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2024-08-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拓展电影叙事艺术空间
据人民日报,电影《解密》与观众见面了,作家麦家说:“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还想看第三遍。”他认为,小说和电影都是一门手艺。小说的手艺体现在语言,华丽也好,古典也罢,语言是通往叙事的桥梁。小说擅长描写心理,上天入地,虚实莫辨,一切都能变得可见可闻、可感可知。电影则表现在视听,情节铺陈不能像晒谷子,台词必须凝练,谋篇布局、精雕细刻都讲究“分寸感”。
小说《解密》在海外广为传播,其世界性被国内外出版机构和学者专家认同。曾有世界知名媒体评价,麦家在作品中描述的秘密世界,不仅是关于中国的,也是关于世界的。麦家说:“《解密》不同于以往的类型电影,它力图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要给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样态、新的概念,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塑造崭新的形象。”
从小说到电影,叙事艺术的密码是什么?那便是对真善美的一致追求。麦家说,真,是第一要务,善和美一旦失真,则可能变成伪善和空洞。容金珍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他和他的故事通过文艺作品被人们所认同、所感动、所激励,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故事承载着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热爱、真实的付出。“我们应该记住这部电影背后的英雄,也就是我曾经的战友们。他们拥有的智慧可以炼成金,他们迷人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但是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成了永远的秘密。《解密》是向他们致敬,也是对亲爱的祖国致敬。”麦家说。
博物馆讲解乱象
不能只怪市场
据中国青年报,最近,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引起关注和热议。一些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开展讲解或组织研学,尽管价格昂贵,还是有不少家长愿意埋单。有媒体报道,“全程没有根据我们提前沟通过的孩子喜好和侧重点设计讲解路线和内容,而是要求我们一家按照惯用路线前进”。一些商家甚至涉嫌虚假宣传,“非馆方讲解,还使用虚假内容为其宣传造势,误导家长、学生及其他参观游客”。还有一些机构的讲解员甚至对博物馆的公共秩序造成一定干扰。
事实上,一些管理部门已经看到上述乱象,并发布过相关规定,对市场和行业行为进行约束。行业规范一直都在,只是现实中一些人并没有落实好,甚至都不知道这些规范的存在。
从市场规律来看,往往在馆方讲解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非馆方讲解才会活跃。有时候,博物馆的讲解人员专业水准没问题,但未必能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要,也缺乏与观众直接对话的契机与意识。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归咎于商家,也不能单方面谴责某一方,而是需要博物馆与市场机构进行合理沟通,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让博物馆讲解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满足观众需求,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歌手2024》争议中落幕
音综何去何从
据北京青年报,《歌手2024》在一片争议声中收官。这档曾经的音乐盛宴,如今却陷入了舆论漩涡。《歌手2024》大胆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音乐竞演,这在音综历史上是首创。但同样是因为直播,歌手在紧张中出现的走调、忘词等失误又占据了太多的话题。
作为一档经典的音乐竞演节目,《歌手》阔别四年,在全民瞩目中回归。在观众心中它早已成为连接观众和歌手的桥梁,能以高水平的制作保证歌手们的演出效果,也能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乐盛宴,将优秀作品中的情感传递至每位热爱音乐的人。只是这一季看下来,《歌手》依旧仅仅是个综艺节目,娱乐性、话题性等商业价值,依旧是它的主要目的。目前,它还无法承担起观众想赋予它的更高期待,但这也是留给它的挑战和机遇。
《歌手2024》已经落下帷幕,希望它所带来的争议,能为国内音乐环境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元化、更创新、更公正的音乐竞技节目出现;我们也期待听到更多优秀音乐作品;我们更期待音乐能够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温暖人心、启迪智慧、传承文化、感化观众。而对于《歌手》,祝愿它能够走得更远。
去小城过暑假
据羊城晚报,“去小城过暑假”悄然流行。“县城旅游发展程度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度高度相关。”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今年县域旅游的火热有望带动地方建设进一步提速,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反哺县城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正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选择去县城旅游不只是因为便宜。记者了解到,在暑期酒店价格普降的背景下,四五线城市下辖县支付价格在400元以上的酒店预订量较暑期前增长30%;与去年同期相比,四五线城市下辖县的高星酒店预订量增长47%,占比达22%,其主要客源地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对于县域城市高星酒店预订占比的提升,蔡木子认为,一方面是因县域高星酒店较为稀少,在部分热点区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受到人们旅行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旅客愿意下沉到四五线城市,探索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此外,暑期亲子游占比大幅增加,带孩子去县城玩的家长往往偏好住更好的酒店。”
