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市新增社区慈善基金212只,开展小微项目150余个

让家门口的慈善人人触手可及

2024-10-16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佩丽

  10月12日,走进烟台塔山社区红色小院内,慈善超市的“老顾客”络绎不绝。
  “烧中饭的时候,家里米和油罐子都见底了,这个超市离家近,柴米油盐这些都有卖,还比外面店里卖得便宜,质量又好,来这里买东西像在淘宝贝一样。”张桂英是塔山社区的居民,自打今年5月慈善超市开业以来,闲来无事她就会来超市逛一圈,对她来说,这里不仅物美价廉,在购物的同时还能献出一份爱心,很有意义。“老牟,再给我拿两桶油吧,咱们慈善超市的油又便宜又好,以后就在咱社区买了。”
  “作为烟台市首家新型慈善超市,我们建立起社区党委领办、社区社会组织运营、爱心企业捐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公益慈善超市’模式,探索将运营收益持续注入社区基金,盘活社会资源,破解老旧小区物业治理难题。”塔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妍介绍。
  这是烟台市推进社区基金、发展社区慈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的烟台,积极推进慈善从“小众化”到“大众化”转变,以“全民慈善·共享善治”为理念,以社区为主阵地,积极强化慈善氛围营造,努力让慈善走进群众生活,让“家门口”的慈善人人触手可及。
  “慈善是城市的底色,慈善救助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推动公益慈善向基层延伸下沉,在中心城区筛选部分社区、街道作为慈善社区、慈善镇街进行试点,通过孵化社区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建立社区慈善超市、丰富社区慈善文化等方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慈善共同体。”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
  据统计,今年以来,烟台市新增慈善组织24家、较去年增长64%,创设市文化中心广场、芝罘区塔山小院等慈善空间20多处,新增社区慈善基金212只、较去年增长163%,募集资金1200万元,开展小微项目150余个,惠及20万余人次。
  为进一步壮大社区慈善“主力军”,烟台市还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场地支持、培育孵化、人员培训等服务,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6万个。各级通过多形式的公益创投活动,引导其在融入社区慈善上超前服务、主动作为。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社社联合”,已开展社区慈善活动2600余场次,涌现出“六”网守护、“共筑同心”、“莲心陪诊”“合家懿站”等社区慈善品牌。
  前不久,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配套制发加快慈善文化建设营造慈善氛围,开展慈善文化“六进”活动、慈善项目提质行动等文件,系统化推动公益慈善城市建设。
  “我们还加强与驻烟高校合作,先后与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慈善培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已联合驻烟高校在社区设立‘社区学院’‘校社共同体’等进行结对共建、双向赋能。去年以来,依托驻烟高校已培训慈善工作人员4600人次,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居民等3.2万人次,有效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徐忠介绍。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佩丽

  10月12日,走进烟台塔山社区红色小院内,慈善超市的“老顾客”络绎不绝。
  “烧中饭的时候,家里米和油罐子都见底了,这个超市离家近,柴米油盐这些都有卖,还比外面店里卖得便宜,质量又好,来这里买东西像在淘宝贝一样。”张桂英是塔山社区的居民,自打今年5月慈善超市开业以来,闲来无事她就会来超市逛一圈,对她来说,这里不仅物美价廉,在购物的同时还能献出一份爱心,很有意义。“老牟,再给我拿两桶油吧,咱们慈善超市的油又便宜又好,以后就在咱社区买了。”
  “作为烟台市首家新型慈善超市,我们建立起社区党委领办、社区社会组织运营、爱心企业捐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公益慈善超市’模式,探索将运营收益持续注入社区基金,盘活社会资源,破解老旧小区物业治理难题。”塔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妍介绍。
  这是烟台市推进社区基金、发展社区慈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的烟台,积极推进慈善从“小众化”到“大众化”转变,以“全民慈善·共享善治”为理念,以社区为主阵地,积极强化慈善氛围营造,努力让慈善走进群众生活,让“家门口”的慈善人人触手可及。
  “慈善是城市的底色,慈善救助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推动公益慈善向基层延伸下沉,在中心城区筛选部分社区、街道作为慈善社区、慈善镇街进行试点,通过孵化社区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建立社区慈善超市、丰富社区慈善文化等方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慈善共同体。”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
  据统计,今年以来,烟台市新增慈善组织24家、较去年增长64%,创设市文化中心广场、芝罘区塔山小院等慈善空间20多处,新增社区慈善基金212只、较去年增长163%,募集资金1200万元,开展小微项目150余个,惠及20万余人次。
  为进一步壮大社区慈善“主力军”,烟台市还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场地支持、培育孵化、人员培训等服务,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6万个。各级通过多形式的公益创投活动,引导其在融入社区慈善上超前服务、主动作为。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社社联合”,已开展社区慈善活动2600余场次,涌现出“六”网守护、“共筑同心”、“莲心陪诊”“合家懿站”等社区慈善品牌。
  前不久,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配套制发加快慈善文化建设营造慈善氛围,开展慈善文化“六进”活动、慈善项目提质行动等文件,系统化推动公益慈善城市建设。
  “我们还加强与驻烟高校合作,先后与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慈善培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已联合驻烟高校在社区设立‘社区学院’‘校社共同体’等进行结对共建、双向赋能。去年以来,依托驻烟高校已培训慈善工作人员4600人次,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居民等3.2万人次,有效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徐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