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双创”产业园的共赢路径
拓展创新创业服务项目,与进驻企业同频发展
2024-08-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纪 伟
本报通讯员 艾宏彬
虽然去年底已经从创业园区搬进了自建的工厂,但这半年来,山东铭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子健仍时常回到临沂盘古天地产业园,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比如最近园区组织的知识产权专题讲座,对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就非常有用。”陈子健说。
类似铭亿电气这类从创业园区成功孵化的企业,在临沂盘古天地产业园被称为“毕业生”。近年来,随着该产业园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毕业生”们即使将办公室搬离了产业园,也很难割舍这里的创业氛围。在该产业园一楼大厅,摆放着一张产业园本年度的活动清单,仅7月就有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集中辅导讲座、员工福利与关怀活动策划会、中金产业园座谈会等数场主题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获得企业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和各个领域的企业家一起开拓思路、寻找商机。”陈子健说。
看着活动清单,陈子健也回忆起自家企业的申报经历。据陈子健介绍,创业阶段,他带领团队一门心思扑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上,当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建议他花点时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他一口回绝了。“后来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讲解政策,我们才有动作,评上高新技术企业之后,我们不仅获得了几十万元的补贴,还享受到了税费抵扣等优惠政策。”陈子健说。
得益于产业园在项目诊断、项目路演、创赛辅导、资源对接、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贴心服务,在进驻产业园期间,铭亿电气办公区从最开始的68平方米发展到955平方米,团队也从最初仅有3人发展到23人,知识产权数量从0项积累到40余项,还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陈子健列举的这一系列服务项目,被产业园总经理郭瑞杰总结为“IPS+8”模型。“IPS”移植了“云服务”的概念,即Iaas(硬件)、Paas(平台)、Saas(服务)。其中,硬件包括在企业端设立办公区、商务服务区等功能完备的物理空间,党组织端设立党员工作站、红领书记办公室、统战工作室,并共用培训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平台包括组建HR协会、盘古创业帮、导师团等企业端平台组织,共同为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发挥作用;服务包括提供工商财税、法务金融等“双创”服务和流动党员接纳、申请人培训等党务服务,共同为党员提供“亮身份·71折”优惠等服务,打造“创业跟党走”、路演帮、HR沙龙、跟我秀等品牌服务项目。“8”即文化保障、环境保障、组织保障等8个保障内容,这是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措施。
“如果只把产业园当成收房租的房东,不仅不能助力进驻企业快速孵化发展,产业园自身的营收增长也找不到突破点。近年来,我们这个运营团队不断开拓风控咨询、外部咨询等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盘古天地产业园与一大批进驻企业实现了同频发展,营造出了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郭瑞杰说,目前产业园的服务项目收入占比已实现大幅度增长。
截至2023年底,盘古天地产业园累计服务企业过千家,实现进驻率超95%,进驻企业产值超20亿元,累计纳税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带动就业过万人;历年来举办创业大赛、项目路演、政策解读、资本对接、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获评国家级创业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实践服务基地等荣誉资质200余项;并先后在省内外输出“IPS+8”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成功运营了雄安“双创”基地、莱芜大学生众创空间、宜昌精酿啤酒基地等项目。
本报通讯员 艾宏彬
虽然去年底已经从创业园区搬进了自建的工厂,但这半年来,山东铭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子健仍时常回到临沂盘古天地产业园,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比如最近园区组织的知识产权专题讲座,对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就非常有用。”陈子健说。
类似铭亿电气这类从创业园区成功孵化的企业,在临沂盘古天地产业园被称为“毕业生”。近年来,随着该产业园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毕业生”们即使将办公室搬离了产业园,也很难割舍这里的创业氛围。在该产业园一楼大厅,摆放着一张产业园本年度的活动清单,仅7月就有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集中辅导讲座、员工福利与关怀活动策划会、中金产业园座谈会等数场主题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获得企业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和各个领域的企业家一起开拓思路、寻找商机。”陈子健说。
看着活动清单,陈子健也回忆起自家企业的申报经历。据陈子健介绍,创业阶段,他带领团队一门心思扑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上,当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建议他花点时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他一口回绝了。“后来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讲解政策,我们才有动作,评上高新技术企业之后,我们不仅获得了几十万元的补贴,还享受到了税费抵扣等优惠政策。”陈子健说。
得益于产业园在项目诊断、项目路演、创赛辅导、资源对接、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贴心服务,在进驻产业园期间,铭亿电气办公区从最开始的68平方米发展到955平方米,团队也从最初仅有3人发展到23人,知识产权数量从0项积累到40余项,还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陈子健列举的这一系列服务项目,被产业园总经理郭瑞杰总结为“IPS+8”模型。“IPS”移植了“云服务”的概念,即Iaas(硬件)、Paas(平台)、Saas(服务)。其中,硬件包括在企业端设立办公区、商务服务区等功能完备的物理空间,党组织端设立党员工作站、红领书记办公室、统战工作室,并共用培训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平台包括组建HR协会、盘古创业帮、导师团等企业端平台组织,共同为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发挥作用;服务包括提供工商财税、法务金融等“双创”服务和流动党员接纳、申请人培训等党务服务,共同为党员提供“亮身份·71折”优惠等服务,打造“创业跟党走”、路演帮、HR沙龙、跟我秀等品牌服务项目。“8”即文化保障、环境保障、组织保障等8个保障内容,这是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措施。
“如果只把产业园当成收房租的房东,不仅不能助力进驻企业快速孵化发展,产业园自身的营收增长也找不到突破点。近年来,我们这个运营团队不断开拓风控咨询、外部咨询等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盘古天地产业园与一大批进驻企业实现了同频发展,营造出了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郭瑞杰说,目前产业园的服务项目收入占比已实现大幅度增长。
截至2023年底,盘古天地产业园累计服务企业过千家,实现进驻率超95%,进驻企业产值超20亿元,累计纳税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带动就业过万人;历年来举办创业大赛、项目路演、政策解读、资本对接、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获评国家级创业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实践服务基地等荣誉资质200余项;并先后在省内外输出“IPS+8”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成功运营了雄安“双创”基地、莱芜大学生众创空间、宜昌精酿啤酒基地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