(□记者 朱子钰 整理)
据人民日报,电影《解密》与观众见面了,作家麦家说:“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还想看第三遍。”他认为,小说和电影都是一门手艺。小说的手艺体现在语言,华丽也好,古典也罢,语言是通往叙事的桥梁。小说擅长描写心理,上天入地,虚实莫辨,一切都能变得可见可闻、可感可知。电影则表现在视听,情节铺陈不能像晒谷子,台词必须凝练,谋篇布局、精雕细刻都讲究“分寸感”。
小说《解密》在海外广为传播,其世界性被国内外出版机构和学者专家认同。曾有世界知名媒体评价,麦家在作品中描述的秘密世界,不仅是关于中国的,也是关于世界的。麦家说:“《解密》不同于以往的类型电影,它力图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要给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样态、新的概念,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塑造崭新的形象。”
从小说到电影,叙事艺术的密码是什么?那便是对真善美的一致追求。麦家说,真,是第一要务,善和美一旦失真,则可能变成伪善和空洞。容金珍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他和他的故事通过文艺作品被人们所认同、所感动、所激励,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故事承载着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热爱、真实的付出。“我们应该记住这部电影背后的英雄,也就是我曾经的战友们。他们拥有的智慧可以炼成金,他们迷人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但是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成了永远的秘密。《解密》是向他们致敬,也是对亲爱的祖国致敬。”麦家说。
博物馆讲解乱象
不能只怪市场
据中国青年报,最近,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引起关注和热议。一些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开展讲解或组织研学,尽管价格昂贵,还是有不少家长愿意埋单。有媒体报道,“全程没有根据我们提前沟通过的孩子喜好和侧重点设计讲解路线和内容,而是要求我们一家按照惯用路线前进”。一些商家甚至涉嫌虚假宣传,“非馆方讲解,还使用虚假内容为其宣传造势,误导家长、学生及其他参观游客”。还有一些机构的讲解员甚至对博物馆的公共秩序造成一定干扰。
事实上,一些管理部门已经看到上述乱象,并发布过相关规定,对市场和行业行为进行约束。行业规范一直都在,只是现实中一些人并没有落实好,甚至都不知道这些规范的存在。
从市场规律来看,往往在馆方讲解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非馆方讲解才会活跃。有时候,博物馆的讲解人员专业水准没问题,但未必能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要,也缺乏与观众直接对话的契机与意识。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归咎于商家,也不能单方面谴责某一方,而是需要博物馆与市场机构进行合理沟通,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让博物馆讲解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满足观众需求,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歌手2024》争议中落幕
音综何去何从
据北京青年报,《歌手2024》在一片争议声中收官。这档曾经的音乐盛宴,如今却陷入了舆论漩涡。《歌手2024》大胆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音乐竞演,这在音综历史上是首创。但同样是因为直播,歌手在紧张中出现的走调、忘词等失误又占据了太多的话题。
作为一档经典的音乐竞演节目,《歌手》阔别四年,在全民瞩目中回归。在观众心中它早已成为连接观众和歌手的桥梁,能以高水平的制作保证歌手们的演出效果,也能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乐盛宴,将优秀作品中的情感传递至每位热爱音乐的人。只是这一季看下来,《歌手》依旧仅仅是个综艺节目,娱乐性、话题性等商业价值,依旧是它的主要目的。目前,它还无法承担起观众想赋予它的更高期待,但这也是留给它的挑战和机遇。
《歌手2024》已经落下帷幕,希望它所带来的争议,能为国内音乐环境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元化、更创新、更公正的音乐竞技节目出现;我们也期待听到更多优秀音乐作品;我们更期待音乐能够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温暖人心、启迪智慧、传承文化、感化观众。而对于《歌手》,祝愿它能够走得更远。
去小城过暑假
据羊城晚报,“去小城过暑假”悄然流行。“县城旅游发展程度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度高度相关。”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今年县域旅游的火热有望带动地方建设进一步提速,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反哺县城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正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选择去县城旅游不只是因为便宜。记者了解到,在暑期酒店价格普降的背景下,四五线城市下辖县支付价格在400元以上的酒店预订量较暑期前增长30%;与去年同期相比,四五线城市下辖县的高星酒店预订量增长47%,占比达22%,其主要客源地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对于县域城市高星酒店预订占比的提升,蔡木子认为,一方面是因县域高星酒店较为稀少,在部分热点区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受到人们旅行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旅客愿意下沉到四五线城市,探索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此外,暑期亲子游占比大幅增加,带孩子去县城玩的家长往往偏好住更好的酒店。”
(□记者 朱子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