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

向世界展现齐鲁好味道

2024-09-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础
  
  金秋渐至,齐鲁大地迎来了丰收季节。山东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如同秋天一样,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山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农业强省的建设步伐,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品牌蓬勃发展。
  从烟台苹果的甘甜,到寿光蔬菜的新鲜,从沿黄肉牛的肥美,到胶东肉鸡的香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向世界展示山东的“好”。
  齐鲁好味道
“鲁字号”舌尖上的世界旅行

  山东的秋天是彩色的——
  在寿光的蔬菜大棚里,翠绿的黄瓜长势喜人,红彤彤的番茄像小灯笼一样挂满藤蔓;在莱阳,梨园里硕大的梨子压弯了枝头,果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个季节,山东的农产品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在各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章丘的大葱、潍县的萝卜、烟台的苹果……这些山东的名优特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他们或挑选、或议价,忙碌的身影在市场里穿梭,为的就是将这些新鲜、优质的山东农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
  8月,山东农产品在香港刮起了一阵“鲁”风。在香港美食博览上,山东的100多家企业携手亮相,带来了一场“鲁字号”优质农产品的盛宴。这些来自齐鲁大地的美味,不仅俘获了香港同胞的味蕾,更吸引了众多经销商和采购商的目光,9家企业或单位现场签下大单,签约金额高达1.42亿元人民币。
  在这场盛宴中,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的鹅肝尤为引人注目。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之一的鹅肝,此次展会上以红酒蓝莓鹅肝、清酒鹅肝等高端熟食的形式惊艳亮相,入口即化的柔嫩细腻,唇齿留香的美妙体验,让人回味无穷,给观展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并非春冠食品的首次亮相。近年来,山东农业农村部门多次组织企业走进香港、澳门进行农产品推介。对于参展商而言,走进港澳不仅是为了参展,更是为了在与各地商客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市场、找准方向。
  据了解,山东作为农业对外开放的大省,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达到777.8亿元,同比增长14.2%,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此次赴港展销,山东企业不仅瞄准了香港市场,更希望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走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山东农产品的“走出去”,不仅是一次市场的开拓之旅,更是一次品质与品牌的提升之旅。在这场旅程中,山东农产品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同样是通过展会“走出去”,今年5月中旬的苏州河畔,“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产品盛宴。“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走进长三角(上海)农产品推介暨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在沪隆重举行。在这里,山东16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汇聚一堂,章丘大葱、平阴玫瑰、潍县萝卜、峄城石榴、烟台苹果……这些响当当的“山东好品”,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就能领略到纯正的齐鲁风情。市民们在展位前驻足,或细细品鉴,或热烈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好奇与赞叹。
  在展会中,“鲁菜、鲁茶、鲁酒”的现场品鉴专区更是人气爆棚。市民们在这里品尝着地道的鲁菜,品鉴着山东的香茶,小酌着山东的美酒,享受着“舌尖上的‘鲁’味”。这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
齐鲁好品牌
是山东对“好品”的坚定承诺

  新时代的山东,好产品主打“品牌”二字。
  在山东,一场关于特色品牌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重塑了“土特产”的形象,更将其推向了“大产业”的舞台。这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如繁星般点缀在齐鲁大地,总数达到275个,其中60个镇、11个村更是以超10亿元的产业产值,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的佼佼者。
  走进山东,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星罗棋布,数量高达9729家,营业收入累计2.07万亿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128家。这些品牌如同农业产业的领头羊,引领着山东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大规模发展。
  山东还创建了100个国家级、52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以及4265个乡土产业名品村,这些地方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地,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建设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沿黄肉牛、沿黄小麦、沿黄大豆、大花生、胶东肉鸡等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仅在规模上位居全国前列,更在品质、品牌、科技等方面展现出山东农业的雄厚实力。
  山东的农业品牌建设,就像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精准而和谐,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在物产丰饶的齐鲁大地,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传奇。山东的农产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齐鲁大地一张张闪亮的名片。
  如今,山东的“好品”,不仅有烟台苹果、东阿阿胶、德州扒鸡、黄河口大闸蟹、峄城石榴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还有已经形成产业连锁的平阴玫瑰制品、龙口粉丝、莱西山楂条、青州银瓜、微山湖莲藕深加工制品等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这些新兴的山东“好品”中,平阴的玫瑰制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美容养颜的功效,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龙口粉丝以其细腻的口感和多样的食用方式,赢得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青睐;莱西山楂条则以其酸甜适中、健胃消食的特性,成为健康零食的新选择。它们延伸出的产业集群,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山东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新兴的山东“好品”,不仅传承了山东农业的优秀基因,更注入了创新与活力,展现了山东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新活力。
齐鲁好品质
是世代相传的纯朴厚道

