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的起点描绘新画卷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蝶变”之路

2024-10-16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郭玉环 李媛 葛均辉
  
  从山东省煤矿总医院,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再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19年风雨兼程,从举目荒芜中起步,在举步维艰中奋斗,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大到优的蝶变。
  这是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个科室、35张病床起步,近20年间,耳鼻喉学科已发展为21个科室、400张床位,而今的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成为行业医院成功转型的典型。
  19载开拓创新,从百废待兴到享誉国内外,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蝶变”的背后,是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党建凝心聚力,勇毅笃行,充分发挥专科专病特色优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
曾经的小科室蜚声国内外——
精神文化引领
让规划蓝图成为现实图景

  “当初来到这里,是为追求一个更好的干事创业的平台,将学科做大做强。”在医院党委书记徐伟娓娓道来的回忆中,满含着的是一位医者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也是一位医院带头人的责任和担当,而最初的蓝图规划,也在其一步步的执行中变成了现实图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山东省煤矿总医院。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作为行业医院,其原有的技术和服务无法赢得群众满意,运营难以为继。2005年,省委、省政府推动山东省立医院托管该院,山东省立医院原耳鼻喉科进驻该院。
  目标明确,方能凝聚各方的智慧;路径清晰,就能激发奔跑的力量。聚焦“把学科做大做强”的目标梦想,聚力“如何把学科做大做强”的现实问题,以时任科主任王海波为首的一众初创人员,为未来绘制蓝图——
  “建设一所高水平专科医院,为全省医院改革探索路径。”围绕这个目标,带着对专业的热情与责任,初创团队坚定决心,主动请缨上阵,撸起袖子“开干”!
  他们将耳鼻喉三个专业划好跑道,遵循专业发展趋势,走专科专病道路。在近20年的奋进求索中,他们的步履愈加坚定,谋划更加长远,最终形成了省二院独特的“专科专病”模式,并以此筑就了耳鼻喉学科蝶变之路。
  抓好顶层设计,抓实专业细分,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耳鼻喉三级学科及四级学科建设,先后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细分为耳外科、耳内科、头颈外科、结构性鼻病科、眩晕疾病科、听觉植入科、咽喉科、嗓音疾病科等21个专业学科,全面引领专科建设发展。
  伴随着学科的专业化、精细化,一幅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全景图全面铺展:
  加大力度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引育并举,夯实学科细分成功之本;
  精耕细研推进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狠抓基础研究,协同配合,实现临床科研双轮驱动;
  抓好学术交流,多维联动,助推耳鼻喉诊疗水平同质化;
  ……
  十几年谋篇布局,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干事创业氛围逐渐形成。
  十几年开拓奋进,医院带头人果敢扛起发展重任,始终坚持奋斗在一线。医院老领导、老专家“退休不褪色”,一如往常看门诊、带学生、做科研、把方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好作风不断发扬,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敢于拼搏的优秀人才。
  初创团队带头人的示范引领,让每个专业都力求把每一种疾病都研究到最深入、最极致,医学创新的脚步快速有力,推动学科发展开启加速度,跃上新台阶。
  近20年间,在人才集聚效应下,一批批耳鼻喉学科带头人、专业团队扎根临床,专注科研,一次次打破技术成规实现医疗技术突破,一次次挑战高难度手术守护患者健康,一项项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逐步做到行业顶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建设高水平专科医院的目标已实现,医院耳鼻喉专业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山东省耳鼻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一批泰山学者、医学领军人才、齐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汇聚,一批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成功落户……
  而今,在敢为人先、奋斗拼搏的精神引领下,在前瞻的顶层设计中,医院蹚出了改革发展、快速蝶变的“省二院路径”,发展驶入快车道: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临床科室,发展成为耳鼻喉学科国内外知名、综合专业特色鲜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
  “行业顶尖,皆因精神文化引领。求是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文化,是医院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明介绍,多年来,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带头表率垂范,埋头创新实干,登技术高峰,做顶尖人才,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耳鼻喉大专科聚力领航——
综合专业多点突破
医学新高地“山高峰显”

