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高标准建设实训矿井,专门用于安全生产培训
投资4.68亿元打造一处安全课堂
2024-08-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噪在实训矿井区,老师正在为学员提供实操教学
|
![]() |
噪小学生们来到安全体验馆开展研学活动
|
![]() |
噪学员们正在练习凿岩作业
|
![]() |
|
□ 本报记者 冯彦文
本报通讯员 珊珊 海鹏 王松
安全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舍不舍得安全教育投入,是考验企业的“试金石”。在招远市,由地方国企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68亿元打造的用于安全生产培训的实训矿井,按照真实生产矿井1:1的标准,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山东金都经纶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经纶培训学校”),真正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一道亮光闪过,紧接着“嘣!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随即一大团烟雾弥漫开来……8月14日,一场利用声、光、电高科技装备模拟的爆破场景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上演,经纶培训学校培训部讲师张世钢一边操作仪器,一边耐心地为学员们讲解爆破注意事项。
张世钢是经纶培训学校的资深讲师,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培训多年,他表示:“矿业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实操培训,只经过理论课程培训直接到岗位工作,很容易出问题,因操作不当导致受伤的案例屡见不鲜,令人痛心。”
“招远是中国金都,黄金产量连续48年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仅黄金矿山企业就有19家,矿业从业人员特别多。”经纶培训学校校长林惠玉介绍,“创建实训矿井的初衷,一个是为了我们本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另一个则是为全国矿业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个实操教学矿井的平台,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产的环境氛围。”
乘坐电梯进入负二层,便来到了实训矿井区。“实训矿井包括+136和+118两个水平,巷道全长5300米,+118水平是原罗山金矿旧址,建于20世纪70年代,我们在保留旧址的基础上又向下挖了一个水平,专门用于培训教学。”经纶培训学校讲师王笋笋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该校面向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矿山五职矿长、“三项岗位”人员、院校学生共开展各类实操培训8万余人次。
“两个水平完整地展示了现代化非煤矿山井下八大生产系统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置了采矿、掘进、供电、提升、运输、通风等15个实训区。”走进实训区,潮湿的地面,脚下踩起来沙沙作响的石子,讲话时的回音,一切真实的矿井环境让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王笋笋指着标识牌向记者介绍:“地下矿井具有实景化应急演练、一体化机电实训、全流程爆破实训、全系统安全标准化实训等特色,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培训对象弥补矿山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短板,提高职业素养。”
矿井建成后的第一场培训课,专为中矿集团员工准备。2021年9月17日,经纶培训学校举办了爆破作业“三员”岗前培训班,共有43名爆破作业人员参加。培训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下进行了采矿爆破作业装药流程、采矿爆破作业爆破网络敷设、掘进爆破作业装药流程等实地演练,最终学员考试合格率将近98%,为之后真正上岗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专门为培训而建的实操矿井,全国仅此一处,吸引着各地的学员慕名前来。今年4月,西藏自治区应急系统非煤矿山执法人员不远千里来到经纶培训学校,进行了矿山执法检查精准化强化训练,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今年5月,内蒙古金陶矿业有限公司将新招录的20余名职工送到该校,进行了岗前操作技能实操培训。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下,学员们学习了凿岩作业、支柱作业、爆破作业、应急处置(水灾、火灾、冒顶)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结业后全部实现熟练上岗操作。
在林惠玉看来,花费几亿元建一间实操教室,不仅值得,并且意义重大。“实操教学矿井带来的社会效应远大于经济效应。很多矿难中的不幸其实可以避免,但由于工人没有经验,盲目自救导致二次伤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只是钱的问题,但对于员工来说,人命大于天,安全生产培训任重而道远。”
在实战化避灾训练区,张世钢在智能大屏上轻点几下,顿时烟雾四起,刺耳的警报声拉响。身穿橘黄色反光工作服,头戴矿工帽,脚蹬黑色长筒胶鞋的培训学员弯腰靠墙前行。“在井下遇到火灾时,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雾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并及时撤到避难硐室进行自救。”张世钢表示,安全知识讲一百遍也不为过,但讲一百遍也不如学员亲身实战一遍。
经纶培训学校自2021年底建成运营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黄金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山东省安全生产实操考点、山东省爆破作业人员培训及考点、烟台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实训基地、烟台市矿山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黄金培训中心等国内多所院校的实训基地。2022年被应急管理部、发改委列入国家应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
