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大水泊镇打通乡村与大学生双向奔赴之路

“社会实践大学生,也是我们所需人才”

2024-08-30 作者: 陶相银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郭彦成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这个暑期,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的三岐山凭着与碧山秀水相得益彰的特色院落、老树青竹吸引来大量游客。游山玩水之余,游客也到山下各村或采摘瓜果,或吃农家饭,让多个村子的村民吃上了“文旅饭”,而打造“饭碗”的则是清华大学的两支大学生实践队伍,他们利用近两年的寒暑假实践时间,规划了“三岐山一日游”近郊旅游带。
  以“首席专家制”广纳全国高端人才参与当地乡村振兴而闻名的大水泊镇,多年来一直深耕乡村振兴人才文章,多措并举以人才激活当地产业发展、改善人文环境。2020年,清华大学全国首个乡村工作站设在大水泊镇,四年来先后有900多名清华大学的学生来此参与乡村振兴。因“有的看、有的参与、有的调查、有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来大水泊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仅今年暑期,就有来自清华大学、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学生团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寒暑假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所需的人才!”大水泊镇党委书记陈辉说,该镇与镇上的首席专家们以“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助力镇域发展”为题,进行了多次认真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镇党委、政府做好相关服务保障,熟悉大水泊镇实际的首席专家们则结合实践大学生所属院校、专业特长,给大学生出题目,让大学生们都带着题目深入各村,看真事、抓干货、淘真金。
  镇上重视、首席专家们负责、大学生们沉下心,一个个金点子也就陆续在大水泊镇落地了——知道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暑期来社会实践,镇域企业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动找来,请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入企调查,为企业的宣传口号、包装设计献计献策;镇上的一处破败路口,在大学生实践队伍的设计下改造为美丽的口袋公园;村里的文化项目要更新,大学生们从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饮食特色等方面入手,设计制作了文化长廊……
  从起初的“被动接待”转为“积极服务、主动引导”,社会实践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逐渐明晰,乡村与大学生双向奔赴的模式在大水泊镇逐渐形成,各高校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更让当地百姓受益。以瓦屋村为例,该村曾是全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依靠首席专家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量,该村打造了毕克官美术馆,通过开办艺术展览、艺术创作等活动,带动特色民宿、休闲观光、研学游等产业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漫画村”。“这些墙上的漫画,大多是大学生们画的。”瓦屋村党支部书记毕可宝说,除了墙绘,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还利用自身所长帮助瓦屋村提升村庄风貌,参与设计了村里的凉亭、游园等休闲场地,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环境整治先进村”。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郭彦成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这个暑期,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的三岐山凭着与碧山秀水相得益彰的特色院落、老树青竹吸引来大量游客。游山玩水之余,游客也到山下各村或采摘瓜果,或吃农家饭,让多个村子的村民吃上了“文旅饭”,而打造“饭碗”的则是清华大学的两支大学生实践队伍,他们利用近两年的寒暑假实践时间,规划了“三岐山一日游”近郊旅游带。
  以“首席专家制”广纳全国高端人才参与当地乡村振兴而闻名的大水泊镇,多年来一直深耕乡村振兴人才文章,多措并举以人才激活当地产业发展、改善人文环境。2020年,清华大学全国首个乡村工作站设在大水泊镇,四年来先后有900多名清华大学的学生来此参与乡村振兴。因“有的看、有的参与、有的调查、有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来大水泊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仅今年暑期,就有来自清华大学、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学生团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寒暑假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所需的人才!”大水泊镇党委书记陈辉说,该镇与镇上的首席专家们以“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助力镇域发展”为题,进行了多次认真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镇党委、政府做好相关服务保障,熟悉大水泊镇实际的首席专家们则结合实践大学生所属院校、专业特长,给大学生出题目,让大学生们都带着题目深入各村,看真事、抓干货、淘真金。
  镇上重视、首席专家们负责、大学生们沉下心,一个个金点子也就陆续在大水泊镇落地了——知道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暑期来社会实践,镇域企业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动找来,请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入企调查,为企业的宣传口号、包装设计献计献策;镇上的一处破败路口,在大学生实践队伍的设计下改造为美丽的口袋公园;村里的文化项目要更新,大学生们从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饮食特色等方面入手,设计制作了文化长廊……
  从起初的“被动接待”转为“积极服务、主动引导”,社会实践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逐渐明晰,乡村与大学生双向奔赴的模式在大水泊镇逐渐形成,各高校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更让当地百姓受益。以瓦屋村为例,该村曾是全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依靠首席专家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量,该村打造了毕克官美术馆,通过开办艺术展览、艺术创作等活动,带动特色民宿、休闲观光、研学游等产业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漫画村”。“这些墙上的漫画,大多是大学生们画的。”瓦屋村党支部书记毕可宝说,除了墙绘,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还利用自身所长帮助瓦屋村提升村庄风貌,参与设计了村里的凉亭、游园等休闲场地,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环境整治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