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锦鲤之乡 乘势而上
2024-09-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鱼丘湖景色
|
![]() |
时风集团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
□摄影:杜银时
|
![]() |
高唐锦鲤产业
|
□谈岳光
湖光水色小苏杭,诗情画意金高唐。素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美誉的高唐县,在绘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瑰丽画卷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深入践行聊城市委“6293”工作思路,深化改革谋发展,锐意创新求突破,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唐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突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抓改革。近年来,高唐聚焦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对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锚定“加速崛起、再塑辉煌”目标定位和“创新引领,产业兴县、制造业强县建设”主攻方向,聚力实施“十大攻坚提升”,奋力走出一条“一年起势、两年突破、三年大变化、五年跨越成势”的县域蝶变崛起之路。同时,围绕确定的战略规划,着力在重点领域先行探路,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在试点示范上下足功夫,持续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突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能。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争创国家级改革成果92项、省级382项。其中,国家部委或群团组织印发推广61项,争取国家级示范创建和试点12项,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1项。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唐聚焦新型工业化,通过创新实施“攻坚提升新型工业化”改革行动,深入开展数智化“百企技改、百企转型”专项行动,建立“链长+链主+链核”推进机制,“1222”产业体系逐渐完善,装备制造、康养食品、绿色造纸三大主导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全县工业经济以创新引领的成色越来越足。今年1—8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装备制造业代表时风集团产值增幅9.1%,康养食品产业代表国宏集团产值增幅27.96%,绿色造纸产业代表新泉林集团产值增幅5.2%,工业经济的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高唐聚焦县域发展缺乏前景好、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的卡点,创新建立项目投资前期、建设中期、运营后期的“9+N”项目服务机制和“四专四全”项目警长负责制,创新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赤橙黄绿”工作法,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做到全流程无缝衔接、全周期保驾护航,项目建设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今年1—8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高唐创新推行商事登记准入、准营、变更、注销、审管联动的“5+N”新模式,打造“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闭环管理、一体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目前,实现企业“零距离、零等待、零材料、零成本”开办最快10分钟,企业“一证准营”、企业变更登记联审联办和企业注销“一网通办”材料、环节、时限大幅压缩。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以打造平原特色乡村振兴“高唐样板”抓改革。高唐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抓好乡村振兴领域深化改革义不容辞。近年来,高唐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重点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带动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托管面积占比达86.8%,夏粮种植面积、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21年实现“三增”,探索了一条以“小农户+大服务”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高唐特色之路。
围绕“谁来种地”问题,高唐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52家,为小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或“菜单式”托管服务。
围绕“怎么种好地”问题,高唐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村党组织政治优势,领办合作社搭建居间服务主体,把小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方连片经营。
围绕“钱从哪里来”问题,高唐创新“链式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建立“金融仓库”和“高速贷”政银企对接平台,用好“鲁担惠农贷”政策,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营资金缺乏难题。今年1—8月,农担业务新增107户1.1亿元,列全市第2位;在保340户2.7亿元,列全市第2位,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坚持人民至上,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改革。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高唐大力倡树“待人民重如山”理念,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一批民生难题得到破解,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6.6%,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列全市前列。
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高唐探索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创新实施“1+12+N”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今年1—8月城镇新增就业3175人,同比增长22%。
高品质医疗更加舒心。高唐建成搬迁妇幼保健院、改造提升中医院,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让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高品质就医服务。
高标准养老更加“适老”。高唐在全市率先启动“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19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现专业化、订单式、持续性照顾护理。
高水平教育更具特色。高唐建成初高中一贯制的高唐三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县第二实验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高唐县被确定为山东省科学保教引领区,高唐一中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特色高中。
高规格城市建设更有韧性。高唐创新推进“小区分水、路网收水、河道排水、水厂净水”四级联动城区防汛排涝体系建设,完成103公里主城区主要道路雨污管网分流,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高颜值居住环境更加宜居。高唐完成3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国企红色物业兜底服务58个老旧小区;建成鱼丘湖西北湖、西南湖、东北湖和永宁公园等一批“带状公园”“口袋公园”,城市品质活力显著提升。
