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大河之变

2024-09-12 作者: 李明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静: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加强生态感知,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技术开展保护区湿地资源、水资源、海洋水质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状况等监测,建设气象、水文、土壤等在线监测站点50余处,全面掌握保护区资源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下一步,我们将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为统领,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博士赵自超:近年来,我和同事们将黄河三角洲作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主战场。我开展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盐碱地粪肥施用技术研究,研发了多种低成本盐碱地改良剂、有机肥及高效施用技术。目前,省农科院共筛选和培育150多个耐盐碱品种,集成相应配套技术80余套,打造应用场景或示范样板60余处,适宜盐碱地品种、技术推广面积20余万亩。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化学驱油剂研发专家姜祖明:胜利油田化学驱团队不断攻坚克难,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降粘化学驱技术和海上化学驱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团队有个目标,就是到2035年,把化学驱应用的边界从最初的60摄氏度提到120摄氏度,形成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继续保持油田化学驱技术的领跑地位。
  ●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近日,我们的广利港风电码头完成首船发运,标志着全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正式启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签约落地产业链项目35个,中船海装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正式投产交付,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建设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打造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这几天,我们社区共富产业基地新上了家纺项目,已有40多位社区群众在这一项目就业,这一产业也将成为我们社区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我们还在东营市率先成立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有效盘活1700余亩沿黄片区闲置土地。粮食烘干基地等一批好项目先后落地,群众收入来源由种植收入为主拓展为土地流转、务工和经营收入等多种渠道。
  (□记者 李明 李广寅 整理)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静: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加强生态感知,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技术开展保护区湿地资源、水资源、海洋水质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状况等监测,建设气象、水文、土壤等在线监测站点50余处,全面掌握保护区资源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下一步,我们将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为统领,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博士赵自超:近年来,我和同事们将黄河三角洲作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主战场。我开展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盐碱地粪肥施用技术研究,研发了多种低成本盐碱地改良剂、有机肥及高效施用技术。目前,省农科院共筛选和培育150多个耐盐碱品种,集成相应配套技术80余套,打造应用场景或示范样板60余处,适宜盐碱地品种、技术推广面积20余万亩。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化学驱油剂研发专家姜祖明:胜利油田化学驱团队不断攻坚克难,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降粘化学驱技术和海上化学驱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团队有个目标,就是到2035年,把化学驱应用的边界从最初的60摄氏度提到120摄氏度,形成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继续保持油田化学驱技术的领跑地位。
  ●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近日,我们的广利港风电码头完成首船发运,标志着全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正式启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签约落地产业链项目35个,中船海装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正式投产交付,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建设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打造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这几天,我们社区共富产业基地新上了家纺项目,已有40多位社区群众在这一项目就业,这一产业也将成为我们社区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我们还在东营市率先成立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有效盘活1700余亩沿黄片区闲置土地。粮食烘干基地等一批好项目先后落地,群众收入来源由种植收入为主拓展为土地流转、务工和经营收入等多种渠道。
  (□记者 李明 李广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