依托实训矿井,烟台市应急管理局在经纶培训学校设立了全国首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井实操考场,首次实现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种作业(排水、提升、通风、支护、尾矿)的实物实操考试。考场建成后,先后对烟台市400多名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全流程实物操作考试。矿井实操考场先后承担了山东省安全生产监考员和考评员的培训考核任务,为全国安全生产实操考试创造了“烟台模式”。
为了丰富安全教育内容,经纶培训学校还建设了安全体验馆和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分别位于负一层和负二层。
高层建筑起火时应该怎么做?如何用绳子打成八字结进行逃生?怎样避免受到交流电的伤害?只要来一趟安全体验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基本都能掌握。
“安全体验馆面积1260平方米,设置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劳动安全、应急救护六个体验区。”王笋笋介绍,“馆内共有31个体验体感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互动投影、VR等多媒体技术,通过互动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不是说教式地讲解。”在这里,你可以通过驾驶游戏车来体验酒驾的危害;通过智能模具,感受心肺复苏的正确位置与力度,在一项项“沉浸式”体验活动中提高安全意识,收获安全知识。
非煤矿山井下八大生产系统是哪八个?在智力圣何塞铜矿坍塌事故救援中,33名被困矿工在经过69天后是如何安全获救的?智能矿山是什么样子?来到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不仅能对采矿系统拥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知,并且通过真实案例解说,更能提高参观者的安全意识。目前,安全体验馆和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除了培训,还承接了各种研学活动。
招远是非煤矿山大市,矿山稳则全市稳。2021年,招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非煤矿山集中整治,黄金产业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根本性转变。为巩固整治成果,招远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八抓20条”创新举措,“清单化”推进非煤矿山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化管理动火等高危作业、井下文明标准化建设等,建成全国唯一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即经纶培训学校。
据统计,经纶培训学校今年上半年累计培训3.53万人次,同比增长67.8%。学校不断创新推广模式,今年8月28日,在2024年黄金产业发展大会上开展了签约推介、组建黄金产业培训联盟等活动。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冯彦文提供
本报通讯员 珊珊 海鹏 王松
安全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舍不舍得安全教育投入,是考验企业的“试金石”。在招远市,由地方国企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68亿元打造的用于安全生产培训的实训矿井,按照真实生产矿井1:1的标准,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山东金都经纶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经纶培训学校”),真正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一道亮光闪过,紧接着“嘣!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随即一大团烟雾弥漫开来……8月14日,一场利用声、光、电高科技装备模拟的爆破场景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上演,经纶培训学校培训部讲师张世钢一边操作仪器,一边耐心地为学员们讲解爆破注意事项。
张世钢是经纶培训学校的资深讲师,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培训多年,他表示:“矿业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实操培训,只经过理论课程培训直接到岗位工作,很容易出问题,因操作不当导致受伤的案例屡见不鲜,令人痛心。”
“招远是中国金都,黄金产量连续48年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仅黄金矿山企业就有19家,矿业从业人员特别多。”经纶培训学校校长林惠玉介绍,“创建实训矿井的初衷,一个是为了我们本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另一个则是为全国矿业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个实操教学矿井的平台,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产的环境氛围。”
乘坐电梯进入负二层,便来到了实训矿井区。“实训矿井包括+136和+118两个水平,巷道全长5300米,+118水平是原罗山金矿旧址,建于20世纪70年代,我们在保留旧址的基础上又向下挖了一个水平,专门用于培训教学。”经纶培训学校讲师王笋笋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该校面向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矿山五职矿长、“三项岗位”人员、院校学生共开展各类实操培训8万余人次。
