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推动拥军优属成为全社会风尚
2024-1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晓
“多亏了这笔贷款,不仅民宿开起来了,还减轻了负担,增加了创业信心!”退役军人、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乡涧一宿主理人周国栋回想起当时收到20万元贷款时的情景,依然激动。
在外打拼多年的周国栋,今年回老家创业,将自家闲置20多年的老房子改成民宿,但在建设过程中费用严重超出预算。在一次走访中,同是退役军人的曲家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刚了解到周国栋遇到的难题,建议其办理退役军人初创贷款,并第一时间联系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协助完成资格审核。最终,银行为周国栋发放了为期3年的20万元创业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今年7月,乡涧一宿开门纳客,深受游客欢迎。
这是崂山区开展“退役军人联系退役军人”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联系主体包括村“两委”成员、党员、创办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等人员中的退役军人,联系对象包括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中的退役军人,1名退役军人联系3至4名退役军人,通过结对子帮扶,开展政策宣讲、纾困解难等工作。
今年以来,崂山区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山海同梦 鱼水情深”工作品牌建设,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尊崇军人、崇尚荣誉、拥军优属成为全社会风尚。
崂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清林介绍,崂山区构建区、街道、管区、社区(村)“四级联动”体系,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23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配备89名专职工作人员,实现“一站式”服务保障。探索“荣军”协同模式,在5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特色“荣军街”,鼓励带动324家企业、商户加入“荣军联盟”,建立“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退役军人返乡和安置创业等提供无缝衔接式服务。
崂山区搭建政府、社会组织和拥军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军创企业拥军支前信息库,连续5年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现重点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全覆盖。今年以来,为979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796万元。组建“戎创崂山”军创企业联盟,开发“荣军岗”就业创业平台,开通随军家属就业等服务绿色通道,组织定向岗位招聘活动,并为全区现役军人家庭建档立卡,做好经常性联系服务工作。
崂山区创设新机制,营造好氛围,积极推动军地同心双向奔赴。崂山区深化军地协作,依托军地联席会议,认真落实军地双清单制度,全区投入资金1.2亿元推进“军地互办实事”的办理及其他拥军事务服务保障,协调解决海岛部队海水淡化设备大修、市政配套管线接入和营区环境道路整治整修等实事难事40件。组织352名军政优秀退役军人成立志愿服务队,组织2000余人建立42支特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辖区内近百次训练保障任务。中韩街道办事处“圆航·兵心行”志愿服务队获评全省最佳“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
崂山区倾力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拥军文化、国防教育和市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双拥主题公园,获评党史学习教育省级示范点。在崂山路沿线打造具有双拥特色文化元素的双拥大道,并在沙子口商业街打造全区首个具有拥军特色氛围的“荣军一条街”,积极倡导沿街商户加入荣军联盟队伍。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文化双拥工作,组织军校共建活动和文化进军营活动,开展“军营开放日”和“宣扬雷锋精神,助力萌娃成长”主题共建活动等,为政府部门、大中小学师生组织开展军训2万余人次,推动双拥文化和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多亏了这笔贷款,不仅民宿开起来了,还减轻了负担,增加了创业信心!”退役军人、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乡涧一宿主理人周国栋回想起当时收到20万元贷款时的情景,依然激动。
在外打拼多年的周国栋,今年回老家创业,将自家闲置20多年的老房子改成民宿,但在建设过程中费用严重超出预算。在一次走访中,同是退役军人的曲家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刚了解到周国栋遇到的难题,建议其办理退役军人初创贷款,并第一时间联系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协助完成资格审核。最终,银行为周国栋发放了为期3年的20万元创业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今年7月,乡涧一宿开门纳客,深受游客欢迎。
这是崂山区开展“退役军人联系退役军人”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联系主体包括村“两委”成员、党员、创办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等人员中的退役军人,联系对象包括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中的退役军人,1名退役军人联系3至4名退役军人,通过结对子帮扶,开展政策宣讲、纾困解难等工作。
今年以来,崂山区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山海同梦 鱼水情深”工作品牌建设,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尊崇军人、崇尚荣誉、拥军优属成为全社会风尚。
崂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清林介绍,崂山区构建区、街道、管区、社区(村)“四级联动”体系,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23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配备89名专职工作人员,实现“一站式”服务保障。探索“荣军”协同模式,在5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特色“荣军街”,鼓励带动324家企业、商户加入“荣军联盟”,建立“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退役军人返乡和安置创业等提供无缝衔接式服务。
崂山区搭建政府、社会组织和拥军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军创企业拥军支前信息库,连续5年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现重点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全覆盖。今年以来,为979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796万元。组建“戎创崂山”军创企业联盟,开发“荣军岗”就业创业平台,开通随军家属就业等服务绿色通道,组织定向岗位招聘活动,并为全区现役军人家庭建档立卡,做好经常性联系服务工作。
崂山区创设新机制,营造好氛围,积极推动军地同心双向奔赴。崂山区深化军地协作,依托军地联席会议,认真落实军地双清单制度,全区投入资金1.2亿元推进“军地互办实事”的办理及其他拥军事务服务保障,协调解决海岛部队海水淡化设备大修、市政配套管线接入和营区环境道路整治整修等实事难事40件。组织352名军政优秀退役军人成立志愿服务队,组织2000余人建立42支特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辖区内近百次训练保障任务。中韩街道办事处“圆航·兵心行”志愿服务队获评全省最佳“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
崂山区倾力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拥军文化、国防教育和市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双拥主题公园,获评党史学习教育省级示范点。在崂山路沿线打造具有双拥特色文化元素的双拥大道,并在沙子口商业街打造全区首个具有拥军特色氛围的“荣军一条街”,积极倡导沿街商户加入荣军联盟队伍。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文化双拥工作,组织军校共建活动和文化进军营活动,开展“军营开放日”和“宣扬雷锋精神,助力萌娃成长”主题共建活动等,为政府部门、大中小学师生组织开展军训2万余人次,推动双拥文化和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