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色遗产,寒亭区古树保护显成效

明代古槐:六百年守望 绿意盎然迎客来

2024-09-18 作者: 张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杨颖俊

  每当踏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游客们总会被东侧的一棵古槐所吸引。
  它身姿挺拔,高达9米3,树干粗壮,近3米的树围需两人方能环抱。宽达12米的树冠舒展开来,绿叶茂密,为游客们提供了一片凉爽的避暑之地。
  石碑上“明代古槐”的字样,仿佛在诉说着其600年的沧桑历史。游客们时常在树下驻足,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虽然夏季经历了多场急雨,但这棵古槐却异常繁盛。“我们针对古槐的树洞、树枝、树干切口等关键部位进行了细致的防腐处理,有效防止了雨水侵蚀和腐烂问题的发生。”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寒亭分局副局长齐萍说,同时,还修建了保护围栏,增设了支撑结构,修复了中空树洞,为古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屏障。
  古树,作为树龄跨越百年的生命见证者,是森林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近年来,寒亭区充分发挥林长制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体制。该区对全区范围内的63株古树进行逐一挂牌,并创新性地采用“林长制+区领导包靠+责任人共建”的管理模式,将古树保护的责任层层落实,推动古树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寒亭区通过科学管理,强化古树名木巡视与管护。为每株古树明确了保护责任人或单位,签订养护协议,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在资金保障方面,寒亭区将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纳入了区财政预算。针对辖区内的濒危古树,该区进行了细致的摸排与评估,并组建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队伍,通过地上环境综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加固等科学措施,逐步恢复古树生机。
  邢家东庄村内,一棵拥有200年历史的古槐枝繁叶茂,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5个月前,这棵古槐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搬家”——从村庄的南侧迁移至了村西北侧,以配合津潍高铁的建设。在此之前,2018年济青高铁修建时,这棵古树同样因其重要价值而使高铁修建绕道避让。
  面对此次古槐的迁移需求,寒亭区迅速行动,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村委在村西北侧精心清理出一片空地,随后专家团队对古槐进行了全面的会诊与救治,通过输送营养液、修剪树枝、防腐处理等科学手段,为古槐的复壮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抢救古槐的同时,寒亭区还积极培育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目前,已初步筛选出约300棵符合条件的树木。对于其中符合标准或极为珍稀的树种,将进一步核实并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纳入古树管理体系。”齐萍说。
  63株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生态的瑰宝,更是寒亭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见证。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寒亭区计划每两年对全区古树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及时更新古树名木档案,为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杨颖俊

  每当踏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游客们总会被东侧的一棵古槐所吸引。
  它身姿挺拔,高达9米3,树干粗壮,近3米的树围需两人方能环抱。宽达12米的树冠舒展开来,绿叶茂密,为游客们提供了一片凉爽的避暑之地。
  石碑上“明代古槐”的字样,仿佛在诉说着其600年的沧桑历史。游客们时常在树下驻足,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虽然夏季经历了多场急雨,但这棵古槐却异常繁盛。“我们针对古槐的树洞、树枝、树干切口等关键部位进行了细致的防腐处理,有效防止了雨水侵蚀和腐烂问题的发生。”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寒亭分局副局长齐萍说,同时,还修建了保护围栏,增设了支撑结构,修复了中空树洞,为古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屏障。
  古树,作为树龄跨越百年的生命见证者,是森林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近年来,寒亭区充分发挥林长制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体制。该区对全区范围内的63株古树进行逐一挂牌,并创新性地采用“林长制+区领导包靠+责任人共建”的管理模式,将古树保护的责任层层落实,推动古树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寒亭区通过科学管理,强化古树名木巡视与管护。为每株古树明确了保护责任人或单位,签订养护协议,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在资金保障方面,寒亭区将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纳入了区财政预算。针对辖区内的濒危古树,该区进行了细致的摸排与评估,并组建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队伍,通过地上环境综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加固等科学措施,逐步恢复古树生机。
  邢家东庄村内,一棵拥有200年历史的古槐枝繁叶茂,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5个月前,这棵古槐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搬家”——从村庄的南侧迁移至了村西北侧,以配合津潍高铁的建设。在此之前,2018年济青高铁修建时,这棵古树同样因其重要价值而使高铁修建绕道避让。
  面对此次古槐的迁移需求,寒亭区迅速行动,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村委在村西北侧精心清理出一片空地,随后专家团队对古槐进行了全面的会诊与救治,通过输送营养液、修剪树枝、防腐处理等科学手段,为古槐的复壮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抢救古槐的同时,寒亭区还积极培育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目前,已初步筛选出约300棵符合条件的树木。对于其中符合标准或极为珍稀的树种,将进一步核实并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纳入古树管理体系。”齐萍说。
  63株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生态的瑰宝,更是寒亭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见证。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寒亭区计划每两年对全区古树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及时更新古树名木档案,为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