  9月13日上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头颈外科高端医学门诊。头颈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徐伟和多学科专家一起,为一位老年患者进行会诊。
  头颈外科多见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不乏罹患疑难重症者,很多患者笑称:“见到徐书记坐诊就心安,自己能多活几年。”多年来,徐伟坚持门诊、患者随访与复诊,经其做过手术后,很多患者的家属也都习惯找他看病,形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他被患者称为“全家的健康守护人”。
  为了这份信任和重托,已成为国之名医、山东省鲁卫工匠的徐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临床治疗方面总结出一份份医疗指南,建立起一套严格、精准的患者随诊制度,随诊率达到100%,将诊疗技术、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更好地对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仅是徐伟领衔的头颈外科,在这里,“走入耳鼻喉各个科,每个科都有全国最好的专家”的业界高度,带给患者就医便利的同时,也给了患者足够的安全感。
  这正是省二院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源于顶层设计的前瞻,更源于“用最先进的技术、理念、服务和医疗发展成果竭诚为患者服务”的办院理念。
  “医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徐伟介绍,医院以“专科专病”引领综合学科全面发展,专科做大做强,综合做精做细,旨在打造有高山又有高峰的医学新高地。
  作为医院的“拳头专业”和行业“领跑者”,耳鼻喉专业始终在第一梯队队列中领航“奔跑”——
  尤其是在聋病防治、眩晕疾病、耳神经与侧颅底外科、耳显微外科与人工耳蜗植入、鼻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甲状腺与嗓音疾病诊治、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高飞。从省立医院原耳鼻喉科进驻起,一代初创人员对事业的忠诚热爱,就深深地感染了麻醉、护理等人员,示范带动了相关科室发展。从那时起,医院就对手术麻醉科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麻醉师和护士通过阅读手术训练,对手术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了由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组成的专业细分、配合默契的专业团队,为各类高难度手术的开展构建坚实屏障。
  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构架,头颈医学中心、耳科中心、眩晕病防治中心、鼻科中心、心脏及大血管疾病中心、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等18个中心、90余个医疗医技科室,为急重症、疑难病例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如今,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眩晕病诊疗中心之一,眩晕外科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了多项中国眩晕疾病诊治指南……
  领头雁的榜样效应,引领带动综合学科实现跨步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不断谱写省二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目前,经多策并用、重点培育,小儿心外、呼吸、消化、肝胆、泌尿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综合学科全面起势,多点突破。多学科从“跟跑者”变身“领跑者”,成为省二院新的“拳头”——
  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呼吸与危重症、肝胆微创外科、消化内镜治疗、脑卒中救治、影像诊断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复杂先心病手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心脏外科创造了140分钟完成8台先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平均一台用时17.5分钟的新纪录。医院学科设置不断完善,实现了由专科医院到大型综合医院的快速转型发展。
  “专”出了特色、“专”出了质量、“专”出了水平。省二院“专科领跑、全面突破、专科综合齐头并进”的学科建设合力攻坚格局,让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诊疗晴天。
  “实现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根本要素。”刘清明介绍,医院强化党建领航,十九年磨一剑,以年薪制、能上能下等用人制度为人才打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优秀人才“直升提拔”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又推动形成年轻精英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在业界,该院学术风气一直为同行所称道。得益于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灵活的“柔性引进”人才政策,一批综合学科的业界精英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为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建设再添新力量。
  消化内一科主任魏志,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张才擎,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敬强等一批专家人才来到省二院,挑起了学科发展大梁。他们以一腔热忱和干劲,带领学科团队实现了弯道超车,以技术上的创新,实现了强势崛起。
  发展一往无前,奋斗永无穷期。致力于打造更多学科高峰的省二院,其发展版图正不断拓展。党建引领科学决策,几代领军人以及每一位临床医者的坚守和执着,让医院实现了精彩蝶变,为万千患者送去源源不断的健康福祉。
最美的“省二院担当”——
聚焦人民健康需求
以创新发展成果惠及患者

