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菏泽市牡丹区

凝聚统战人士“向心力” 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2024-08-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侯东立 郭丽
  
  去年以来,菏泽市牡丹区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工作部署,探索镇街统战与“五大行动”紧密结合新实践,不断提升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能。牡丹区高庄镇创新实行“链式片区化”发展模式,着力“四个聚焦”广泛凝聚统战人士“向心力”,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聚焦“共同富裕”,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商会、新联会等统战团体优势,加速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助推片区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整合文旅资源。将片区内红色文化有效整合,打造红色文化观光带;对重点产学研基地——驴聪聪亲子农场及农耕体验区提档升级,培育传统农耕文化园。二是突出特色产业。流转、托管片区内66%耕地发展优质作物种植,建设现代规模农业园;聚力发展葡萄、草莓、秋月梨等名优名牌产品,创建高效生态农业园。三是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建设红木家具、中国结厂家直销地,打造“摘果、赏花、玩水、美食”旅游线路,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园;深挖特色农产品链条,实现产品→加工→物流仓储→销售全链模式,提质赋能种养加工园,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聚焦“创新创造”,强化协同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成立片区平台公司,作为片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平台公司创新“领航定向、勇担乡村振兴新使命;创新机制、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发展理念,构建“平台公司+示范片区+村级合作社+项目”的经济组织架构,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展规模生产活动,在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辐射带动片区内12个行政村年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了2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真正将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聚焦“壮大民企”,强化纾困解难。成立服务企业专班,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台账清单,持续对片区内重点企业开展稳企惠企政策落地纾困解难行动;出台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助力开拓市场、强化要素保障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依托片区活动阵地,结合高庄镇商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政企交流会,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存在困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联合统战、经委、应急等部门,定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镇域范围内所有企业逐一摸排,真正落实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助推片区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双招双引”,强化内联外引。坚持“走出去”上门招商和“请进来”考察并行的模式,结合返乡创业联合会、乡镇商会等,不断加大对镇域内的营商环境、产业定位等情况的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用好统战成员“朋友圈”、企业家服务“微信群”,积极宣传辖区企业优势,通过招商持续壮大本土企业规模和实力;加强对葡萄种植专家、秋月梨种植大户的回引,发挥专家和种植大户的技术优势,做大做强片区内葡萄、秋月梨种植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回引各类人才18人、企业20余家,辐射带动示范片区农民800余人。
  
  □侯东立 郭丽
  
  去年以来,菏泽市牡丹区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工作部署,探索镇街统战与“五大行动”紧密结合新实践,不断提升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能。牡丹区高庄镇创新实行“链式片区化”发展模式,着力“四个聚焦”广泛凝聚统战人士“向心力”,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聚焦“共同富裕”,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商会、新联会等统战团体优势,加速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助推片区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整合文旅资源。将片区内红色文化有效整合,打造红色文化观光带;对重点产学研基地——驴聪聪亲子农场及农耕体验区提档升级,培育传统农耕文化园。二是突出特色产业。流转、托管片区内66%耕地发展优质作物种植,建设现代规模农业园;聚力发展葡萄、草莓、秋月梨等名优名牌产品,创建高效生态农业园。三是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建设红木家具、中国结厂家直销地,打造“摘果、赏花、玩水、美食”旅游线路,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园;深挖特色农产品链条,实现产品→加工→物流仓储→销售全链模式,提质赋能种养加工园,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聚焦“创新创造”,强化协同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成立片区平台公司,作为片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平台公司创新“领航定向、勇担乡村振兴新使命;创新机制、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发展理念,构建“平台公司+示范片区+村级合作社+项目”的经济组织架构,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展规模生产活动,在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辐射带动片区内12个行政村年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了2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真正将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聚焦“壮大民企”,强化纾困解难。成立服务企业专班,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台账清单,持续对片区内重点企业开展稳企惠企政策落地纾困解难行动;出台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助力开拓市场、强化要素保障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依托片区活动阵地,结合高庄镇商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政企交流会,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存在困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联合统战、经委、应急等部门,定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镇域范围内所有企业逐一摸排,真正落实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助推片区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双招双引”,强化内联外引。坚持“走出去”上门招商和“请进来”考察并行的模式,结合返乡创业联合会、乡镇商会等,不断加大对镇域内的营商环境、产业定位等情况的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用好统战成员“朋友圈”、企业家服务“微信群”,积极宣传辖区企业优势,通过招商持续壮大本土企业规模和实力;加强对葡萄种植专家、秋月梨种植大户的回引,发挥专家和种植大户的技术优势,做大做强片区内葡萄、秋月梨种植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回引各类人才18人、企业20余家,辐射带动示范片区农民800余人。