  8月的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的猕猴桃,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在8月底迎来了成熟的季节。而比收获果实更热闹的,是一年一度的猕猴桃采摘节——今年,它将迎来第十二届庆典。
  2023年,源泉镇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已经蔚为壮观,达到了2万亩,产量高达1亿斤,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为近万人生计提供了坚实保障。这里的猕猴桃,不再只是山林间的果实,而是当地农民的希望和骄傲。
  源泉镇的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让猕猴桃的甜美走出了大山,实现了线上销售的飞跃。销售模式也由原来的单一采摘,转变为多元化的渠道——采摘、电商、微商、供应收购商各占一席之地,成功打入北京物美超市、郢天富硒粮仓全国连锁店,以及上海、南京、杭州、沈阳等大城市,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农业带动了大文旅,连续11届猕猴桃采摘节的成功举办,累计吸引了游客90万人次,不仅让源泉猕猴桃的名声远扬,也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一句“博山猕猴桃就是有点甜”唱响省内外,产业品牌化效应日益凸显。
  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是山东品牌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清晰发展路径——
  在山东,顶层设计率先启动,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的出台,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山东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四个一”目标,更以实际行动,将这些目标转化为生动实践。
  此外,依托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山东制定了2700多项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菜篮子”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参与编制了《“好品山东”评价管理办法》和《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为品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地理标志用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实施了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监管。
  品牌矩阵在这里成效彰显,一个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架构的品牌矩阵已经形成。“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山东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81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山东农业的品牌天空。17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数量居全国首位。
  特色品牌的打造,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土特产”向“大产业”的转变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以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的创建,都是山东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生动注脚。
齐鲁好丰景
美味故事永不停歇

  通过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市场拓展,山东的农产品正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山东农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品牌化转型的坚定步伐。
  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全省上下联动,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省市县的品牌培育大网。省级层面聚焦品牌目录建设,出台了《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评价》的地方标准,孕育出8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其中16个品牌跻身农业农村部的精品培育计划;市级层面致力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塑造,如“泉水人家”、“青岛农品”、“产自临沂”等,它们如同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推介着各地的特色与优势;县级层面深耕单品类品牌,以“一县一品”为战略,让3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各地的独特标识。
  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好品山东”的品牌影响力愈加彰显。国内市场上,我省农产品在北京市场的蔬菜、水果和牛羊肉占有率分别达到30%,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在国际市场上,借助潍坊国家农业开放综合试验区的东风,山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让山东的农产品走向世界,出口额在全国占比超过21%;数字营销的兴起,更是让“齐鲁农超”成为山东农副产品的新舞台,推动了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49.3亿元,同比增长27.1%。
  目前,全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分别达到3698个和176个;农业龙头企业的提振行动,催生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枣庄石榴、高青黑牛、乳山牡蛎等特色产业,为品牌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齐鲁大地的丰收季节中,山东的美味故事永不停歇——
  9月的北京,将迎来一股来自齐鲁大地的香气。“好品山东·鲁菜进京”活动即将盛大开启,它将把山东的美食文化带进京城,让鲁味的芬芳弥漫每一条大街小巷。
  这场活动,是山东美食的一次大集结,百种特色美食好品将在这里汇聚,不仅仅是食材的展示,更是山东深厚饮食文化的展现。青岛啤酒的泡沫下,蕴藏着百年酿造的工艺和对品质的执着;古贝春的醇厚,让人忆起山东人豪爽的性格和热情的待客之道;得利斯的鲜美,展现了鲁菜传统味的精湛技艺;周村烧饼的层层酥脆,是传统烘焙技艺的完美呈现;日照绿茶的清新回甘,如同海边清晨的微风,带来一丝丝的清爽;峄城石榴的甘甜爆汁,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甜蜜的馈赠……每一种地方特产,都讲述着山东土地的故事。
  这是山东的美味故事,也是山东向世界发出的邀请函,邀请世界来体验、来探索、来享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的一切美好。


  寿光市“新农人”正通过直播卖菜
  在菜鸟网络广饶县县级快递集中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推介当地农特产品
  游客在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融邦农业产业园采摘西红柿
  聊城市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忙着采摘草莓
  枣庄市峄城区果农展示采摘的火红石榴
  □王础
  