  镜头回到3个月前。云南女孩小云(化名)顺利出院,带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叮嘱与祝福,与家人一起踏上了归程。
  此前的10年间,她已先后两次来山东接受先心病姑息性手术救治,主刀医生正是现省二院心血管外科乔彬教授。今年4月初,小云又一次来到山东,乔彬教授与邹承伟教授共同为她实施了第三次手术,这台生理性根治手术为她十年修“心”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医者仁心,患者沐春。自2018年东西部协作·鲁甘“呵护童心”行动启动以来,省二院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先心病免费筛查约3500余人,累计为673名患儿实施公益“补心”手术,为众多患儿送去健康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坚持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处在改革的前沿,省二院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医疗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技创新的更深处进军。医院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公益先行的道路上愈走愈坚实。
  这是该院主动上前,攻坚克难,让医学创新更多惠及患者的“最美担当”——
  作为我国最早的人工耳蜗手术中心之一,医院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启了“消灭聋哑病”的历史进程,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耳聋基因筛查及防治体系;头颈外科连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与开创性的大手术,在山东率先开展“游离空肠代颈段食管术”,将同类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0%提升至50%;眩晕疾病科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半规管阻塞联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晚期梅尼埃病,拿出了解决顽固性眩晕的“中国方案”;听觉植入团队2023年在全球首批开展OTOF基因治疗遗传性耳聋临床试验项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省二院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始终以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为助推耳鼻喉诊疗水平同质化,医院组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耳鼻喉专科联盟,在推动国内耳鼻喉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耳鼻喉主流技术规范化开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议、学术活动,交流前沿成果、推广特色技术;头颈外科连续14年承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培训省内外学员过千人……
  省二院积极融入大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擦亮医院惠民利民品牌。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活动中,在以最受群众欢迎的移动CT车为民众义诊的服务场景中,更在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成长壮大的行动中,该院不断书写着发展成果服务民生的时代答卷。
  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更大的“省二院”智慧力量。面向未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再一次登高远望,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①耳鼻喉专家为患者做喉镜检查
②医院组织开展行政查房
③2023鲁甘“呵护童心”行动——甘肃首批先心病患儿来山东手术
④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外景
⑤医院门诊楼外景
  □郭玉环 李媛 葛均辉
  
  从山东省煤矿总医院,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再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19年风雨兼程,从举目荒芜中起步,在举步维艰中奋斗,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大到优的蝶变。
  这是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个科室、35张病床起步,近20年间,耳鼻喉学科已发展为21个科室、400张床位,而今的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成为行业医院成功转型的典型。
  19载开拓创新,从百废待兴到享誉国内外,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蝶变”的背后,是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党建凝心聚力,勇毅笃行,充分发挥专科专病特色优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
曾经的小科室蜚声国内外——
精神文化引领
让规划蓝图成为现实图景

