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均达100%

莱芜区:实干争先竞千帆

2024-09-26 作者: 姜斌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斌
  本报通讯员 孔浩 朱泳舟

  2天时间,行程400多公里,跨越15个街道(镇),观摩35个重点项目……9月19日至20日,济南市莱芜区“项目深化年”现场推进会举行。今年以来,莱芜区上下咬定目标、攻坚冲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重点项目陆续落地开花。
  1-8月份,莱芜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1%、72%。本次观摩的35个项目中,有13个项目已竣工,其中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
  9月20日下午,观摩团走进山东省2024年重大实施类项目——泰山钢铁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项目现场。就在当天上午,该项目主控楼工程顺利封顶。项目建成后,泰山钢铁产业布局将更加集约高效,工艺、装备将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助力莱芜区打造全国一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泰山钢铁的蝶变,是莱芜区传统产业不断加快升级的一个缩影。莱芜坚持以数字化、智慧化为方向,大力支持企业技改、增资、扩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寨里镇的莱锻生产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实施节能低碳生产设备更新,对工艺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口镇街道的鑫鼎新、九嵘金属项目,通过租赁奔速电梯车间,有效盘活了闲置厂房资源,实现产业“腾笼换鸟”。
  同时,莱芜区新兴产业也正加快培育——凤城街道的半导体智能光电全产业生态链项目,有效填补了全区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的空白。鹏泉街道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力,积极导入社会资本、专业团队,招引实施了华涛中药配方颗粒、阿维菌素等制剂生产基地项目,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定位更精准
  近年来,莱芜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建设。口镇、张家洼、方下三个街道,借助重工产业城产业吸附力,全力服务落地重汽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此次观摩的重汽新能源产品试验检测中心、维泰葛汽车外饰件生产等项目,就是三个街道围绕重工、服务重工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各个街道(镇)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并不相同,如何找准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路径?本次观摩活动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突出因地制宜,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大抓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定位更加精准,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羊里街道全力服务九羊集团,加快推进废钢铁加工项目建设,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企地融合互促、双赢发展。牛泉镇持续围绕“小快灵”项目做文章,此次集中观摩的智能恒温泳池生产、鲁源新材料涤纶纤维生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和庄镇深耕线缆产业,发挥正泰电缆等企业聚集优势,持续做强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谋划实施的荣科村线缆配套产业园、山东线缆制造产业园2个配套项目,将进一步擦亮“电缆特色小镇”品牌。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莱芜区各街道(镇)始终把乡村全面振兴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高庄街道的电商培训基地、苗山镇的五彩苗山乡村振兴项目,依托电子商务手段,结合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资源,建设集展示、交流体验、培训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方下街道的迅销科技种苗研发培育项目,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集种苗研发、培育、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种苗培育基地,助力济南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大王庄镇的生姜产业园交易中心项目,依托生姜种植优势,融合电商物流新模式,打造集收、储、运、销以及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将有助于实现生姜产业的全产业链增值。杨庄镇的诺百特超临界药食同源植物萃取项目,可以有效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助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 本报记者 姜斌
  本报通讯员 孔浩 朱泳舟

  2天时间,行程400多公里,跨越15个街道(镇),观摩35个重点项目……9月19日至20日,济南市莱芜区“项目深化年”现场推进会举行。今年以来,莱芜区上下咬定目标、攻坚冲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重点项目陆续落地开花。
  1-8月份,莱芜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1%、72%。本次观摩的35个项目中,有13个项目已竣工,其中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
  9月20日下午,观摩团走进山东省2024年重大实施类项目——泰山钢铁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项目现场。就在当天上午,该项目主控楼工程顺利封顶。项目建成后,泰山钢铁产业布局将更加集约高效,工艺、装备将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助力莱芜区打造全国一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泰山钢铁的蝶变,是莱芜区传统产业不断加快升级的一个缩影。莱芜坚持以数字化、智慧化为方向,大力支持企业技改、增资、扩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寨里镇的莱锻生产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实施节能低碳生产设备更新,对工艺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口镇街道的鑫鼎新、九嵘金属项目,通过租赁奔速电梯车间,有效盘活了闲置厂房资源,实现产业“腾笼换鸟”。
  同时,莱芜区新兴产业也正加快培育——凤城街道的半导体智能光电全产业生态链项目,有效填补了全区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的空白。鹏泉街道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力,积极导入社会资本、专业团队,招引实施了华涛中药配方颗粒、阿维菌素等制剂生产基地项目,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定位更精准
  近年来,莱芜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建设。口镇、张家洼、方下三个街道,借助重工产业城产业吸附力,全力服务落地重汽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此次观摩的重汽新能源产品试验检测中心、维泰葛汽车外饰件生产等项目,就是三个街道围绕重工、服务重工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各个街道(镇)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并不相同,如何找准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路径?本次观摩活动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突出因地制宜,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大抓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定位更加精准,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羊里街道全力服务九羊集团,加快推进废钢铁加工项目建设,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企地融合互促、双赢发展。牛泉镇持续围绕“小快灵”项目做文章,此次集中观摩的智能恒温泳池生产、鲁源新材料涤纶纤维生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和庄镇深耕线缆产业,发挥正泰电缆等企业聚集优势,持续做强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谋划实施的荣科村线缆配套产业园、山东线缆制造产业园2个配套项目,将进一步擦亮“电缆特色小镇”品牌。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莱芜区各街道(镇)始终把乡村全面振兴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高庄街道的电商培训基地、苗山镇的五彩苗山乡村振兴项目,依托电子商务手段,结合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资源,建设集展示、交流体验、培训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方下街道的迅销科技种苗研发培育项目,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集种苗研发、培育、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种苗培育基地,助力济南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大王庄镇的生姜产业园交易中心项目,依托生姜种植优势,融合电商物流新模式,打造集收、储、运、销以及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将有助于实现生姜产业的全产业链增值。杨庄镇的诺百特超临界药食同源植物萃取项目,可以有效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助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