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淄博分行以特色金融服务助推产业链发展
金融活水助博山猕猴桃擦亮金字招牌
2024-09-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张忠海
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博山碧玉猕猴桃”的金字招牌。2023年,源泉镇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产量达1亿斤,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金融之水汩汩涌入,孕育出“金果果”。建设银行淄博分行找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并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农资、种植、仓储、销售等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邀请博山猕猴桃等品牌进驻“建行生活”,助力农业企业和农户拓展销售渠道。
信贷资金助力农业提档升级
位于天津湾东村的源泉镇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总投资近3亿元,规划建设200亩猕猴桃新品种示范区,提升改造15293亩猕猴桃种植区,开展了包括土壤改良、新型棚架、水电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土壤墒情监测控制系统、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智慧种植设施。
“我们已培育出抗涝、抗重茬、抗逆、晚熟的水杨桃砧木嫁接的‘博山碧玉2号’,从实验、示范到推广已完全适应当地替代发展。”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源泉镇正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力促形成山东省猕猴桃生产中的各项标准化最佳数据。
助力产业发展,需要资金加持。了解到项目的融资需求后,建行博山支行第一时间申请上报,目前已为基地项目提供综合融资总量2.1亿元,已投放贷款1.8亿元。“后续我们将根据项目进度需要,持续投放信贷资金,支持源泉镇、博山镇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该支行负责人说。
“金融专员组”精准提供金融服务
如今,猕猴桃已成为源泉镇的支柱产业。如何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是摆在博山农人和金融人面前的一道题。
为让村民们“见证”肥料对于果子品质的影响,某有机肥料代理商王女士用自家50亩地搞起示范:用有机肥种出来的果子,品相和糖度都更好,每斤还能多卖1元钱。
随着农户们“用好肥”意识的增强,王女士萌生了扩大有机化肥经营规模的想法。了解到她的发展愿望和资金需求后,建行博山支行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合作、快速评估申请,为其投放了“农担贷”190万元。
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时,金融机构如何找准金融需求?记者了解到,为使金融良策及时通达乡亲,源泉镇各个村组建了“金融专员组”,“老师”是建行博山支行的工作人员。他们组成的“金融服务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将农户们的金融需求带回来。上面提到的这笔贷款,便是一次需求与服务的“双向奔赴”。
如今,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初具规模。2023年,源泉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2万亩,产量达1亿斤,同比增长90%,其中果品的标准化率达到80%左右;销售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90%;人均收入3.5万元,同比增长17%。
资金支持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一颗猕猴桃,能跑多远?博山农人正在书写答案。除了给山东省内多家大型商超供货外,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敢于创新的博山农人早已将自家皮薄个大、清甜多汁的“博山碧玉猕猴桃”销往了全国各地。
“我们是京东自营的供货商。”博山农人马先生说,京东自营对于猕猴桃的大小、糖度甚至软硬度都有规定,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对碧玉猕猴桃的一种认可。
马先生种植了200亩猕猴桃,但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他需要收购猕猴桃,资金周转逐渐“吃不上劲”。
在一次深入田间地头的拜访中,建行博山支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了他的难处,立刻展开评估,并以最快速度为其投放了120万元的“农担贷”。“有了建行的资金支持,我敢收更多果子,给小规模的农户们吃了定心丸。这就让种植户不急于采摘,等果子的熟度、甜度都达标再售卖,也保证了博山碧玉猕猴桃的品牌。”他说。
本报通讯员 张忠海
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博山碧玉猕猴桃”的金字招牌。2023年,源泉镇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产量达1亿斤,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金融之水汩汩涌入,孕育出“金果果”。建设银行淄博分行找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并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农资、种植、仓储、销售等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邀请博山猕猴桃等品牌进驻“建行生活”,助力农业企业和农户拓展销售渠道。
信贷资金助力农业提档升级
位于天津湾东村的源泉镇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总投资近3亿元,规划建设200亩猕猴桃新品种示范区,提升改造15293亩猕猴桃种植区,开展了包括土壤改良、新型棚架、水电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土壤墒情监测控制系统、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智慧种植设施。
“我们已培育出抗涝、抗重茬、抗逆、晚熟的水杨桃砧木嫁接的‘博山碧玉2号’,从实验、示范到推广已完全适应当地替代发展。”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源泉镇正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力促形成山东省猕猴桃生产中的各项标准化最佳数据。
助力产业发展,需要资金加持。了解到项目的融资需求后,建行博山支行第一时间申请上报,目前已为基地项目提供综合融资总量2.1亿元,已投放贷款1.8亿元。“后续我们将根据项目进度需要,持续投放信贷资金,支持源泉镇、博山镇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该支行负责人说。
“金融专员组”精准提供金融服务
如今,猕猴桃已成为源泉镇的支柱产业。如何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是摆在博山农人和金融人面前的一道题。
为让村民们“见证”肥料对于果子品质的影响,某有机肥料代理商王女士用自家50亩地搞起示范:用有机肥种出来的果子,品相和糖度都更好,每斤还能多卖1元钱。
随着农户们“用好肥”意识的增强,王女士萌生了扩大有机化肥经营规模的想法。了解到她的发展愿望和资金需求后,建行博山支行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合作、快速评估申请,为其投放了“农担贷”190万元。
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时,金融机构如何找准金融需求?记者了解到,为使金融良策及时通达乡亲,源泉镇各个村组建了“金融专员组”,“老师”是建行博山支行的工作人员。他们组成的“金融服务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将农户们的金融需求带回来。上面提到的这笔贷款,便是一次需求与服务的“双向奔赴”。
如今,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初具规模。2023年,源泉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2万亩,产量达1亿斤,同比增长90%,其中果品的标准化率达到80%左右;销售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90%;人均收入3.5万元,同比增长17%。
资金支持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一颗猕猴桃,能跑多远?博山农人正在书写答案。除了给山东省内多家大型商超供货外,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敢于创新的博山农人早已将自家皮薄个大、清甜多汁的“博山碧玉猕猴桃”销往了全国各地。
“我们是京东自营的供货商。”博山农人马先生说,京东自营对于猕猴桃的大小、糖度甚至软硬度都有规定,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对碧玉猕猴桃的一种认可。
马先生种植了200亩猕猴桃,但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他需要收购猕猴桃,资金周转逐渐“吃不上劲”。
在一次深入田间地头的拜访中,建行博山支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了他的难处,立刻展开评估,并以最快速度为其投放了120万元的“农担贷”。“有了建行的资金支持,我敢收更多果子,给小规模的农户们吃了定心丸。这就让种植户不急于采摘,等果子的熟度、甜度都达标再售卖,也保证了博山碧玉猕猴桃的品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