  “当初来到这里,是为追求一个更好的干事创业的平台,将学科做大做强。”在医院党委书记徐伟娓娓道来的回忆中,满含着的是一位医者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也是一位医院带头人的责任和担当,而最初的蓝图规划,也在其一步步的执行中变成了现实图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山东省煤矿总医院。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作为行业医院,其原有的技术和服务无法赢得群众满意,运营难以为继。2005年,省委、省政府推动山东省立医院托管该院,山东省立医院原耳鼻喉科进驻该院。
  目标明确,方能凝聚各方的智慧;路径清晰,就能激发奔跑的力量。聚焦“把学科做大做强”的目标梦想,聚力“如何把学科做大做强”的现实问题,以时任科主任王海波为首的一众初创人员,为未来绘制蓝图——
  “建设一所高水平专科医院,为全省医院改革探索路径。”围绕这个目标,带着对专业的热情与责任,初创团队坚定决心,主动请缨上阵,撸起袖子“开干”!
  他们将耳鼻喉三个专业划好跑道,遵循专业发展趋势,走专科专病道路。在近20年的奋进求索中,他们的步履愈加坚定,谋划更加长远,最终形成了省二院独特的“专科专病”模式,并以此筑就了耳鼻喉学科蝶变之路。
  抓好顶层设计,抓实专业细分,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耳鼻喉三级学科及四级学科建设,先后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细分为耳外科、耳内科、头颈外科、结构性鼻病科、眩晕疾病科、听觉植入科、咽喉科、嗓音疾病科等21个专业学科,全面引领专科建设发展。
  伴随着学科的专业化、精细化,一幅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全景图全面铺展:
  加大力度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引育并举,夯实学科细分成功之本;
  精耕细研推进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狠抓基础研究,协同配合,实现临床科研双轮驱动;
  抓好学术交流,多维联动,助推耳鼻喉诊疗水平同质化;
  ……
  十几年谋篇布局,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干事创业氛围逐渐形成。
  十几年开拓奋进,医院带头人果敢扛起发展重任,始终坚持奋斗在一线。医院老领导、老专家“退休不褪色”,一如往常看门诊、带学生、做科研、把方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好作风不断发扬,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敢于拼搏的优秀人才。
  初创团队带头人的示范引领,让每个专业都力求把每一种疾病都研究到最深入、最极致,医学创新的脚步快速有力,推动学科发展开启加速度,跃上新台阶。
  近20年间,在人才集聚效应下,一批批耳鼻喉学科带头人、专业团队扎根临床,专注科研,一次次打破技术成规实现医疗技术突破,一次次挑战高难度手术守护患者健康,一项项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逐步做到行业顶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建设高水平专科医院的目标已实现,医院耳鼻喉专业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山东省耳鼻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一批泰山学者、医学领军人才、齐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汇聚,一批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成功落户……
  而今,在敢为人先、奋斗拼搏的精神引领下,在前瞻的顶层设计中,医院蹚出了改革发展、快速蝶变的“省二院路径”,发展驶入快车道: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临床科室,发展成为耳鼻喉学科国内外知名、综合专业特色鲜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
  “行业顶尖,皆因精神文化引领。求是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文化,是医院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明介绍,多年来,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带头表率垂范,埋头创新实干,登技术高峰,做顶尖人才,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耳鼻喉大专科聚力领航——
综合专业多点突破
医学新高地“山高峰显”

  9月13日上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头颈外科高端医学门诊。头颈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徐伟和多学科专家一起,为一位老年患者进行会诊。
  头颈外科多见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不乏罹患疑难重症者,很多患者笑称:“见到徐书记坐诊就心安,自己能多活几年。”多年来,徐伟坚持门诊、患者随访与复诊,经其做过手术后,很多患者的家属也都习惯找他看病,形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他被患者称为“全家的健康守护人”。
  为了这份信任和重托,已成为国之名医、山东省鲁卫工匠的徐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临床治疗方面总结出一份份医疗指南,建立起一套严格、精准的患者随诊制度,随诊率达到100%,将诊疗技术、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更好地对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仅是徐伟领衔的头颈外科,在这里,“走入耳鼻喉各个科,每个科都有全国最好的专家”的业界高度,带给患者就医便利的同时,也给了患者足够的安全感。
  这正是省二院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源于顶层设计的前瞻,更源于“用最先进的技术、理念、服务和医疗发展成果竭诚为患者服务”的办院理念。
  “医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徐伟介绍,医院以“专科专病”引领综合学科全面发展,专科做大做强,综合做精做细,旨在打造有高山又有高峰的医学新高地。
  作为医院的“拳头专业”和行业“领跑者”,耳鼻喉专业始终在第一梯队队列中领航“奔跑”——
  尤其是在聋病防治、眩晕疾病、耳神经与侧颅底外科、耳显微外科与人工耳蜗植入、鼻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甲状腺与嗓音疾病诊治、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高飞。从省立医院原耳鼻喉科进驻起,一代初创人员对事业的忠诚热爱,就深深地感染了麻醉、护理等人员,示范带动了相关科室发展。从那时起,医院就对手术麻醉科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麻醉师和护士通过阅读手术训练,对手术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了由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组成的专业细分、配合默契的专业团队,为各类高难度手术的开展构建坚实屏障。
  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构架,头颈医学中心、耳科中心、眩晕病防治中心、鼻科中心、心脏及大血管疾病中心、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等18个中心、90余个医疗医技科室,为急重症、疑难病例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如今,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眩晕病诊疗中心之一,眩晕外科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了多项中国眩晕疾病诊治指南……
  领头雁的榜样效应,引领带动综合学科实现跨步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不断谱写省二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目前,经多策并用、重点培育,小儿心外、呼吸、消化、肝胆、泌尿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综合学科全面起势,多点突破。多学科从“跟跑者”变身“领跑者”,成为省二院新的“拳头”——
  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呼吸与危重症、肝胆微创外科、消化内镜治疗、脑卒中救治、影像诊断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复杂先心病手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心脏外科创造了140分钟完成8台先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平均一台用时17.5分钟的新纪录。医院学科设置不断完善,实现了由专科医院到大型综合医院的快速转型发展。
  “专”出了特色、“专”出了质量、“专”出了水平。省二院“专科领跑、全面突破、专科综合齐头并进”的学科建设合力攻坚格局,让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诊疗晴天。
  “实现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根本要素。”刘清明介绍,医院强化党建领航,十九年磨一剑,以年薪制、能上能下等用人制度为人才打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优秀人才“直升提拔”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又推动形成年轻精英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在业界,该院学术风气一直为同行所称道。得益于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灵活的“柔性引进”人才政策,一批综合学科的业界精英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为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建设再添新力量。
  消化内一科主任魏志,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张才擎,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敬强等一批专家人才来到省二院,挑起了学科发展大梁。他们以一腔热忱和干劲,带领学科团队实现了弯道超车,以技术上的创新,实现了强势崛起。
  发展一往无前,奋斗永无穷期。致力于打造更多学科高峰的省二院,其发展版图正不断拓展。党建引领科学决策,几代领军人以及每一位临床医者的坚守和执着,让医院实现了精彩蝶变,为万千患者送去源源不断的健康福祉。
最美的“省二院担当”——
聚焦人民健康需求
以创新发展成果惠及患者

