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服务有保障,高端服务可供给,个性服务能满足……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的“青州密码”
2024-09-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周欣怡
本报通讯员 丁艳萍
青州市常住人口约96万,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约22.7万,占比23.64%。近年来,青州市创新构建“普惠服务有保障、高端服务可供给、个性服务能满足”的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整合打造“15分钟”医养服务圈,医养服务更加优质便捷。
“居家+机构”智慧化养老解民忧
“自从佩戴智慧手环后,我就不用担心突发状况了。一有紧急情况,一键呼叫后医院马上就派医生来,就医很方便。”77岁的孙兰英多年来患有脑梗死、老年痴呆症、高血压、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就诊医院给老年患者配备了智慧手环,监测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还能一键呼叫联系医生。数据异常时,医院会打电话联系,询问情况,指导用药。
目前,青州市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录入老年人健康信息22万余条,18家养老机构、35家医疗机构、486家生活类服务机构、400支家庭医生团队接入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充分调动社工、物业、家庭医生、协会学会等多方力量,依托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帮扶探访、健康监测等综合服务,整合打造“15分钟”医养服务圈。
“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照顾、关心我,我过得很开心。”李志友老人这样对工作人员说。老人在青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卧床三年期间,康复治疗师赵大夫定期给他进行康复按摩,从未让他发生过褥疮尿布疹等。
谭坊镇的王大成,患有脑梗、左侧肢体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并有胃肠道疾病,于2023年9月入住社会福利中心。经过不懈的康复治疗,护理员和家属都看到了变化,特别是王大成的妹妹每次来看望时,都不忘握着护理员崔姐的手表示感谢。
目前,青州市18家养老机构均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约,8家设置医疗机构第二执业点、2家内设医疗机构。多部门联合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出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土地规划等10个方面扶持措施,为医养机构建设和健康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旅居式+候鸟式”高端化康养同发展
“真心感谢你们救命,这次要是没有医院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救命,我可能就见不到你们了!”前段时间,东篱居养老公寓86岁的葛大姨突发腹部疼痛、恶心,护理员发现后马上联系到东夏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给予口服药物后症状仍未缓解,紧急拨打益都中心医院绿色通道电话,通过医院绿色通道迅速安排老人住进肝胆外科。据介绍,东夏中心卫生院与东篱居养老公寓签约合作,设置医疗床位23张,满足老年人就诊需求,东篱居养老公寓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州市深入挖掘“旅居式”“候鸟式”养生养老市场,积极推进“医养游”一体协同发展。培育“历史文化、森林和中医药、花卉田园、生态农业”四大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带,建成东篱居养老公寓、山水大健康产业园等10余个10亿级文旅康养重点项目。
“康养+中医药”特色化服务赢点赞
“十分感谢老年病科的所有医生对我的关照与治疗,感觉病已好了一大半,身上也有劲儿了,过段时间就能回家了。”李大娘说道。在青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病房,患者李大娘患有冠心病,心衰严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口服、针刺治疗、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对患者辨证施治,李大娘从不能下床到现在可以独立活动。
青州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孙鑫介绍,2023年上半年青州市中医院整合老年病科、康复科医疗资源,形成拥有四层病房,一个康复大厅的医养康融合中心发展模式。收治长期卧床、失能半失能、失智并伴有较多基础病慢性病的人员。
青州市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构建“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建成市、镇、村三级中医药康养服务体系,依托医养康融合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医、养、康、护”全过程中医干预方案。“国医堂”“中医馆”实现镇街卫生院全覆盖,设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处,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2处,成立艾灸示范点315处,644处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本报通讯员 丁艳萍
青州市常住人口约96万,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约22.7万,占比23.64%。近年来,青州市创新构建“普惠服务有保障、高端服务可供给、个性服务能满足”的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整合打造“15分钟”医养服务圈,医养服务更加优质便捷。
“居家+机构”智慧化养老解民忧
“自从佩戴智慧手环后,我就不用担心突发状况了。一有紧急情况,一键呼叫后医院马上就派医生来,就医很方便。”77岁的孙兰英多年来患有脑梗死、老年痴呆症、高血压、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就诊医院给老年患者配备了智慧手环,监测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还能一键呼叫联系医生。数据异常时,医院会打电话联系,询问情况,指导用药。
目前,青州市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录入老年人健康信息22万余条,18家养老机构、35家医疗机构、486家生活类服务机构、400支家庭医生团队接入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充分调动社工、物业、家庭医生、协会学会等多方力量,依托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帮扶探访、健康监测等综合服务,整合打造“15分钟”医养服务圈。
“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照顾、关心我,我过得很开心。”李志友老人这样对工作人员说。老人在青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卧床三年期间,康复治疗师赵大夫定期给他进行康复按摩,从未让他发生过褥疮尿布疹等。
谭坊镇的王大成,患有脑梗、左侧肢体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并有胃肠道疾病,于2023年9月入住社会福利中心。经过不懈的康复治疗,护理员和家属都看到了变化,特别是王大成的妹妹每次来看望时,都不忘握着护理员崔姐的手表示感谢。
目前,青州市18家养老机构均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约,8家设置医疗机构第二执业点、2家内设医疗机构。多部门联合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出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土地规划等10个方面扶持措施,为医养机构建设和健康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旅居式+候鸟式”高端化康养同发展
“真心感谢你们救命,这次要是没有医院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救命,我可能就见不到你们了!”前段时间,东篱居养老公寓86岁的葛大姨突发腹部疼痛、恶心,护理员发现后马上联系到东夏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给予口服药物后症状仍未缓解,紧急拨打益都中心医院绿色通道电话,通过医院绿色通道迅速安排老人住进肝胆外科。据介绍,东夏中心卫生院与东篱居养老公寓签约合作,设置医疗床位23张,满足老年人就诊需求,东篱居养老公寓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州市深入挖掘“旅居式”“候鸟式”养生养老市场,积极推进“医养游”一体协同发展。培育“历史文化、森林和中医药、花卉田园、生态农业”四大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带,建成东篱居养老公寓、山水大健康产业园等10余个10亿级文旅康养重点项目。
“康养+中医药”特色化服务赢点赞
“十分感谢老年病科的所有医生对我的关照与治疗,感觉病已好了一大半,身上也有劲儿了,过段时间就能回家了。”李大娘说道。在青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病房,患者李大娘患有冠心病,心衰严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口服、针刺治疗、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对患者辨证施治,李大娘从不能下床到现在可以独立活动。
青州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孙鑫介绍,2023年上半年青州市中医院整合老年病科、康复科医疗资源,形成拥有四层病房,一个康复大厅的医养康融合中心发展模式。收治长期卧床、失能半失能、失智并伴有较多基础病慢性病的人员。
青州市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构建“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建成市、镇、村三级中医药康养服务体系,依托医养康融合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医、养、康、护”全过程中医干预方案。“国医堂”“中医馆”实现镇街卫生院全覆盖,设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处,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2处,成立艾灸示范点315处,644处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