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息为体 以日新为道
游于艺——怀馥诗书画印作品巡展在济南举办
2024-08-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李建锋,字怀馥,号适闲居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专项课题研究员。
|
![]() |
《诗经篇》
2.5cmx2.5cm 怀馥 2024年
|
![]() |
《倾国风姿》 48cm×356cm 怀馥 2017年
|
![]() |
《水墨花鸟》五条屏 138cm×68cm×5 怀馥 2017年
|
![]() |
《里耶秦简》
248cm×129cm 怀馥 2024年
|
![]() |
《盛世华章》十二条屏(局部) 290cm×70cm×12 怀馥 2023年
|
![]() |
《神龙九现》 360cm×145cm 怀馥 2024年
|
游于艺——怀馥诗书画印作品巡展(济南)
开幕时间
2024年8月18日10:00
展览地点
山东省文化馆(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4号)
展出时间
2024年8月18日10:00-31日12:00
策展人
刘绍海
主办单位
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
民建中央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
山东省文化馆
协办单位
中国书画报
香港卫视总台国际书画研究院
中数非遗旅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三品美术馆
北京炎黄情画院
菏泽李荣海美术馆
十竹斋
支持单位
江苏枫棠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易盟企业集团
千顺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著名画家潘天寿谓:“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是也。”我今引申之,以为“诗者,心画也。书表其迹,画写其意,印从书出,寓心于形,以此循环,得道多助,诗书画印‘四全’偕出。‘四全’的融通理念,自古暨今从者甚众,代有人才出风流。”
“四全”的融通理念,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中,尤显得弥足珍贵。“一全”“不全”却标榜创新者大行其道,未“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却用无知的“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面对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美术创作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和创新。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是我们对当代艺术创作者,尤其是对青年艺术创作者寄予的希望。
青年艺术家怀馥,根植传统,崇尚经典,立足时代,志存高远,在创作上追求诗书画印的“四融”之功。他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东,深受岭南祠堂文化的影响,自幼好习传统,以古为师,精研古典诗词格律,创作上以古体诗、格律词为主,涉及自然风景、节日文化和人生感悟与哲思等内容,这些富有节奏变化、形象生动的语言,有伫兴之作,亦有随性遣怀之作,既能够独立成篇,也可作为题画诗存在,正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愈见其才学广博,且歌且行的青年风采,他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开始走向追求诗书画印的“四全”大道之上。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体现在线条的质感、力量、节奏变化之美。怀馥在书法研习创作时,上承古风,立足传统,追求正大气象的书法风格,注重线条的表现形式,强调书写性和文化性,近阶段发轫于秦简牍书、汉篆碑刻等书学方向,着力于对厚重朴茂的追寻,细致而敏感地发掘、发挥其线条的转化之功,并能够与绘画创作相融合。
怀馥坚持以书入画,贵在有古意。在取法古人的同时,其作品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时代特点,花鸟作品一类以水墨为主略淡彩,追求宋元庄重闲逸的格调;一类则是色彩浓郁,具有富丽堂皇的明清宫廷意味。山水作品尤为重视写生,师自然造化,在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兼具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之美及书法所呈现的写意之美,与画面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其格律诗体的声韵与节奏所隐含的炼句之功,与他追求的“雕琢见自然”整体风格相映成趣。
“师古而不泥古,师心而不师迹”,在取法高古、继承传统的创作思路及大量实践之下,怀馥的作品循古法而出新意,其要点便是以传统画法为根基,合乎规律,有条有序,稳中求进。“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是其行动的座右铭。
此外,他热衷于收藏,其品类颇多,诗、书、画、印、赏石、古玉、文玩等,它们给怀馥的艺术成长提供了更多养分,考验着他的鉴赏、鉴定的综合能力,对笔墨的“精耕细作”,有了直接与古人对话的可能,形成了兼具学术性和原创性的作品特征。
在篆刻方面,怀馥坚持以书入印,强调书写性,运刀如刻如凿,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其作品宗秦汉古风,汲取近人王福庵、赵之谦、陈巨来等诸家精华,线条雅逸爽畅,空间布白自然顺和。
怀馥艺术理想高远,追求诗书画印的“四全”之功。一直走在传统的笔墨语言正脉之下,明道利器,与古为新,技法扎实,由浅入深,初具写意面貌和文人精神气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又孜孜好学,广涉诸多艺术门类,苦心孤诣之功助其走在了理想的康庄大道之上,游于艺海,攀峰“四全”,经得一番寒彻骨,共待梅花扑鼻香。
