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下好社区治理“关键棋”
2024-08-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媛
本报通讯员 平祖轩
赵甲岳是平度市东阁街道怡河苑社区的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他成为社区“好帮手”。
今年正逢老旧小区改造,从征求意见到改造施工,赵甲岳一直活跃在排忧解难第一线,帮助老人更换楼道灯泡,调解楼上楼下漏水纠纷,协助物业公司开展各项工作。被问及为何要做这么多,赵甲岳笑着说:“作为党员,我自己都不主动,我们的社区怎么能更好?”
今年以来,平度市精心打造“我们的社区”党建品牌,加强社区党员队伍体系化管理,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小区“织网扎根”,有效激活治理“神经末梢”。针对社区党组织向小区延伸不够、工作力量偏薄弱等问题,平度市全面摸排各小区党员底数,分类建立党员台账,公示党员“微地图”,打造200余个小区党群服务站,为1300余名党员户悬挂“党员中心户”荣誉牌;对规模小、自管党员人数少的小区,按照网格划分并选派街道干部联系帮包,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将网格化治理触角延伸到楼、到门、到人。
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唱好共建共治共享“群英会”。平度市以社区党委为支点,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本台账,吸引发动94家驻区单位和企业资源参与小区治理,以项目化的方式推动资源在党组织搭建的机制和平台上整合。同时,搭建多维“城市合伙人”共治平台,打造“东阁大姐”“小白来敲门”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吸纳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资源,开展小区生活服务、公益慈善、纠纷调处等公益性便民服务600余次,带动2.1万人次参与其中,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了小区“主人翁”。
今年以来,平度市着力推动“线上接诉即办”与“线下未诉先办”双向联动,在“平读心声”“码上东阁”等小程序上创设定位打卡、办理反馈等特色功能,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涌现出“说说心‘李’话”和“‘南’事不难”等17个精品走访品牌,累计走访群众6万户,累计解决群众诉求2500余件。
平度市持续完善社区党建各类运行机制,推动人员、资源和服务向基层网格下沉,下好常态长效的社区治理“关键棋”,办好让群众暖心贴心的各项“小事”。
本报通讯员 平祖轩
赵甲岳是平度市东阁街道怡河苑社区的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他成为社区“好帮手”。
今年正逢老旧小区改造,从征求意见到改造施工,赵甲岳一直活跃在排忧解难第一线,帮助老人更换楼道灯泡,调解楼上楼下漏水纠纷,协助物业公司开展各项工作。被问及为何要做这么多,赵甲岳笑着说:“作为党员,我自己都不主动,我们的社区怎么能更好?”
今年以来,平度市精心打造“我们的社区”党建品牌,加强社区党员队伍体系化管理,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小区“织网扎根”,有效激活治理“神经末梢”。针对社区党组织向小区延伸不够、工作力量偏薄弱等问题,平度市全面摸排各小区党员底数,分类建立党员台账,公示党员“微地图”,打造200余个小区党群服务站,为1300余名党员户悬挂“党员中心户”荣誉牌;对规模小、自管党员人数少的小区,按照网格划分并选派街道干部联系帮包,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将网格化治理触角延伸到楼、到门、到人。
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唱好共建共治共享“群英会”。平度市以社区党委为支点,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本台账,吸引发动94家驻区单位和企业资源参与小区治理,以项目化的方式推动资源在党组织搭建的机制和平台上整合。同时,搭建多维“城市合伙人”共治平台,打造“东阁大姐”“小白来敲门”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吸纳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资源,开展小区生活服务、公益慈善、纠纷调处等公益性便民服务600余次,带动2.1万人次参与其中,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了小区“主人翁”。
今年以来,平度市着力推动“线上接诉即办”与“线下未诉先办”双向联动,在“平读心声”“码上东阁”等小程序上创设定位打卡、办理反馈等特色功能,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涌现出“说说心‘李’话”和“‘南’事不难”等17个精品走访品牌,累计走访群众6万户,累计解决群众诉求2500余件。
平度市持续完善社区党建各类运行机制,推动人员、资源和服务向基层网格下沉,下好常态长效的社区治理“关键棋”,办好让群众暖心贴心的各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