  金秋渐至,齐鲁大地迎来了丰收季节。山东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如同秋天一样,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山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农业强省的建设步伐,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品牌蓬勃发展。
  从烟台苹果的甘甜,到寿光蔬菜的新鲜,从沿黄肉牛的肥美,到胶东肉鸡的香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向世界展示山东的“好”。
  齐鲁好味道
“鲁字号”舌尖上的世界旅行

  山东的秋天是彩色的——
  在寿光的蔬菜大棚里,翠绿的黄瓜长势喜人,红彤彤的番茄像小灯笼一样挂满藤蔓;在莱阳,梨园里硕大的梨子压弯了枝头,果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个季节,山东的农产品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在各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章丘的大葱、潍县的萝卜、烟台的苹果……这些山东的名优特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他们或挑选、或议价,忙碌的身影在市场里穿梭,为的就是将这些新鲜、优质的山东农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
  8月,山东农产品在香港刮起了一阵“鲁”风。在香港美食博览上,山东的100多家企业携手亮相,带来了一场“鲁字号”优质农产品的盛宴。这些来自齐鲁大地的美味,不仅俘获了香港同胞的味蕾,更吸引了众多经销商和采购商的目光,9家企业或单位现场签下大单,签约金额高达1.42亿元人民币。
  在这场盛宴中,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的鹅肝尤为引人注目。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之一的鹅肝,此次展会上以红酒蓝莓鹅肝、清酒鹅肝等高端熟食的形式惊艳亮相,入口即化的柔嫩细腻,唇齿留香的美妙体验,让人回味无穷,给观展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并非春冠食品的首次亮相。近年来,山东农业农村部门多次组织企业走进香港、澳门进行农产品推介。对于参展商而言,走进港澳不仅是为了参展,更是为了在与各地商客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市场、找准方向。
  据了解,山东作为农业对外开放的大省,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达到777.8亿元,同比增长14.2%,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此次赴港展销,山东企业不仅瞄准了香港市场,更希望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走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山东农产品的“走出去”,不仅是一次市场的开拓之旅,更是一次品质与品牌的提升之旅。在这场旅程中,山东农产品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同样是通过展会“走出去”,今年5月中旬的苏州河畔,“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产品盛宴。“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走进长三角(上海)农产品推介暨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在沪隆重举行。在这里,山东16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汇聚一堂,章丘大葱、平阴玫瑰、潍县萝卜、峄城石榴、烟台苹果……这些响当当的“山东好品”,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就能领略到纯正的齐鲁风情。市民们在展位前驻足,或细细品鉴,或热烈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好奇与赞叹。
  在展会中,“鲁菜、鲁茶、鲁酒”的现场品鉴专区更是人气爆棚。市民们在这里品尝着地道的鲁菜,品鉴着山东的香茶,小酌着山东的美酒,享受着“舌尖上的‘鲁’味”。这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
齐鲁好品牌
是山东对“好品”的坚定承诺

  新时代的山东,好产品主打“品牌”二字。
  在山东,一场关于特色品牌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重塑了“土特产”的形象,更将其推向了“大产业”的舞台。这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如繁星般点缀在齐鲁大地,总数达到275个,其中60个镇、11个村更是以超10亿元的产业产值,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的佼佼者。
  走进山东,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星罗棋布,数量高达9729家,营业收入累计2.07万亿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128家。这些品牌如同农业产业的领头羊,引领着山东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大规模发展。
  山东还创建了100个国家级、52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以及4265个乡土产业名品村,这些地方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地,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建设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沿黄肉牛、沿黄小麦、沿黄大豆、大花生、胶东肉鸡等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仅在规模上位居全国前列,更在品质、品牌、科技等方面展现出山东农业的雄厚实力。
  山东的农业品牌建设,就像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精准而和谐,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在物产丰饶的齐鲁大地,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传奇。山东的农产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齐鲁大地一张张闪亮的名片。
  如今,山东的“好品”,不仅有烟台苹果、东阿阿胶、德州扒鸡、黄河口大闸蟹、峄城石榴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还有已经形成产业连锁的平阴玫瑰制品、龙口粉丝、莱西山楂条、青州银瓜、微山湖莲藕深加工制品等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这些新兴的山东“好品”中,平阴的玫瑰制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美容养颜的功效,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龙口粉丝以其细腻的口感和多样的食用方式,赢得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青睐;莱西山楂条则以其酸甜适中、健胃消食的特性,成为健康零食的新选择。它们延伸出的产业集群,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山东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新兴的山东“好品”,不仅传承了山东农业的优秀基因,更注入了创新与活力,展现了山东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新活力。
齐鲁好品质
是世代相传的纯朴厚道