“游于艺——怀馥诗书画印展”,是青年艺术家怀馥致敬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展。此展彰显了怀馥诗书画印“四全”融合理念,不仅检验其创作成果,同时生动展现其充满青春激情与创造力的艺术风貌。希望这种面貌能够保持下去,感染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创作当中,推陈出新、勇攀高峰。
(刘绍海)
开幕时间
2024年8月18日10:00
展览地点
山东省文化馆(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4号)
展出时间
2024年8月18日10:00-31日12:00
策展人
刘绍海
主办单位
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
民建中央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
山东省文化馆
协办单位
中国书画报
香港卫视总台国际书画研究院
中数非遗旅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三品美术馆
北京炎黄情画院
菏泽李荣海美术馆
十竹斋
支持单位
江苏枫棠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易盟企业集团
千顺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著名画家潘天寿谓:“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是也。”我今引申之,以为“诗者,心画也。书表其迹,画写其意,印从书出,寓心于形,以此循环,得道多助,诗书画印‘四全’偕出。‘四全’的融通理念,自古暨今从者甚众,代有人才出风流。”
“四全”的融通理念,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中,尤显得弥足珍贵。“一全”“不全”却标榜创新者大行其道,未“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却用无知的“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面对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美术创作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和创新。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是我们对当代艺术创作者,尤其是对青年艺术创作者寄予的希望。
青年艺术家怀馥,根植传统,崇尚经典,立足时代,志存高远,在创作上追求诗书画印的“四融”之功。他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东,深受岭南祠堂文化的影响,自幼好习传统,以古为师,精研古典诗词格律,创作上以古体诗、格律词为主,涉及自然风景、节日文化和人生感悟与哲思等内容,这些富有节奏变化、形象生动的语言,有伫兴之作,亦有随性遣怀之作,既能够独立成篇,也可作为题画诗存在,正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愈见其才学广博,且歌且行的青年风采,他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开始走向追求诗书画印的“四全”大道之上。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体现在线条的质感、力量、节奏变化之美。怀馥在书法研习创作时,上承古风,立足传统,追求正大气象的书法风格,注重线条的表现形式,强调书写性和文化性,近阶段发轫于秦简牍书、汉篆碑刻等书学方向,着力于对厚重朴茂的追寻,细致而敏感地发掘、发挥其线条的转化之功,并能够与绘画创作相融合。
怀馥坚持以书入画,贵在有古意。在取法古人的同时,其作品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时代特点,花鸟作品一类以水墨为主略淡彩,追求宋元庄重闲逸的格调;一类则是色彩浓郁,具有富丽堂皇的明清宫廷意味。山水作品尤为重视写生,师自然造化,在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兼具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之美及书法所呈现的写意之美,与画面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其格律诗体的声韵与节奏所隐含的炼句之功,与他追求的“雕琢见自然”整体风格相映成趣。
“师古而不泥古,师心而不师迹”,在取法高古、继承传统的创作思路及大量实践之下,怀馥的作品循古法而出新意,其要点便是以传统画法为根基,合乎规律,有条有序,稳中求进。“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是其行动的座右铭。
此外,他热衷于收藏,其品类颇多,诗、书、画、印、赏石、古玉、文玩等,它们给怀馥的艺术成长提供了更多养分,考验着他的鉴赏、鉴定的综合能力,对笔墨的“精耕细作”,有了直接与古人对话的可能,形成了兼具学术性和原创性的作品特征。
在篆刻方面,怀馥坚持以书入印,强调书写性,运刀如刻如凿,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其作品宗秦汉古风,汲取近人王福庵、赵之谦、陈巨来等诸家精华,线条雅逸爽畅,空间布白自然顺和。
怀馥艺术理想高远,追求诗书画印的“四全”之功。一直走在传统的笔墨语言正脉之下,明道利器,与古为新,技法扎实,由浅入深,初具写意面貌和文人精神气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又孜孜好学,广涉诸多艺术门类,苦心孤诣之功助其走在了理想的康庄大道之上,游于艺海,攀峰“四全”,经得一番寒彻骨,共待梅花扑鼻香。
“游于艺——怀馥诗书画印展”,是青年艺术家怀馥致敬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展。此展彰显了怀馥诗书画印“四全”融合理念,不仅检验其创作成果,同时生动展现其充满青春激情与创造力的艺术风貌。希望这种面貌能够保持下去,感染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创作当中,推陈出新、勇攀高峰。
(刘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