蒙阴县是蜜桃之乡,大约90%的常住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在接到的理赔中常有劳动过程中意外受伤的情况。”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经理助理刘艳介绍。据宋大娘的儿媳说,她一直为家中老人选择银龄安康保险,本次宋大娘发生意外伤害后,中国人寿迅速反应,在上报当天就完成了审核、理赔,理赔比例占总花费的40%。
  在整个蒙阴县,自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参保银龄安康超过80.5万人次,为老年群体提供超过615.02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超过2.77万人次。今年9月底,蒙阴县银龄安康参保人数实现4.6万人,提供35.14亿元风险保障。
补充工伤保险
守护工作生活

  蒙阴县就业人口超7万人,灵活就业人员1万余人,将国家工伤保险制度保障之外的所有非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就业形态下的人员全部纳入补充工伤保险范畴成为当务之急。
  蒙阴县人社局与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迅速联动、积极探索,今年8月15日,为蒙阴县盈捷物流公司11名大货车司机投保补充工伤保险,开出全市补充工伤保险业务“第一单”。
  自9月底至今,补充工伤保险培训宣传活动在各乡镇街区、各行业协会及商会如火如荼开展起来。9月25日,蒙阴县人社局协调县民政局、县工商联、县社会工作部,组织部分行业协会及各镇街商会召开补充工伤保险政策解读会,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对补充工伤保险的政策支持、企业需求、保障方案进行了解读分析。10月10日,蒙阴县人社局联合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到县经济开发区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培训宣传,参会企业62家。
  截至目前,蒙阴县已承保补充工伤保险10余家企业,已生效保费10余万元,承保人数100余人。此后,中国人寿将与蒙阴县人社局继续加强数据动态管理和分析应用,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政策解读,将补充工伤保险全面铺开。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实习生 龙女

  “病人卧床久了,我们要定期帮他翻动一下,以免发生褥疮。”在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长护险受益人王济生的家中,医护人员茅广超正为病人测量血压、按摩四肢和翻身。这样细致的护理,每周都会重复一次。
  八年前,王济生突发脑出血瘫痪,长期卧床。他的子女都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伴一人,如何长期照护病人,成为困扰这个家的难题。王济生的老伴说:“自从享受了长护险政策,医生和护士每个礼拜都来,照顾得很好。”
  这是临沂市长护险服务试点的一个缩影。2023年7月,临沭县启动居民长护保险省级试点,由中国人寿临沭县支公司负责具体承办,截至目前,累计申请2493人,评估公示通过1900人,资金支出合计854万元。
  保险起于民、兴于民,亦要造福于民。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坚持“保险为民”初心使命,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承办政策性普惠保险业务,大力推进系列利民惠民保险业务,围绕民之所盼,不断拓展普惠保险服务的深度广度。
护航失能人员
服务每个环节

  夜色里,临沭县长护险培训基地仍旧灯火通明。在长护专区走廊两侧,护士们正在夜间巡查护理病房情况。
  “长护专区可以给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细致的照护、专业的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疏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负担。”培训基地的马站长介绍。目前,入住该机构护理的失能人员共有20名,居民长护险护理费用统筹支付70%,极大地减轻了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
  走进理论培训教室,投影屏幕上正播放着学员们的学习日常,可容纳70人的教室里一到培训日就坐满了学生,这种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了10期。实操教室内,医护人员向记者演示失能人员翻身及压疮护理流程,目前基地已培训护理员130余名。这些护理员一部分在机构内从事护理工作,一部分输送到各个养老机构,有效缓解了临沭县养护机构人员不足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以积极主动的态势,把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经济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长护险落地以来,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参与东营、济宁、临沂等10余个市的长护险服务工作,覆盖全省710余万参保人,发挥机构网点、队伍及专业等方面优势,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爱银龄老人
坚持保险为民

  “多亏买了这个银龄安康保险。”蒙阴县保险受益人宋大娘说。今年8月份,宋大娘因为骨折而不得不住院治疗,现在已经可以正常行走。
  “我们蒙阴县是蜜桃之乡,大约90%的常住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在接到的理赔中常有劳动过程中意外受伤的情况。”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经理助理刘艳介绍。据宋大娘的儿媳说,她一直为家中老人选择银龄安康保险,本次宋大娘发生意外伤害后,中国人寿迅速反应,在上报当天就完成了审核、理赔,理赔比例占总花费的40%。
  在整个蒙阴县,自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参保银龄安康超过80.5万人次,为老年群体提供超过615.02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超过2.77万人次。今年9月底,蒙阴县银龄安康参保人数实现4.6万人,提供35.14亿元风险保障。
补充工伤保险
守护工作生活

  蒙阴县就业人口超7万人,灵活就业人员1万余人,将国家工伤保险制度保障之外的所有非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就业形态下的人员全部纳入补充工伤保险范畴成为当务之急。
  蒙阴县人社局与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迅速联动、积极探索,今年8月15日,为蒙阴县盈捷物流公司11名大货车司机投保补充工伤保险,开出全市补充工伤保险业务“第一单”。
  自9月底至今,补充工伤保险培训宣传活动在各乡镇街区、各行业协会及商会如火如荼开展起来。9月25日,蒙阴县人社局协调县民政局、县工商联、县社会工作部,组织部分行业协会及各镇街商会召开补充工伤保险政策解读会,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对补充工伤保险的政策支持、企业需求、保障方案进行了解读分析。10月10日,蒙阴县人社局联合中国人寿蒙阴县支公司,到县经济开发区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培训宣传,参会企业62家。
  截至目前,蒙阴县已承保补充工伤保险10余家企业,已生效保费10余万元,承保人数100余人。此后,中国人寿将与蒙阴县人社局继续加强数据动态管理和分析应用,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政策解读,将补充工伤保险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