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向“新”出发

济南市济阳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08-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作为省会济南北部的新城区以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强省会”战略、济南“北起”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济阳区近年来抢抓战略机遇,深入对接融合,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聚焦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闯出了一条富民强区新路子。
  上半年,济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3.9%,实际使用外资到位率56.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8%,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门波 周志昊  
主导产业向“新”而行
  炎炎夏日,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扩建中药制剂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计划9月投产运营。这家医药企业近三年产值平均增幅超过40%,主营产品“复方黄柏液涂剂”市场占有率100%。落地扎根济阳20年来,该企业获得国家专利40多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资13.1亿元扩建。投产后,可年产1亿瓶复方黄柏液涂剂。
  在济北生命科技园,汉方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组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从传统中药到现代生物菌剂,从医疗器械到健康食品,从药品研发到包装材料加工,济阳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加速成形起势。
  旺旺、统一、康师傅、上好佳、百事可乐、巧媳妇、德馨斋……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都是“济阳造”。旺旺集团在济阳投资的企业就有92条生产线、400多种产品,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地区投资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缴税最多的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名城,济阳拥有食品工业企业160余家,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包装业等多个门类的食品产业体系。近年来,依托本地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不断拓展食品饮料产业细分领域,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联姻”,着手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同时,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以特殊食品为研究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济南特殊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注册申报、成果转化等全周期服务;打造了全国第一个以特殊食品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国(济南)特殊食品城,引进一批特殊食品产业项目。济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空间功能分区、推动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全国特殊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济阳区聚焦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行动,向“新”促转型,提“质”谋未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全面布局,构建向“新”产业链。
项目建设向“绿”进阶
  走进山东矗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万台高空作业平台的扩建项目正在抢抓工期,这是今年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今年11月竣工投产。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将实现升级换代,助力这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高空作业平台研发制造领域向绿色化、智能化进阶。
  作为全国最大的液压升降平台生产制造销售基地和“中国液压升降平台之乡”,济阳是我国第一台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出生地”,目前拥有500余家液压升降平台制造企业,70余家配套企业、600余家电商企业,从业人员万余人,产品过千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核电站、西气东输工程、奥运体育场馆等国家重点项目中,均能看到“济阳制造”的身影。
  发展速度快不快,经济指标好不好,关键还是看项目。面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命题,济阳转方式、调结构,逐“绿”前行,向“新”出发。通过“触网登云”“智改数转”工业技改计划,全过程提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推进矗峰等液压升降平台制造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也涌现出了专注研发智能家居的山东星睿、为家具制造打造“智慧工厂”的通顺腾达、拥有海尔全屋家居生产线的虫洞智能家居产业园、致力于绿色建筑装饰的济北智慧住居科技城等一系列智慧家居产业代表。
  与此同时,借助比亚迪落户起步区产生的“磁吸”效应,济阳蹚出了“起步区建链、济阳区延链”新路径,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延鑫、拓普等12个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接续签约落地,并打造了万海科创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总产值突破60亿元。
  一批批重点项目串珠成线,一个个平台载体连片成带,一项项主导产业集群成链,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今年1—6月,济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26个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4%;新签约凯华模具、六福高中等项目40个,总投资152.17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2个。
做好黄河文章
  济阳因济水而名、伴黄河而兴、依泉城而盛,拥有60余公里的沿黄河岸线,是黄河下游唯一中心城区紧邻黄河的区县,也是济南市黄河过境流经长度最长的区县。近年来,济阳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做好黄河文章,开启了“大河之上,新城济阳”的新征程。
  受黄河水滋养,得益于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济阳农业发展天资雄厚,拥有享誉齐鲁、畅销全国的仁风西瓜、曲堤黄瓜等地标农品,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中国番茄之乡、中国黄瓜之乡,叫响了“好味知济”的响亮品牌。曲堤黄瓜全产业链示范园、仁风富硒蔬菜数字产业园等“一镇一园”项目有序推进,全区特色产业大棚超4.8万个,种植面积超10.6万亩,产值超36亿元,谱写了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
  今年4月,济阳区还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中央奖补资金7000万元支持,实现了济南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将在今后三年内建设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丰产工程、粮食深加工示范工程等7大工程、18个子项目。
  不仅如此,为彰显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济阳着眼固有文化禀赋,塑造“济阳@黄河”文化品牌,以深化文化“两创”推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进而打造“黄河以北文化高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标“山东手造”这一省级文化名片,济阳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山东手造”济北展示体验中心,并以此为载体平台,串联起山东手造济北展示体验销售体系。前端连着手造产品加工制造,包括22个加工企业、56个专业合作社、1900余个个体加工户;后端连着市场销售,包括“农村胖丫”等5个线上电商平台、23个线下销售专区、2处“济北手造”生活馆,“文化+市场+产业+融合”的模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带动经济发展。2023年,中心实现直接营业收入近千万元,带动全区特色产业销售及研学收入近亿元。
