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汶源街道积极培育社区亲邻文化
2024-08-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姜斌 通讯员 范芳娟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年来,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积极培育社区亲邻文化,从创建亲邻共享空间、凝聚亲邻共建力量、搭建亲邻共治平台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
网格引领、社区搭台,有事好商量。各社区科学划分“亲邻”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创新实施“书记茶话会”“亲邻议事会”等工作法,打造“有事您说话、有话好好说”协商阵地,打通问题反馈、建议征集和协商讨论交流渠道,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志愿服务、文化赋能,人人都是和事佬。各社区成立“邻里帮帮团”“红白理事会”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睦邻市集”,每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10余次。打造“我和我的支部”系列活动,创办《汶河之声》社区特刊等特色文化品牌,举办“亲邻文化节”。
亲邻为民、民呼我应,绘就民生最大“同心圆”。各社区创办“亲邻工作室”,发布“亲邻招募令”,汇集“社区+双报到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社区+爱心商铺”等社区“亲邻伙伴”力量,组成社区“亲邻智囊团”,面对面协商解决群众诉求。设立“民呼我应”热线电话,即事即办诉求208个,12345工单同比降低78.57%。
本报济南讯 近年来,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积极培育社区亲邻文化,从创建亲邻共享空间、凝聚亲邻共建力量、搭建亲邻共治平台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
网格引领、社区搭台,有事好商量。各社区科学划分“亲邻”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创新实施“书记茶话会”“亲邻议事会”等工作法,打造“有事您说话、有话好好说”协商阵地,打通问题反馈、建议征集和协商讨论交流渠道,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志愿服务、文化赋能,人人都是和事佬。各社区成立“邻里帮帮团”“红白理事会”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睦邻市集”,每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10余次。打造“我和我的支部”系列活动,创办《汶河之声》社区特刊等特色文化品牌,举办“亲邻文化节”。
亲邻为民、民呼我应,绘就民生最大“同心圆”。各社区创办“亲邻工作室”,发布“亲邻招募令”,汇集“社区+双报到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社区+爱心商铺”等社区“亲邻伙伴”力量,组成社区“亲邻智囊团”,面对面协商解决群众诉求。设立“民呼我应”热线电话,即事即办诉求208个,12345工单同比降低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