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村联建“民宿群” 深山美景引客来

2024-10-01 作者: 吴宝书 栗晟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范为永 苗宝云
   
  金秋时节的五莲县,苍翠的群山连绵起伏。驱车沿着平整的柏油路向山中行驶,路两边的景色美不胜收,绿树掩映下的五莲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胡林村逐渐出现在眼前。走进村里,道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窗明几净,沿途依山而建的民宿与村内优美的环境浑然一体,不时有游客的欢笑声从院中传出。
  在“浅白·胡林”民宿的迎宾台前,负责人王丹不停地接打着电话。“国庆假期来临,最近咨询和订房的电话越来越多,大多数客人都跟我一样,是奔着这里的美景来的!”王丹笑着说。
  “这几年,村里进行河道沟渠整治,河道变得清澈见底,原石铺装路段、砌筑传统文化墙,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胡林村党支部书记杨落宝说,“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村里游客不断。”
  殊不知,这个深藏在大山之中的村庄也曾有着一个凋敝的过往。杨落宝告诉记者,胡林村虽然美景如画,空气清新,但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外面的车开不进山,村集体经济薄弱,空心化严重,环境脏乱差。历届村干部都曾尝试改变,但有心无力。
  后来,随着“四好农村路”红利的释放,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齐鲁风情五号路”修到了村口,让胡林村这个深山里的美丽村庄开始“走出深闺”,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产业也随之兴起。但村内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成了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同样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五莲山周边的庄沟村、丁家楼子村、大旺村、南回头村等7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潜力村”身上。
  “去年以来,我们统筹协调日照市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等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对8个‘潜力村’的道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五莲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琨介绍。由于8个村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五莲县按照“一村一策”方式制定改造提升分步实施方案,分别对各村的道路、水系、广场等设施进行升级。
  道路好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在胡林村的“古月林”民宿,村民杨兆随和妻子正忙着收拾房间。“现在村里房前屋后都干净整洁,村里到处和花园一样。儿子和儿媳俩人在村里开了民宿,生意很好,我们过来帮着搭把手收拾卫生。村民们家里的瓜果、小米等土特产,不用出村就被游客买完了。”杨兆随笑着说。
  路宽了、水清了、村净了。胡林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党员带头改造自家房屋等方式,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茶社等25家。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胡林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0万元。
  如今,五莲山脚下民宿产业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虽然各村争相发展民宿产业,但又发挥各自优势,各村之间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借鉴的良性发展态势,一个8村联建的特色“民宿群”正在加速形成。
  在胡林村的带动下,庄沟村通过旧村改造、土地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大旺村围绕樱桃和民宿产业做文章,将全村整体包装,探索整村景区化发展模式;:由省属国企在南回头村投资建设的8处民宿已全部租赁完成。
  曾经进村只有一条小路的丁家楼子村,以村内的明代历史优秀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公石祠,宋代大文豪苏轼题字“白鹤楼”“第一山”“留月”等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最新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宋代文化风情街、白鹤楼书院和苏轼文化广场,用“古韵风情”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随着游客与日俱增,该村的绿茶供不应求,采摘从春秋两季增加到春夏秋三季。“目前村里还有一批新建的民宿项目正在施工,为了方便游客停车,我们新修建了标准化的停车场,许多村民还和我一样,用手机通过网络直播宣传村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预计将来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采摘、住宿、游玩。”对于村庄未来的发展,丁家楼子村党支部书记丁超期待满满。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范为永 苗宝云
   
  金秋时节的五莲县,苍翠的群山连绵起伏。驱车沿着平整的柏油路向山中行驶,路两边的景色美不胜收,绿树掩映下的五莲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胡林村逐渐出现在眼前。走进村里,道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窗明几净,沿途依山而建的民宿与村内优美的环境浑然一体,不时有游客的欢笑声从院中传出。
  在“浅白·胡林”民宿的迎宾台前,负责人王丹不停地接打着电话。“国庆假期来临,最近咨询和订房的电话越来越多,大多数客人都跟我一样,是奔着这里的美景来的!”王丹笑着说。
  “这几年,村里进行河道沟渠整治,河道变得清澈见底,原石铺装路段、砌筑传统文化墙,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胡林村党支部书记杨落宝说,“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村里游客不断。”
  殊不知,这个深藏在大山之中的村庄也曾有着一个凋敝的过往。杨落宝告诉记者,胡林村虽然美景如画,空气清新,但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外面的车开不进山,村集体经济薄弱,空心化严重,环境脏乱差。历届村干部都曾尝试改变,但有心无力。
  后来,随着“四好农村路”红利的释放,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齐鲁风情五号路”修到了村口,让胡林村这个深山里的美丽村庄开始“走出深闺”,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产业也随之兴起。但村内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成了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同样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五莲山周边的庄沟村、丁家楼子村、大旺村、南回头村等7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潜力村”身上。
  “去年以来,我们统筹协调日照市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等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对8个‘潜力村’的道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五莲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琨介绍。由于8个村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五莲县按照“一村一策”方式制定改造提升分步实施方案,分别对各村的道路、水系、广场等设施进行升级。
  道路好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在胡林村的“古月林”民宿,村民杨兆随和妻子正忙着收拾房间。“现在村里房前屋后都干净整洁,村里到处和花园一样。儿子和儿媳俩人在村里开了民宿,生意很好,我们过来帮着搭把手收拾卫生。村民们家里的瓜果、小米等土特产,不用出村就被游客买完了。”杨兆随笑着说。
  路宽了、水清了、村净了。胡林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党员带头改造自家房屋等方式,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茶社等25家。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胡林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0万元。
  如今,五莲山脚下民宿产业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虽然各村争相发展民宿产业,但又发挥各自优势,各村之间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借鉴的良性发展态势,一个8村联建的特色“民宿群”正在加速形成。
  在胡林村的带动下,庄沟村通过旧村改造、土地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大旺村围绕樱桃和民宿产业做文章,将全村整体包装,探索整村景区化发展模式;:由省属国企在南回头村投资建设的8处民宿已全部租赁完成。
  曾经进村只有一条小路的丁家楼子村,以村内的明代历史优秀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公石祠,宋代大文豪苏轼题字“白鹤楼”“第一山”“留月”等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最新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宋代文化风情街、白鹤楼书院和苏轼文化广场,用“古韵风情”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随着游客与日俱增,该村的绿茶供不应求,采摘从春秋两季增加到春夏秋三季。“目前村里还有一批新建的民宿项目正在施工,为了方便游客停车,我们新修建了标准化的停车场,许多村民还和我一样,用手机通过网络直播宣传村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预计将来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采摘、住宿、游玩。”对于村庄未来的发展,丁家楼子村党支部书记丁超期待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