  “济北手造”的成功进一步带动了济阳文化“两创”的全面深入发展。今年以来,济阳积极推动“九曲黄河万里情”、闻韶台复建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依托30个研学点位、10条精品研学线路,深入开展“文旅+研学”,开展研学活动200余期,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组织举办“济阳@黄河”首届年货节、啤酒音乐嘉年华等节庆、展会活动,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1500余万元。
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锚定“产强、城优、人和、景美”4个具体目标,济阳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推进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探索更多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在产业发展上,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强化项目支撑、科技支撑、教育支撑、人才支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围绕济阳四大优势产业,借助济北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起步区紧密协作区等平台载体,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盯紧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等关键指标,落实领导包挂、专班推进、定期会商和“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着力提升各级干部项目谋划能力水平,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抓好项目服务保障,坚持“围墙外的政府干、围墙内的政府帮”,要素跟着项目走。
  在发展格局上,面向起步区、面向中心城区、面向济南都市圈,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内联外畅、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济北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等园区平台,加快推进区域间规划同编、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做好重大产业项目延链补链文章,推动公共服务全方位融合衔接。
  在城乡建设上,进一步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抓好重点片区开发,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办好民生实事,兑现政府承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创名校、塑名师、育英才”工程,不断提升全区医疗、养老服务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打造示范片区为抓手,以村庄优化集成为突破口,蹚出整街镇全域振兴的新路子。
  在生态建设上,进一步聚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黄河岸边水生态城市,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支持开发区加快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产业园区,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处处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个项目的加速建设,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展示着济阳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乘风破浪的强劲势头。新时代新征程,济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抓改革、促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①济阳打造“产强城优人和景美”的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
②四大主导产业撑起济阳发展的“四梁八柱”
③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向新发力
④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集群成势
⑤蓬勃发展的食品饮料产业打响中国食品工业名城金字招牌
⑥主打一站式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化仓储的鑫方盛为济阳向新而行注入新动力
⑦乡村振兴向质发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作为省会济南北部的新城区以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强省会”战略、济南“北起”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济阳区近年来抢抓战略机遇,深入对接融合,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聚焦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闯出了一条富民强区新路子。
  上半年,济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3.9%,实际使用外资到位率56.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8%,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门波 周志昊  
主导产业向“新”而行
  炎炎夏日,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扩建中药制剂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计划9月投产运营。这家医药企业近三年产值平均增幅超过40%,主营产品“复方黄柏液涂剂”市场占有率100%。落地扎根济阳20年来,该企业获得国家专利40多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资13.1亿元扩建。投产后,可年产1亿瓶复方黄柏液涂剂。
  在济北生命科技园,汉方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组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从传统中药到现代生物菌剂,从医疗器械到健康食品,从药品研发到包装材料加工,济阳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加速成形起势。
  旺旺、统一、康师傅、上好佳、百事可乐、巧媳妇、德馨斋……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都是“济阳造”。旺旺集团在济阳投资的企业就有92条生产线、400多种产品,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地区投资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缴税最多的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名城,济阳拥有食品工业企业160余家,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包装业等多个门类的食品产业体系。近年来,依托本地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不断拓展食品饮料产业细分领域,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联姻”,着手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同时,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以特殊食品为研究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济南特殊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注册申报、成果转化等全周期服务;打造了全国第一个以特殊食品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国(济南)特殊食品城,引进一批特殊食品产业项目。济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空间功能分区、推动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全国特殊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济阳区聚焦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行动,向“新”促转型,提“质”谋未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全面布局,构建向“新”产业链。
项目建设向“绿”进阶
  走进山东矗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万台高空作业平台的扩建项目正在抢抓工期,这是今年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今年11月竣工投产。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将实现升级换代,助力这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高空作业平台研发制造领域向绿色化、智能化进阶。
