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矸石山建成矿山公园

2024-09-22 作者: 张环泽 孟令洋 来源: 大众日报
  □张环泽 孟令洋 赵浩宇 报道
  本报枣庄讯 天气晴朗,漫步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很难相信,十余年前这里竟是一座废弃的矸石山!”当十年前的旧照与眼前的公园对比,任何一个初临此地的游客都会发出类似的惊叹。
  枣庄是一座依煤而兴的城市,20世纪初曾发展为中国第三大煤矿,30年代全面采用机械化采煤后,原煤产量达182万吨。随着时代的变迁,煤矿资源逐渐枯竭,1999年枣庄煤矿按照国家“1440”工程实施关井破产。
  煤矿破产后,给市中区留下一座占地250余亩、高近百米的矸石山。“一刮风,煤灰飞得到处都是,第二天打扫卫生都得两个小时。”谈起过去的矸石山,退休工人杨宝凤记忆犹新,矸石山上偶尔还会发生自燃,硫黄气味到处弥漫,连草都难以生长。
  当时有不少民众提议,不如直接挖平矸石山,彻底解决污染与安全隐患问题。经研讨后,枣庄市政府认为,工业遗址的价值,要辩证地看待:虽然矸石山的存在确实会破坏环境,但是枣庄依煤而兴,煤矿遗址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应该探索一条生态环境修复与历史文化保护和谐共生的道路。
  矿山公园方案,应运而生。这是一条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也无疑是一条比铲除矸石山方案更加复杂、资金需求更大、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方案。
  为解决矿山公园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重组后的新中兴公司将当时6000多户矿工老宿舍棚户改造项目的收益,全部补充到矿山公园建设当中,枣庄市政府根据当时环保修复等政策返还了全部的土地出让金。
  资金问题解决后,市中区根据原有地形地貌,对矸石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将早期煤矿开采所形成的塌陷区挖通挖大,建成占地50余亩的中兴湖;将原本占地250余亩的矸石山缩量降高,封闭式处理,改造成整体高度为18米,储量为100万吨、以红矸石为主的矸石山景观;在山体表面栽植苗木,为矸石山“穿上”绿衣,最大限度增加公园的绿化面积,降低扬尘污染。
  如今,老矿区从过去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了现在的“一城新色半城绿”,而矸石山也变身为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市中区积极谋划转型,将煤矿塌陷地、中兴工业文化遗址、1878民国风情街区等“穿珠成链”,让昔日的工业明珠重新绽放光彩。
  □张环泽 孟令洋 赵浩宇 报道
  本报枣庄讯 天气晴朗,漫步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很难相信,十余年前这里竟是一座废弃的矸石山!”当十年前的旧照与眼前的公园对比,任何一个初临此地的游客都会发出类似的惊叹。
  枣庄是一座依煤而兴的城市,20世纪初曾发展为中国第三大煤矿,30年代全面采用机械化采煤后,原煤产量达182万吨。随着时代的变迁,煤矿资源逐渐枯竭,1999年枣庄煤矿按照国家“1440”工程实施关井破产。
  煤矿破产后,给市中区留下一座占地250余亩、高近百米的矸石山。“一刮风,煤灰飞得到处都是,第二天打扫卫生都得两个小时。”谈起过去的矸石山,退休工人杨宝凤记忆犹新,矸石山上偶尔还会发生自燃,硫黄气味到处弥漫,连草都难以生长。
  当时有不少民众提议,不如直接挖平矸石山,彻底解决污染与安全隐患问题。经研讨后,枣庄市政府认为,工业遗址的价值,要辩证地看待:虽然矸石山的存在确实会破坏环境,但是枣庄依煤而兴,煤矿遗址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应该探索一条生态环境修复与历史文化保护和谐共生的道路。
  矿山公园方案,应运而生。这是一条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也无疑是一条比铲除矸石山方案更加复杂、资金需求更大、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方案。
  为解决矿山公园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重组后的新中兴公司将当时6000多户矿工老宿舍棚户改造项目的收益,全部补充到矿山公园建设当中,枣庄市政府根据当时环保修复等政策返还了全部的土地出让金。
  资金问题解决后,市中区根据原有地形地貌,对矸石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将早期煤矿开采所形成的塌陷区挖通挖大,建成占地50余亩的中兴湖;将原本占地250余亩的矸石山缩量降高,封闭式处理,改造成整体高度为18米,储量为100万吨、以红矸石为主的矸石山景观;在山体表面栽植苗木,为矸石山“穿上”绿衣,最大限度增加公园的绿化面积,降低扬尘污染。
  如今,老矿区从过去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了现在的“一城新色半城绿”,而矸石山也变身为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市中区积极谋划转型,将煤矿塌陷地、中兴工业文化遗址、1878民国风情街区等“穿珠成链”,让昔日的工业明珠重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