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
2024-09-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宋伟 王瑞 报道
本报枣庄讯 眼下,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省级工友创业园内,货运车辆井然有序,一改过去或库存积压或时常缺货的窘境。“云仓项目进驻基地后,我们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员工曹海洋说,通过云仓系统软件,能够实时监控库存状态,进行精准数据分析和管理,大幅提升了库存管理效率。
今年初,省工信厅派驻山亭区城头镇西城头村第一书记,依托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引进枣庄卓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借助其成熟运营模式和产销资源,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打造了第一书记产业园(云仓)项目,惠及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的52家企业。
和以往不同,山亭区本轮驻村第一书记探索采取“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的帮扶模式。他们积极发挥聚集资源、整合要素、协调各方的优势,坚持规划联片定、项目联片落、产业联片兴的思路,受益的不仅仅是帮扶村,还包括整个片区甚至更大范围的农户。山亭区委副书记(挂职)苏伟说,第一书记们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指导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措施,着力为帮扶村培育1—2个特色优势产业。
秋日,翼云湖波光潋滟,连绵起伏的青山与湛蓝的天空相互辉映,游人络绎不绝。翼云湖片区是省级乡村振兴衔接集中推进示范区,覆盖徐庄镇6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从目前翼云湖片区产业布局来看,不缺‘珠子’缺‘链子’。”驻村第一书记赵建伟说,“片区产业基础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各个项目之间、乡村之间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精准导入业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6名第一书记推动建成全市首个“榴枣归乡”乡村驿站,吸引创业团队16个52人,进驻项目8个,辐射周边农户600多户,经营额达73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超过600万元。
在水泉镇棠棣峪片区,第一书记依托火樱桃产业基础和优势,推动联建村“抱团”成立火樱桃种植合作社联合社,与樱桃“达人”、种植“能手”联合,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电子商务等绿色产业,投资500余万元新建3200吨冷库作为产业配套,预计每年可创收30万元。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西集镇的3名第一书记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的同时,协调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与西集镇共富公司进行合作,为枣庄翼云机场运行提供货物装卸、安保、物业等劳务服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有效解决了零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和机场用工“两难”问题。
据了解,来自6家省直单位的19名第一书记在推动村民致富和村级增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在项目招引、人才引进、校地合作、产业提效等方面寻求帮助,努力实现帮扶效应的最大化。今年以来,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争取并投入产业项目资金1100万元,建设优质项目10个,为强村富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通讯员 宋伟 王瑞 报道
本报枣庄讯 眼下,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省级工友创业园内,货运车辆井然有序,一改过去或库存积压或时常缺货的窘境。“云仓项目进驻基地后,我们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员工曹海洋说,通过云仓系统软件,能够实时监控库存状态,进行精准数据分析和管理,大幅提升了库存管理效率。
今年初,省工信厅派驻山亭区城头镇西城头村第一书记,依托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引进枣庄卓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借助其成熟运营模式和产销资源,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打造了第一书记产业园(云仓)项目,惠及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的52家企业。
和以往不同,山亭区本轮驻村第一书记探索采取“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的帮扶模式。他们积极发挥聚集资源、整合要素、协调各方的优势,坚持规划联片定、项目联片落、产业联片兴的思路,受益的不仅仅是帮扶村,还包括整个片区甚至更大范围的农户。山亭区委副书记(挂职)苏伟说,第一书记们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指导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措施,着力为帮扶村培育1—2个特色优势产业。
秋日,翼云湖波光潋滟,连绵起伏的青山与湛蓝的天空相互辉映,游人络绎不绝。翼云湖片区是省级乡村振兴衔接集中推进示范区,覆盖徐庄镇6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从目前翼云湖片区产业布局来看,不缺‘珠子’缺‘链子’。”驻村第一书记赵建伟说,“片区产业基础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各个项目之间、乡村之间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精准导入业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6名第一书记推动建成全市首个“榴枣归乡”乡村驿站,吸引创业团队16个52人,进驻项目8个,辐射周边农户600多户,经营额达73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超过600万元。
在水泉镇棠棣峪片区,第一书记依托火樱桃产业基础和优势,推动联建村“抱团”成立火樱桃种植合作社联合社,与樱桃“达人”、种植“能手”联合,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电子商务等绿色产业,投资500余万元新建3200吨冷库作为产业配套,预计每年可创收30万元。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西集镇的3名第一书记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的同时,协调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与西集镇共富公司进行合作,为枣庄翼云机场运行提供货物装卸、安保、物业等劳务服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有效解决了零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和机场用工“两难”问题。
据了解,来自6家省直单位的19名第一书记在推动村民致富和村级增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在项目招引、人才引进、校地合作、产业提效等方面寻求帮助,努力实现帮扶效应的最大化。今年以来,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争取并投入产业项目资金1100万元,建设优质项目10个,为强村富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