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探索“一访三心四办”工作机制
让政务热线成为群众的“暖心线”
2024-08-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董亿俊 李筱菲
今年以来,邹平市以城市社区热线化解推进城市基层治理,探索建立“一访三心四办”热线化解工作机制,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破解城市治理投诉多、化解难、满意度低等问题。
敲门遍访,未诉先办。优化整合党建、政法网格,将全市20个城市社区和281个居民小区统筹划分为27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工作,实现社情民意一网掌握,矛盾纠纷一网调处。开展城市社区“暖心惠民 城市先行”大走访行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广泛发动社区工作者、小区党员等治理力量下沉小区(网格)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变“矛盾被动处理”为“隐患主动发现”。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置“一键找书记”功能,24小时全天候、全过程接受群众反映。制定社区“帮办二维码”,根据网格划分精准收集民意,努力实现“不诉就解决”。
耐心解忧,接诉即办。梳理全市近三年来热线20771条,细分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物业服务管理等4个大项10个小项,对任务要求、责任人、具体时间节点进行分解,并明确组织委员为第一责任人、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社区成立12345热线办理小组,包靠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具体负责,做到“第一时间联系沟通,第一时间现场落实,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全面规范热线办理程序,统一制订回复模板、办理方案,及时反馈热线办理结果,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沟通,持续跟踪问效。组织邹平市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对热线办理专题辅导。
精心施策,联手帮办。发挥“同心圆桌会”“吐槽大会”民主议事机制,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市委—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热线化解体系,建立城市社区热线化解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热线化解联席会,分析上月城市社区热线整体情况,疏通堵点难点。制定市直部门协调台账,对供暖供电、物业服务等民生突出问题由市委兜底管理,街道社区小区逐一推动化解,凝聚合力、上下一体推进热线问题化解。充分发挥“双报到”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在职党员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引导律师协会、医养医院、公益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进社区、进网格,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援助、养老健康、家庭教育等各类关爱服务64次。
暖心服务,用情巧办。建设邻里中心,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错峰延时开放,统筹用好物业闲置用房等资源,打造120处“红立方”网格党群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党员群众的“连心桥”、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以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招募“社区合伙人”,广泛动员个人、社会组织、“双报到”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目前,共吸收“红色合伙人”269家,让社会治理变“独角戏”为“大合唱”。社区党组织聚合社会资源,发动志愿力量领办“微公益”项目,建立“微公益”项目库,启动“薪苗计划”“益小剪”“小河苗”等微公益项目26个,探索建立社区“微工厂”,开展电商直播、代加工培训等,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打造“向阳花”公益课堂等特色服务品牌,打造社区“熟人社会”,用贴心服务换群众认同,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通讯员 董亿俊 李筱菲
今年以来,邹平市以城市社区热线化解推进城市基层治理,探索建立“一访三心四办”热线化解工作机制,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破解城市治理投诉多、化解难、满意度低等问题。
敲门遍访,未诉先办。优化整合党建、政法网格,将全市20个城市社区和281个居民小区统筹划分为27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工作,实现社情民意一网掌握,矛盾纠纷一网调处。开展城市社区“暖心惠民 城市先行”大走访行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广泛发动社区工作者、小区党员等治理力量下沉小区(网格)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变“矛盾被动处理”为“隐患主动发现”。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置“一键找书记”功能,24小时全天候、全过程接受群众反映。制定社区“帮办二维码”,根据网格划分精准收集民意,努力实现“不诉就解决”。
耐心解忧,接诉即办。梳理全市近三年来热线20771条,细分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物业服务管理等4个大项10个小项,对任务要求、责任人、具体时间节点进行分解,并明确组织委员为第一责任人、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社区成立12345热线办理小组,包靠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具体负责,做到“第一时间联系沟通,第一时间现场落实,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全面规范热线办理程序,统一制订回复模板、办理方案,及时反馈热线办理结果,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沟通,持续跟踪问效。组织邹平市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对热线办理专题辅导。
精心施策,联手帮办。发挥“同心圆桌会”“吐槽大会”民主议事机制,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市委—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热线化解体系,建立城市社区热线化解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热线化解联席会,分析上月城市社区热线整体情况,疏通堵点难点。制定市直部门协调台账,对供暖供电、物业服务等民生突出问题由市委兜底管理,街道社区小区逐一推动化解,凝聚合力、上下一体推进热线问题化解。充分发挥“双报到”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在职党员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引导律师协会、医养医院、公益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进社区、进网格,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援助、养老健康、家庭教育等各类关爱服务64次。
暖心服务,用情巧办。建设邻里中心,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错峰延时开放,统筹用好物业闲置用房等资源,打造120处“红立方”网格党群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党员群众的“连心桥”、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以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招募“社区合伙人”,广泛动员个人、社会组织、“双报到”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目前,共吸收“红色合伙人”269家,让社会治理变“独角戏”为“大合唱”。社区党组织聚合社会资源,发动志愿力量领办“微公益”项目,建立“微公益”项目库,启动“薪苗计划”“益小剪”“小河苗”等微公益项目26个,探索建立社区“微工厂”,开展电商直播、代加工培训等,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打造“向阳花”公益课堂等特色服务品牌,打造社区“熟人社会”,用贴心服务换群众认同,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