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514亿元
青岛峰会滨州绘就新质生产力蓝图
2024-09-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牛成龙 陈聪
日前,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滨州专场推介活动在青岛举行。活动共邀请到1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企业家参加,54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51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健康、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全市重点发展领域。
滨州作为工业大市、制造大市、民营经济大市,正在绘就并在加快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五张蓝图”——产业蓝图、创新蓝图、绿色蓝图、开放蓝图和服务蓝图。
产业蓝图,产业深度转型。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金属板材、商用厨具、绳网等特色产业享誉海内外,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去年全市工业营收达到1.4万亿元,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智改数转、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位居山东省第1位,占GDP的比重居山东省第2位。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了广阔舞台。
创新蓝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当前,滨州正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加速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2%,连续三年居山东省第1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8%,连续两年居山东省第1位;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数量均连续两年实现倍增。全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连续举办五届滨州人才节,创新打造“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三即”职教模式,27所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80%,每年引进培养本科及以上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超过4万人。充沛的创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澎湃动能。
绿色蓝图,能源转型绿色发展。近年来,滨州致力于新能源发展,规划了两大目标,一个是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个是打造锂电新材料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从新能源基地角度讲,正在加快建设山东省最大的鲁北(滨州)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基地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18万千瓦,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均居山东省前列。从新能源产业角度讲,依托鲁北万润锂电等项目,打造国内一流锂电基地。规划建设“一港四园”,建设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目前,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其中风电轮毂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丰富的绿色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开放蓝图,对外开放全面扩大。当前的滨州,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交通格局加快构建,滨州港、内陆港、海外仓、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载体日益完善,可以说,滨州通江达海、畅达全球的开放格局越来越大。特别是,滨州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闯世界,目前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15项居全球第1位。全面的开放格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了市场空间。
服务蓝图,营商服务提质增效。滨州坚持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连续举办滨州企业家大会,连续开展“滨州企业日”活动,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去年以来有近6000位企业家梦想变为现实,“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当前,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国家体育公园城市、国家康养示范城市,努力让每个人在滨州工作、生活、创业心安顺遂、人生出彩。优质的服务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积了肥沃土壤。
本报通讯员 牛成龙 陈聪
日前,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滨州专场推介活动在青岛举行。活动共邀请到1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企业家参加,54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51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健康、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全市重点发展领域。
滨州作为工业大市、制造大市、民营经济大市,正在绘就并在加快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五张蓝图”——产业蓝图、创新蓝图、绿色蓝图、开放蓝图和服务蓝图。
产业蓝图,产业深度转型。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金属板材、商用厨具、绳网等特色产业享誉海内外,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去年全市工业营收达到1.4万亿元,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智改数转、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位居山东省第1位,占GDP的比重居山东省第2位。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了广阔舞台。
创新蓝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当前,滨州正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加速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2%,连续三年居山东省第1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8%,连续两年居山东省第1位;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数量均连续两年实现倍增。全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连续举办五届滨州人才节,创新打造“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三即”职教模式,27所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80%,每年引进培养本科及以上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超过4万人。充沛的创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澎湃动能。
绿色蓝图,能源转型绿色发展。近年来,滨州致力于新能源发展,规划了两大目标,一个是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个是打造锂电新材料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从新能源基地角度讲,正在加快建设山东省最大的鲁北(滨州)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基地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18万千瓦,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均居山东省前列。从新能源产业角度讲,依托鲁北万润锂电等项目,打造国内一流锂电基地。规划建设“一港四园”,建设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目前,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其中风电轮毂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丰富的绿色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开放蓝图,对外开放全面扩大。当前的滨州,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交通格局加快构建,滨州港、内陆港、海外仓、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载体日益完善,可以说,滨州通江达海、畅达全球的开放格局越来越大。特别是,滨州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闯世界,目前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15项居全球第1位。全面的开放格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了市场空间。
服务蓝图,营商服务提质增效。滨州坚持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连续举办滨州企业家大会,连续开展“滨州企业日”活动,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去年以来有近6000位企业家梦想变为现实,“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当前,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国家体育公园城市、国家康养示范城市,努力让每个人在滨州工作、生活、创业心安顺遂、人生出彩。优质的服务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积了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