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说出我的故事”,这场比赛现场感动不断

——山东省“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暨微视频宣讲大赛侧记

2024-09-27 作者: 赵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琳

  9月24日至26日在济南举办的一场宣讲比赛,改变了很多人对理论宣讲固有的严肃印象。
  山东省“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暨微视频宣讲大赛决赛,汇聚121名百姓宣讲员、700多件视频作品,通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印证时代变化、诠释政策形势、回应群众期盼,让理论宣讲更加生动鲜活、可亲可感。
  这次宣讲大赛,够鲜活。
  参加决赛的百姓宣讲员们,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从5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当中,有行业标兵、曲艺爱好者、奥运冠军,也有村支书、手艺人、电焊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我们身边。日照姑娘刘晓丽取材海边的贝壳,做成艺术品,带着残疾人朋友一起编织人生的梦想;在基层挂职锻炼的王芃然,深入调查研究,打造“小哥驿站”,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东营电焊工尚荣武,在平凡的岗位上狠钻研,为公司节约成本5100多万元……
  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这片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精彩的故事不断上演。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山东视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企业车间、革命老区、科研单位等,对山东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3年全面启动的“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让群众讲给群众听、群众演给群众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至今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的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支宣讲队伍,够硬核。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怎么活?原中国残奥冰球队运动员冯利江登上宣讲台,讲述自己14岁做截肢手术,先后获得烟台市残运会游泳冠军、全国冰球比赛冠军的事迹,还激励残疾少年吕鸿毅从事喜爱的篮球运动……他用亲身经历作出了“我要这样活”的回答。
  “生在这个国家,赶上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人生的方向,有所作为,我无比感恩。”冯利江的动情讲述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的聊城人秦一杰,服役期间成功驱离海盗40余次,退役后投身公益,组建特战救援队,招募队员3万余人,14年来共出动任务1.2万余次,奔赴在山洪、塌方、水灾、地震等灾害救援现场。“无论过去和现在,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们随时奔赴前线!”铿锵有力的誓言,描绘出当代志愿者最美的样子。
  近年来,百姓宣讲大赛“挖掘”出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宣讲人才,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作为;他们的讲述传遍千家万户,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那一声声妈妈,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把24年的青春付给1029名孤弃儿童。面对赞誉,她却希望自己“隐身”,“我只是党和政府好政策的传播者。”杨守伟的故事引起大家强烈共鸣。
  交流上“零距离”、情感上心连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也是人民的幸福梦,凝聚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赛的百姓宣讲员表示,走下赛场,将积极参加各类宣讲活动,用“接地气”收获“高人气”,用“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 本报记者 赵琳

  9月24日至26日在济南举办的一场宣讲比赛,改变了很多人对理论宣讲固有的严肃印象。
  山东省“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暨微视频宣讲大赛决赛,汇聚121名百姓宣讲员、700多件视频作品,通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印证时代变化、诠释政策形势、回应群众期盼,让理论宣讲更加生动鲜活、可亲可感。
  这次宣讲大赛,够鲜活。
  参加决赛的百姓宣讲员们,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从5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当中,有行业标兵、曲艺爱好者、奥运冠军,也有村支书、手艺人、电焊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我们身边。日照姑娘刘晓丽取材海边的贝壳,做成艺术品,带着残疾人朋友一起编织人生的梦想;在基层挂职锻炼的王芃然,深入调查研究,打造“小哥驿站”,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东营电焊工尚荣武,在平凡的岗位上狠钻研,为公司节约成本5100多万元……
  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这片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精彩的故事不断上演。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山东视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企业车间、革命老区、科研单位等,对山东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3年全面启动的“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让群众讲给群众听、群众演给群众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至今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的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支宣讲队伍,够硬核。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怎么活?原中国残奥冰球队运动员冯利江登上宣讲台,讲述自己14岁做截肢手术,先后获得烟台市残运会游泳冠军、全国冰球比赛冠军的事迹,还激励残疾少年吕鸿毅从事喜爱的篮球运动……他用亲身经历作出了“我要这样活”的回答。
  “生在这个国家,赶上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人生的方向,有所作为,我无比感恩。”冯利江的动情讲述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的聊城人秦一杰,服役期间成功驱离海盗40余次,退役后投身公益,组建特战救援队,招募队员3万余人,14年来共出动任务1.2万余次,奔赴在山洪、塌方、水灾、地震等灾害救援现场。“无论过去和现在,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们随时奔赴前线!”铿锵有力的誓言,描绘出当代志愿者最美的样子。
  近年来,百姓宣讲大赛“挖掘”出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宣讲人才,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作为;他们的讲述传遍千家万户,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那一声声妈妈,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把24年的青春付给1029名孤弃儿童。面对赞誉,她却希望自己“隐身”,“我只是党和政府好政策的传播者。”杨守伟的故事引起大家强烈共鸣。
  交流上“零距离”、情感上心连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也是人民的幸福梦,凝聚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赛的百姓宣讲员表示,走下赛场,将积极参加各类宣讲活动,用“接地气”收获“高人气”,用“好声音”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