高效能治理模式更显担当。高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打造“有事来聊、高能调解”特色调解品牌。创新推出“红邻书记”制度,推动基层治理由“治理”向“优质”转变,实现小区治理蝶变升级。
湖光水色小苏杭,诗情画意金高唐。素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美誉的高唐县,在绘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瑰丽画卷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深入践行聊城市委“6293”工作思路,深化改革谋发展,锐意创新求突破,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唐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突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抓改革。近年来,高唐聚焦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对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锚定“加速崛起、再塑辉煌”目标定位和“创新引领,产业兴县、制造业强县建设”主攻方向,聚力实施“十大攻坚提升”,奋力走出一条“一年起势、两年突破、三年大变化、五年跨越成势”的县域蝶变崛起之路。同时,围绕确定的战略规划,着力在重点领域先行探路,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在试点示范上下足功夫,持续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突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能。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争创国家级改革成果92项、省级382项。其中,国家部委或群团组织印发推广61项,争取国家级示范创建和试点12项,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1项。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唐聚焦新型工业化,通过创新实施“攻坚提升新型工业化”改革行动,深入开展数智化“百企技改、百企转型”专项行动,建立“链长+链主+链核”推进机制,“1222”产业体系逐渐完善,装备制造、康养食品、绿色造纸三大主导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全县工业经济以创新引领的成色越来越足。今年1—8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装备制造业代表时风集团产值增幅9.1%,康养食品产业代表国宏集团产值增幅27.96%,绿色造纸产业代表新泉林集团产值增幅5.2%,工业经济的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高唐聚焦县域发展缺乏前景好、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的卡点,创新建立项目投资前期、建设中期、运营后期的“9+N”项目服务机制和“四专四全”项目警长负责制,创新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赤橙黄绿”工作法,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做到全流程无缝衔接、全周期保驾护航,项目建设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今年1—8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高唐创新推行商事登记准入、准营、变更、注销、审管联动的“5+N”新模式,打造“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闭环管理、一体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目前,实现企业“零距离、零等待、零材料、零成本”开办最快10分钟,企业“一证准营”、企业变更登记联审联办和企业注销“一网通办”材料、环节、时限大幅压缩。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以打造平原特色乡村振兴“高唐样板”抓改革。高唐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抓好乡村振兴领域深化改革义不容辞。近年来,高唐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重点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带动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托管面积占比达86.8%,夏粮种植面积、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21年实现“三增”,探索了一条以“小农户+大服务”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高唐特色之路。
围绕“谁来种地”问题,高唐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52家,为小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或“菜单式”托管服务。
围绕“怎么种好地”问题,高唐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村党组织政治优势,领办合作社搭建居间服务主体,把小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方连片经营。
围绕“钱从哪里来”问题,高唐创新“链式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建立“金融仓库”和“高速贷”政银企对接平台,用好“鲁担惠农贷”政策,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营资金缺乏难题。今年1—8月,农担业务新增107户1.1亿元,列全市第2位;在保340户2.7亿元,列全市第2位,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坚持人民至上,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改革。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高唐大力倡树“待人民重如山”理念,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一批民生难题得到破解,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6.6%,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列全市前列。
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高唐探索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创新实施“1+12+N”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今年1—8月城镇新增就业3175人,同比增长22%。
高品质医疗更加舒心。高唐建成搬迁妇幼保健院、改造提升中医院,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让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高品质就医服务。
高标准养老更加“适老”。高唐在全市率先启动“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19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现专业化、订单式、持续性照顾护理。
高水平教育更具特色。高唐建成初高中一贯制的高唐三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县第二实验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高唐县被确定为山东省科学保教引领区,高唐一中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特色高中。
高规格城市建设更有韧性。高唐创新推进“小区分水、路网收水、河道排水、水厂净水”四级联动城区防汛排涝体系建设,完成103公里主城区主要道路雨污管网分流,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高颜值居住环境更加宜居。高唐完成3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国企红色物业兜底服务58个老旧小区;建成鱼丘湖西北湖、西南湖、东北湖和永宁公园等一批“带状公园”“口袋公园”,城市品质活力显著提升。
高效能治理模式更显担当。高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打造“有事来聊、高能调解”特色调解品牌。创新推出“红邻书记”制度,推动基层治理由“治理”向“优质”转变,实现小区治理蝶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