  作为全国最大的液压升降平台生产制造销售基地和“中国液压升降平台之乡”,济阳是我国第一台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出生地”,目前拥有500余家液压升降平台制造企业,70余家配套企业、600余家电商企业,从业人员万余人,产品过千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核电站、西气东输工程、奥运体育场馆等国家重点项目中,均能看到“济阳制造”的身影。
  发展速度快不快,经济指标好不好,关键还是看项目。面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命题,济阳转方式、调结构,逐“绿”前行,向“新”出发。通过“触网登云”“智改数转”工业技改计划,全过程提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推进矗峰等液压升降平台制造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也涌现出了专注研发智能家居的山东星睿、为家具制造打造“智慧工厂”的通顺腾达、拥有海尔全屋家居生产线的虫洞智能家居产业园、致力于绿色建筑装饰的济北智慧住居科技城等一系列智慧家居产业代表。
  与此同时,借助比亚迪落户起步区产生的“磁吸”效应,济阳蹚出了“起步区建链、济阳区延链”新路径,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延鑫、拓普等12个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接续签约落地,并打造了万海科创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总产值突破60亿元。
  一批批重点项目串珠成线,一个个平台载体连片成带,一项项主导产业集群成链,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今年1—6月,济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26个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4%;新签约凯华模具、六福高中等项目40个,总投资152.17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2个。
做好黄河文章
  济阳因济水而名、伴黄河而兴、依泉城而盛,拥有60余公里的沿黄河岸线,是黄河下游唯一中心城区紧邻黄河的区县,也是济南市黄河过境流经长度最长的区县。近年来,济阳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做好黄河文章,开启了“大河之上,新城济阳”的新征程。
  受黄河水滋养,得益于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济阳农业发展天资雄厚,拥有享誉齐鲁、畅销全国的仁风西瓜、曲堤黄瓜等地标农品,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中国番茄之乡、中国黄瓜之乡,叫响了“好味知济”的响亮品牌。曲堤黄瓜全产业链示范园、仁风富硒蔬菜数字产业园等“一镇一园”项目有序推进,全区特色产业大棚超4.8万个,种植面积超10.6万亩,产值超36亿元,谱写了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
  今年4月,济阳区还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中央奖补资金7000万元支持,实现了济南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将在今后三年内建设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丰产工程、粮食深加工示范工程等7大工程、18个子项目。
  不仅如此,为彰显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济阳着眼固有文化禀赋,塑造“济阳@黄河”文化品牌,以深化文化“两创”推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进而打造“黄河以北文化高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标“山东手造”这一省级文化名片,济阳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山东手造”济北展示体验中心,并以此为载体平台,串联起山东手造济北展示体验销售体系。前端连着手造产品加工制造,包括22个加工企业、56个专业合作社、1900余个个体加工户;后端连着市场销售,包括“农村胖丫”等5个线上电商平台、23个线下销售专区、2处“济北手造”生活馆,“文化+市场+产业+融合”的模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带动经济发展。2023年,中心实现直接营业收入近千万元,带动全区特色产业销售及研学收入近亿元。
  “济北手造”的成功进一步带动了济阳文化“两创”的全面深入发展。今年以来,济阳积极推动“九曲黄河万里情”、闻韶台复建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依托30个研学点位、10条精品研学线路,深入开展“文旅+研学”,开展研学活动200余期,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组织举办“济阳@黄河”首届年货节、啤酒音乐嘉年华等节庆、展会活动,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1500余万元。
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锚定“产强、城优、人和、景美”4个具体目标,济阳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推进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探索更多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在产业发展上,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强化项目支撑、科技支撑、教育支撑、人才支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围绕济阳四大优势产业,借助济北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起步区紧密协作区等平台载体,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盯紧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等关键指标,落实领导包挂、专班推进、定期会商和“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着力提升各级干部项目谋划能力水平,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抓好项目服务保障,坚持“围墙外的政府干、围墙内的政府帮”,要素跟着项目走。
  在发展格局上,面向起步区、面向中心城区、面向济南都市圈,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内联外畅、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济北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等园区平台,加快推进区域间规划同编、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做好重大产业项目延链补链文章,推动公共服务全方位融合衔接。
  在城乡建设上,进一步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抓好重点片区开发,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办好民生实事,兑现政府承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创名校、塑名师、育英才”工程,不断提升全区医疗、养老服务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打造示范片区为抓手,以村庄优化集成为突破口,蹚出整街镇全域振兴的新路子。
  在生态建设上,进一步聚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黄河岸边水生态城市,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支持开发区加快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产业园区,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处处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个项目的加速建设,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展示着济阳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乘风破浪的强劲势头。新时代新征程,济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抓改革、促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①济阳打造“产强城优人和景美”的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
②四大主导产业撑起济阳发展的“四梁八柱”
③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向新发力
④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集群成势
⑤蓬勃发展的食品饮料产业打响中国食品工业名城金字招牌
⑥主打一站式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化仓储的鑫方盛为济阳向新而行注入新动力
⑦乡村振兴向质发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