  镜头回到3个月前。云南女孩小云(化名)顺利出院,带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叮嘱与祝福,与家人一起踏上了归程。
  此前的10年间,她已先后两次来山东接受先心病姑息性手术救治,主刀医生正是现省二院心血管外科乔彬教授。今年4月初,小云又一次来到山东,乔彬教授与邹承伟教授共同为她实施了第三次手术,这台生理性根治手术为她十年修“心”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医者仁心,患者沐春。自2018年东西部协作·鲁甘“呵护童心”行动启动以来,省二院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先心病免费筛查约3500余人,累计为673名患儿实施公益“补心”手术,为众多患儿送去健康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坚持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处在改革的前沿,省二院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医疗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技创新的更深处进军。医院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公益先行的道路上愈走愈坚实。
  这是该院主动上前,攻坚克难,让医学创新更多惠及患者的“最美担当”——
  作为我国最早的人工耳蜗手术中心之一,医院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启了“消灭聋哑病”的历史进程,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耳聋基因筛查及防治体系;头颈外科连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与开创性的大手术,在山东率先开展“游离空肠代颈段食管术”,将同类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0%提升至50%;眩晕疾病科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半规管阻塞联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晚期梅尼埃病,拿出了解决顽固性眩晕的“中国方案”;听觉植入团队2023年在全球首批开展OTOF基因治疗遗传性耳聋临床试验项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省二院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始终以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为助推耳鼻喉诊疗水平同质化,医院组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耳鼻喉专科联盟,在推动国内耳鼻喉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耳鼻喉主流技术规范化开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议、学术活动,交流前沿成果、推广特色技术;头颈外科连续14年承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培训省内外学员过千人……
  省二院积极融入大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擦亮医院惠民利民品牌。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活动中,在以最受群众欢迎的移动CT车为民众义诊的服务场景中,更在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成长壮大的行动中,该院不断书写着发展成果服务民生的时代答卷。
  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更大的“省二院”智慧力量。面向未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再一次登高远望,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①耳鼻喉专家为患者做喉镜检查
②医院组织开展行政查房
③2023鲁甘“呵护童心”行动——甘肃首批先心病患儿来山东手术
④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外景
⑤医院门诊楼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