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超级周末”折射活力中国加速度
2024-11-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新华社发
11月3日,2024玉溪抚仙湖半程马拉松赛举行。图为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
11月的第一个周末,是属于跑步的周末。在这个秋意正浓、寒意渐起的周末,大江南北洋溢着奔跑的激情。
据不完全统计,11月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按照赛事规模计算,参赛跑者总人数约有40万人。在城市道路上,景区步道间,人们迈开脚步,舒展笑颜,自信奔跑。
《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605.19万,4月和11月全国举办的赛事数量均超过百场。而在中国马拉松热潮最高峰的2019年,各类规模路跑赛事数量甚至超过1800场。
一年52个周末,除去不适宜举行跑步赛事的冬夏两季,数百场赛事主要分布在春季和秋季。因此,在气候舒适、景色宜人的3、4月及9、10月出现赛事扎堆的“超级周末”不足为奇。
即使有如此众多的比赛和参赛名额,一些影响力大的“头部赛事”依然一签难求。以3日鸣枪的北京马拉松为例,3万人的参赛名额,有超过18万人提交报名信息,人数创历史纪录。不少跑友戏言,“中签相当于中大奖”。
北马、杭马这样的“头部赛事”一签难求,一些规模稍小的赛事也通过凸显自身特色、丰富参赛体验,找到了吸引跑者的取胜之道,通过差异化发展的赛事供给满足多元化需求。
作为全国最北的冰雪半程马拉松赛事,“追着极光跑”中国北极·漠河冰雪半程马拉松赛2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鸣枪开赛,吸引了国内外2000余名选手参赛。
该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和迷你跑两个组别。参赛选手从黑龙江畔出发,耐着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在林海雪原间纵情奔跑;比赛途中不仅能一览北极村独特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尝到铁锅炖江鱼等地方特色补给品,感受暖心服务,留下难忘回忆。
近年来,多地体育赛事如火如荼,高水平赛事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时尚潮流。很多跑友外出参赛也不再形单影只,而是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把一个人的跑马“苦行”变成其乐融融的举家出行。各地主办方更是抓住契机,全面推进“体旅融合”,努力用赛道串联景点,把跑友留在景区。一场赛事吸引游客玩遍一座城,“体育流量”变成“经济增量”,马拉松赛道化身“城市会客厅”。
一场马拉松,并非42.195公里的枯燥奔跑。一个马拉松“超级周末”,也不是赛事与赛事的简单叠加。起点拱门前写满期待与憧憬的一个个面庞,完赛区域里洋溢幸福和满足的一张张笑脸,描绘出活力中国的精彩画卷,汇聚起体育强国建设道路上笃行致远的坚实跬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据不完全统计,11月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按照赛事规模计算,参赛跑者总人数约有40万人。在城市道路上,景区步道间,人们迈开脚步,舒展笑颜,自信奔跑。
《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605.19万,4月和11月全国举办的赛事数量均超过百场。而在中国马拉松热潮最高峰的2019年,各类规模路跑赛事数量甚至超过1800场。
一年52个周末,除去不适宜举行跑步赛事的冬夏两季,数百场赛事主要分布在春季和秋季。因此,在气候舒适、景色宜人的3、4月及9、10月出现赛事扎堆的“超级周末”不足为奇。
即使有如此众多的比赛和参赛名额,一些影响力大的“头部赛事”依然一签难求。以3日鸣枪的北京马拉松为例,3万人的参赛名额,有超过18万人提交报名信息,人数创历史纪录。不少跑友戏言,“中签相当于中大奖”。
北马、杭马这样的“头部赛事”一签难求,一些规模稍小的赛事也通过凸显自身特色、丰富参赛体验,找到了吸引跑者的取胜之道,通过差异化发展的赛事供给满足多元化需求。
作为全国最北的冰雪半程马拉松赛事,“追着极光跑”中国北极·漠河冰雪半程马拉松赛2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鸣枪开赛,吸引了国内外2000余名选手参赛。
该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和迷你跑两个组别。参赛选手从黑龙江畔出发,耐着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在林海雪原间纵情奔跑;比赛途中不仅能一览北极村独特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尝到铁锅炖江鱼等地方特色补给品,感受暖心服务,留下难忘回忆。
近年来,多地体育赛事如火如荼,高水平赛事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时尚潮流。很多跑友外出参赛也不再形单影只,而是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把一个人的跑马“苦行”变成其乐融融的举家出行。各地主办方更是抓住契机,全面推进“体旅融合”,努力用赛道串联景点,把跑友留在景区。一场赛事吸引游客玩遍一座城,“体育流量”变成“经济增量”,马拉松赛道化身“城市会客厅”。
一场马拉松,并非42.195公里的枯燥奔跑。一个马拉松“超级周末”,也不是赛事与赛事的简单叠加。起点拱门前写满期待与憧憬的一个个面庞,完赛区域里洋溢幸福和满足的一张张笑脸,描绘出活力中国的精彩画卷,汇聚起体育强国建设道路上笃行致远的坚实跬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