  8月的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的猕猴桃,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在8月底迎来了成熟的季节。而比收获果实更热闹的,是一年一度的猕猴桃采摘节——今年,它将迎来第十二届庆典。
  2023年,源泉镇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已经蔚为壮观,达到了2万亩,产量高达1亿斤,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为近万人生计提供了坚实保障。这里的猕猴桃,不再只是山林间的果实,而是当地农民的希望和骄傲。
  源泉镇的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让猕猴桃的甜美走出了大山,实现了线上销售的飞跃。销售模式也由原来的单一采摘,转变为多元化的渠道——采摘、电商、微商、供应收购商各占一席之地,成功打入北京物美超市、郢天富硒粮仓全国连锁店,以及上海、南京、杭州、沈阳等大城市,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农业带动了大文旅,连续11届猕猴桃采摘节的成功举办,累计吸引了游客90万人次,不仅让源泉猕猴桃的名声远扬,也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一句“博山猕猴桃就是有点甜”唱响省内外,产业品牌化效应日益凸显。
  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是山东品牌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清晰发展路径——
  在山东,顶层设计率先启动,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的出台,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山东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四个一”目标,更以实际行动,将这些目标转化为生动实践。
  此外,依托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山东制定了2700多项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菜篮子”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参与编制了《“好品山东”评价管理办法》和《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为品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地理标志用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实施了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监管。
  品牌矩阵在这里成效彰显,一个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架构的品牌矩阵已经形成。“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山东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81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山东农业的品牌天空。17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数量居全国首位。
  特色品牌的打造,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土特产”向“大产业”的转变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以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的创建,都是山东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生动注脚。
齐鲁好丰景
美味故事永不停歇

  通过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市场拓展,山东的农产品正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山东农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品牌化转型的坚定步伐。
  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全省上下联动,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省市县的品牌培育大网。省级层面聚焦品牌目录建设,出台了《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评价》的地方标准,孕育出8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其中16个品牌跻身农业农村部的精品培育计划;市级层面致力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塑造,如“泉水人家”、“青岛农品”、“产自临沂”等,它们如同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推介着各地的特色与优势;县级层面深耕单品类品牌,以“一县一品”为战略,让3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各地的独特标识。
  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好品山东”的品牌影响力愈加彰显。国内市场上,我省农产品在北京市场的蔬菜、水果和牛羊肉占有率分别达到30%,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在国际市场上,借助潍坊国家农业开放综合试验区的东风,山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让山东的农产品走向世界,出口额在全国占比超过21%;数字营销的兴起,更是让“齐鲁农超”成为山东农副产品的新舞台,推动了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49.3亿元,同比增长27.1%。
  目前,全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分别达到3698个和176个;农业龙头企业的提振行动,催生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枣庄石榴、高青黑牛、乳山牡蛎等特色产业,为品牌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齐鲁大地的丰收季节中,山东的美味故事永不停歇——
  9月的北京,将迎来一股来自齐鲁大地的香气。“好品山东·鲁菜进京”活动即将盛大开启,它将把山东的美食文化带进京城,让鲁味的芬芳弥漫每一条大街小巷。
  这场活动,是山东美食的一次大集结,百种特色美食好品将在这里汇聚,不仅仅是食材的展示,更是山东深厚饮食文化的展现。青岛啤酒的泡沫下,蕴藏着百年酿造的工艺和对品质的执着;古贝春的醇厚,让人忆起山东人豪爽的性格和热情的待客之道;得利斯的鲜美,展现了鲁菜传统味的精湛技艺;周村烧饼的层层酥脆,是传统烘焙技艺的完美呈现;日照绿茶的清新回甘,如同海边清晨的微风,带来一丝丝的清爽;峄城石榴的甘甜爆汁,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甜蜜的馈赠……每一种地方特产,都讲述着山东土地的故事。
  这是山东的美味故事,也是山东向世界发出的邀请函,邀请世界来体验、来探索、来享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的一切美好。


  寿光市“新农人”正通过直播卖菜
  在菜鸟网络广饶县县级快递集中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推介当地农特产品
  游客在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融邦农业产业园采摘西红柿
  聊城市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忙着采摘草莓
  枣庄市峄城区果农展示采摘的火红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