“两个水平完整地展示了现代化非煤矿山井下八大生产系统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置了采矿、掘进、供电、提升、运输、通风等15个实训区。”走进实训区,潮湿的地面,脚下踩起来沙沙作响的石子,讲话时的回音,一切真实的矿井环境让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王笋笋指着标识牌向记者介绍:“地下矿井具有实景化应急演练、一体化机电实训、全流程爆破实训、全系统安全标准化实训等特色,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培训对象弥补矿山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短板,提高职业素养。”
矿井建成后的第一场培训课,专为中矿集团员工准备。2021年9月17日,经纶培训学校举办了爆破作业“三员”岗前培训班,共有43名爆破作业人员参加。培训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下进行了采矿爆破作业装药流程、采矿爆破作业爆破网络敷设、掘进爆破作业装药流程等实地演练,最终学员考试合格率将近98%,为之后真正上岗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专门为培训而建的实操矿井,全国仅此一处,吸引着各地的学员慕名前来。今年4月,西藏自治区应急系统非煤矿山执法人员不远千里来到经纶培训学校,进行了矿山执法检查精准化强化训练,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今年5月,内蒙古金陶矿业有限公司将新招录的20余名职工送到该校,进行了岗前操作技能实操培训。在真实的矿井环境下,学员们学习了凿岩作业、支柱作业、爆破作业、应急处置(水灾、火灾、冒顶)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结业后全部实现熟练上岗操作。
在林惠玉看来,花费几亿元建一间实操教室,不仅值得,并且意义重大。“实操教学矿井带来的社会效应远大于经济效应。很多矿难中的不幸其实可以避免,但由于工人没有经验,盲目自救导致二次伤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只是钱的问题,但对于员工来说,人命大于天,安全生产培训任重而道远。”
在实战化避灾训练区,张世钢在智能大屏上轻点几下,顿时烟雾四起,刺耳的警报声拉响。身穿橘黄色反光工作服,头戴矿工帽,脚蹬黑色长筒胶鞋的培训学员弯腰靠墙前行。“在井下遇到火灾时,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雾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并及时撤到避难硐室进行自救。”张世钢表示,安全知识讲一百遍也不为过,但讲一百遍也不如学员亲身实战一遍。
经纶培训学校自2021年底建成运营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黄金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山东省安全生产实操考点、山东省爆破作业人员培训及考点、烟台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实训基地、烟台市矿山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黄金培训中心等国内多所院校的实训基地。2022年被应急管理部、发改委列入国家应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
依托实训矿井,烟台市应急管理局在经纶培训学校设立了全国首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井实操考场,首次实现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种作业(排水、提升、通风、支护、尾矿)的实物实操考试。考场建成后,先后对烟台市400多名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全流程实物操作考试。矿井实操考场先后承担了山东省安全生产监考员和考评员的培训考核任务,为全国安全生产实操考试创造了“烟台模式”。
为了丰富安全教育内容,经纶培训学校还建设了安全体验馆和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分别位于负一层和负二层。
高层建筑起火时应该怎么做?如何用绳子打成八字结进行逃生?怎样避免受到交流电的伤害?只要来一趟安全体验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基本都能掌握。
“安全体验馆面积1260平方米,设置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劳动安全、应急救护六个体验区。”王笋笋介绍,“馆内共有31个体验体感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互动投影、VR等多媒体技术,通过互动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不是说教式地讲解。”在这里,你可以通过驾驶游戏车来体验酒驾的危害;通过智能模具,感受心肺复苏的正确位置与力度,在一项项“沉浸式”体验活动中提高安全意识,收获安全知识。
非煤矿山井下八大生产系统是哪八个?在智力圣何塞铜矿坍塌事故救援中,33名被困矿工在经过69天后是如何安全获救的?智能矿山是什么样子?来到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不仅能对采矿系统拥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知,并且通过真实案例解说,更能提高参观者的安全意识。目前,安全体验馆和非煤矿山安全警示教育馆除了培训,还承接了各种研学活动。
招远是非煤矿山大市,矿山稳则全市稳。2021年,招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非煤矿山集中整治,黄金产业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根本性转变。为巩固整治成果,招远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八抓20条”创新举措,“清单化”推进非煤矿山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化管理动火等高危作业、井下文明标准化建设等,建成全国唯一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操培训基地,即经纶培训学校。
据统计,经纶培训学校今年上半年累计培训3.53万人次,同比增长67.8%。学校不断创新推广模式,今年8月28日,在2024年黄金产业发展大会上开展了签约推介、组建黄金产业培训联盟等活动。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冯彦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